只是。
在与这些六国贤士的交谈当中。
他发现,这些六国来的士人非常慢秦。
很多文人因为出生,都是非常自傲的。
他们并不看得起秦这个处于西垂之地,落后荒芜的国家。
一些人甚至还表示秦国十分弱小,不足与中原任何一个大国相比。
有的人来了就离开。
而有的人则留下了一堆给秦国挑刺的意见。
对于这些。
秦孝公的侍从感觉非常生气。
一些秦人将领更是愤怒的要将刀剑加身,以泄他们辱秦之愤!
但秦孝公却都一一的忍耐了下来。
面对他们的各种挑刺,秦孝公也一一接受。
并向他们询问强秦之法!
但这些人说来说去,却都只会挑出问题。
至于解决的办法?
又有几个人说得出来呢?
到了最后。
大部分人都因为见识了秦国的贫穷而要离开。
那一刻的秦孝公内心深处终于有些忍不住了。
他自然无法像齐宣王为了留住各国士子一样,办个稷下学宫,给他们每月提供大量的酒肉以及金银……
秦国的国力不允许。
也不支持。
所以。
他也只能看着这些人离开。
但作为主人。
他依旧表现得有理有节。
每个离开秦国的客人他都以五十金相赠。
远途的客人他赠马离开。
至于近处的客人也用牛车相送!
而到深夜里!
劳累了一天的秦孝公感觉到十分疲累。
他没有想到。
数月的忙碌依旧没有遇到几个能够建设秦国的人才。
至于像百里奚,由余这样的大才更是一个也没有!
于是他只好坚持看书,坚持看来自各国的书籍以及经典。
这里的很多东西都是他没看过的。
这几个月来,他书房里的书足足已经拓宽了一数倍。
他相信。
只要自己慢慢读,终会找到合适的治国方法。
只是读来读去,却发现都是一些理论,对秦国的今天没有太大的帮助!
“唉!”
秦孝公不由得叹息了一声。
秦国。
何时能富强呢?
何时能遇到属于自己的良材呢?
想到白天诸国士子的傲慢。
以及那个叫卫鞅的家伙。
他心中的沮丧不由得油然而生。
但他清楚,他只能克制住。
因为为国寻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同时。
他也必须努力,不能放弃一丝一毫的希望。
也正是因为如此。
看书到半夜,秦孝公睡了。
而在第二天的时侯。
在招贤馆忙完之后,景监又来了。
这一次,他告诉秦孝公。
“卫鞅想要求见王上,再次陈述第三次主张!”
听见这话,秦孝公已经有些烦了。
因为他之前以为卫鞅是个人才。
所以特意花费了两次时间和他见面。
可最终得到的结果是什么?
一些敷衍和无用之言。
所以他表示:“这样的人于我秦国有何益处,景监,以后不要和这样的人来往,寡人事忙,就不见了!”
对此。
景监说出了昨天卫鞅所说的话。
在得知卫鞅还是在试探他,同时他是真正的法家派。
不仅如此。
之前他曾花费将近半年时间走遍大秦的各地时。
秦孝公不由得肃然起敬。
毕竟。
各国士子来秦,大多数人花费十天半个月的时间考察秦国的就已经够厉害了。
居然有人能花费半年的时间考察秦国?
这人。
有心啊。
至少。
自己不能让他寒心。
好歹见上最后一面。
但是。
因为之前两次见面卫鞅两次的话。
让他对卫鞅的印象并不是很好。
也不是很认为。
卫鞅这第三次,能够说出什么很高的国策。
所以这次见面大抵就是为了安慰自己。
同时,不寒了对方的效秦之心罢了!
秦孝公是抱着这样的态度和卫鞅见面的。
而这一次。
他们是在一艘船上。
船离渭水!
秦孝公,景监,卫鞅三人很快来到了渭水的中间!
秦孝公安排了宴席,和卫鞅打了招呼。
他并没有一开始就听卫鞅的治国韬略。
他表示。
“先生一次言儒,一次言道,虽然不合秦国之策,不切秦国之实,
然先生博学多才,能将儒道二家学说兼通包容,现渠梁斗胆,恳请先生任招贤馆掌事如何?”
卫鞅虽然在他看来不合他意,却因为听景监说他在秦国游历半年,所以秦孝公深受感动。
再加上卫鞅三次求见,他以为卫鞅无处可去,所以这样安排!
对此。
当船儿离岸,看着这渭水涛涛。
这一刻的卫鞅也不再隐瞒了。
他笑道:“国士之才,却屈居于招贤之馆,每日与愚人相见,相辩,岂非把暴殄天物乎?”
听到这话。
秦孝公又问:“那依先生之言,先生该当何职!”
“相国!”
“相国?”
秦孝公本来以为卫鞅会求其它职位。
这样自己也可以让他试试。
可相国一职。
关系着一个国家的命运。
非绝世之人不能任也。
而他心目当中大秦的相邦是要留给能够改变大秦,拯救大秦于危难之中的人。
听见他这么一说。
不勉表示:“先生此言实在……”
他想说为难自己了。
可卫鞅却似乎像没听到秦孝公的话。
而望着滚滚的渭河水,认真地说道:
“渭水涛涛,河面如此辽阔,在整个秦国境内没有多少险阻,这是上天赐给秦国的佳河!
而为何秦国占据渭水数百年,却坐鱼盐航运之利,关中的道路如此平坦,沃野千里,天下没有几个地方能够比得上的,可为何秦国占领了几百年,却依旧是一片荒芜,收成惨淡?百姓还要陷于饥困当中?”
景监一听,有些危急。
心想这卫鞅是不是又犯病了。
国君在和他谈就职之事。
他怎么谈这些?
正想劝阻。
一旁的卫鞅又自顾自的继续开口。
“我遍游秦国,深知秦国民俗,深知秦国民众个个朴实厚重,又演化了戎族近百万的人口,可以说,民风彪悍,再加上与西戎临近,日日作战,血性凛然,在列国当中没有一个国家比得上的!但为何秦国却没有一只攻必克,战必胜的精锐之师?”
秦孝公沉默了。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