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制作人疑,证乐队实力
吉他弦震,音符如水般流淌,开场曲并非激昂的摇滚,而是一首舒缓的民谣,萧逸低沉的嗓音在夜空中回荡。
台下原本嘈杂的人群渐渐安静下来,都被这意想不到的开场吸引。
后台,茅雅紧紧握着拳头,手心全是汗。
三天,72个小时,从决定到执行,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彼得还在不停地调试自己的电吉他,眉头紧锁,显然对这次仓促的演唱会信心不足。
皮埃尔则显得漫不经心,哼着不成调的小曲,仿佛这一切都与他无关。
只有金智秀,眼神坚定,似乎对萧逸有着无比的信任。
“你觉得这次能行吗?”彼得低声问茅雅,语气中带着一丝焦虑。
茅雅勉强挤出一个笑容,“当然可以,萧逸他……”她顿了顿,自己也有些不确定,“他从来没让我们失望过。”
舞台上,第一首歌结束,台下掌声稀稀拉拉。
一些哈里斯的追随者甚至开始发出嘘声,叫嚣着“垃圾”、“骗子”、“滚下去”。
气氛组的冷嘲讽刺更像一盆冷水,浇灭了乐队成员好不容易积攒的些许热情。
“我就说吧,这么短的时间,怎么可能……”彼得颓丧地放下吉他。
“嘘!”金智秀做了个噤声的动作,“听!”
萧逸并没有被台下的反应影响,他放下吉他,拿起麦克风,“我知道,很多人都在质疑我们,质疑我们的实力,质疑我们的音乐。甚至有人说,我们是靠运气,而不是实力。”他顿了顿,目光坚定地扫过台下,“今天,我就要证明,我们,不是靠运气!”
他拍了拍手,灯光骤变,舞台背景切换成了一段视频,视频里,是哈里斯在公开场合质疑他们的片段。
台下顿时一片哗然。
“哈里斯!”
“他怎么敢!”
“萧逸要怎么回应?”
萧逸没有说话,只是拿起话筒,深深吸了一口气。
音乐再次响起,这次,不再是舒缓的民谣,而是充满力量的摇滚!
鼓点如雷鸣般震动着每个人的心脏,吉他声如狂风般席卷全场。
这首歌,融合了东西方各种乐器的特点,既有东方音乐的婉转悠扬,又有西方摇滚的激情澎湃。
彼得、皮埃尔、金智秀也仿佛被这音乐点燃,全身的细胞都活跃起来,他们不再怀疑,不再犹豫,将所有的热情都倾注在了音乐之中。
一曲终了,全场鸦雀无声,随后,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萧逸走到舞台中央,对着麦克风说道:“三天后,我会邀请哈里斯先生来观看我们的特别排练。”他停顿了一下,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我相信,他会改变他的看法。”三天的时间转瞬即逝,排练室里,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氛。
哈里斯,这位享誉国际的音乐制作人,带着一丝轻蔑和怀疑,坐在房间中央的椅子上,他身后跟着两位助理,神情倨傲,如同侍卫般守护着他们的国王。
气氛组的几个记者更是交头接耳,不时发出几声嘲讽的低笑,仿佛已经预见了萧逸的失败。
彼得不停地擦拭着吉他,指节泛白;皮埃尔则烦躁地拨弄着鼓槌,一下一下敲击着地面,发出沉闷的响声;金智秀虽然表面平静,但微微颤抖的双手暴露了她的紧张。
只有茅雅,静静地站在角落,手里紧紧攥着萧逸送她的那枚小小的银质音符吊坠,仿佛那是她唯一的依靠。
她深吸一口气,默默地为萧逸祈祷。
萧逸走到舞台中央,向哈里斯微微鞠躬,“哈里斯先生,欢迎。”他语气平静,没有一丝怯懦,仿佛面对的不是一位权威,而是一位普通的听众。
没有过多的寒暄,音乐响起。
这并非他们演唱会上的曲目,而是一首全新的,融合了更多元素的实验性作品。
萧逸的指挥如行云流水,乐队的配合也天衣无缝。
音乐时而舒缓如清风拂面,时而激昂如海浪奔腾,各种乐器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却又和谐统一,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古老而神秘的故事。
哈里斯原本带着一丝轻蔑的眼神渐渐变得认真,他身体微微前倾,眉头紧锁,似乎在仔细聆听着每一个音符。
他的两位助理也停止了窃窃私语,目光紧紧地盯着舞台上的乐队。
气氛组的记者们也安静下来,脸上嘲讽的表情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丝惊讶。
一曲终了,排练室里一片寂静,没有人说话,甚至没有人鼓掌,仿佛都被这突如其来的音乐盛宴震慑住了。
哈里斯沉默良久,缓缓开口,“这……这首歌叫什么名字?”他的声音有些沙哑,语气中带着一丝难以置信。
“《破晓》。”萧逸回答,眼神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
茅雅看到哈里斯的表情变化,紧张的心情终于放松下来,她长舒一口气,看向萧逸的眼神充满了爱意和崇拜,仿佛他就是她心中的英雄。
哈里斯摘下眼镜,揉了揉眉心,眼神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
他站起身,走到萧逸面前,“这首歌,很有意思……”他顿了顿,目光锐利地盯着萧逸,“但……”
“但……”哈里斯拖长了尾音,锐利的目光扫过乐队成员,“但这只是一首歌。一首好歌并不能代表一切。你们的风格太杂糅,太独特,我担心它的可持续性。市场,你知道,市场需要的是稳定的输出,而不是昙花一现的惊艳。”
彼得握紧了拳头,金智秀咬着嘴唇,皮埃尔烦躁地抓了抓头发。
气氛组的记者们又开始窃窃私语,眼神里充满了“果然如此”的意味。
哈里斯的两个助理更是露出了一副“早就知道会这样”的得意表情。
“哈里斯先生,”萧逸微微一笑,语气依旧平静,“您担心的,恰恰是我们最大的优势。音乐的魅力在于创新,在于融合。我们并不局限于某种单一的风格,我们追求的是多元化的表达。这首《破晓》只是开始,我们还有更多更精彩的作品。”
说着,萧逸将一份厚厚的文件夹递给哈里斯,“这是我们乐队未来一年的音乐规划,您可以看看。”
哈里斯接过文件夹,漫不经心地翻看着,脸上的不屑之色越来越浓。
他身后的两个助理更是交头接耳,不时发出几声轻蔑的嗤笑。
“融合?创新?”哈里斯合上文件夹,语气中充满了嘲讽,“恕我直言,我看不到任何创新,只看到了一堆拼凑的元素。这样的音乐,恐怕很难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上立足。”
萧逸没有反驳,只是静静地看着哈里斯,眼神深邃而平静。他早就预料到了哈里斯的质疑,也做好了应对的准备。
“哈里斯先生,您说我们缺乏创新,那是因为您还没有真正理解我们的音乐。”萧逸的声音不高,但却充满了力量,“我们并非简单的拼凑,而是将不同的元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全新的音乐语言。这是一种突破,也是一种挑战。”
萧逸开始详细地讲解乐队的音乐理念,从创作灵感到编曲技巧,从文化背景到未来发展方向,他侃侃而谈,逻辑清晰,思路明确,每一个观点都充满了说服力。
哈里斯原本漫不经心的态度逐渐转变为认真倾听,他时而点头,时而皱眉,时而提问,眼神中充满了思考的光芒。
他的两个助理也停止了窃窃私语,目光紧紧地盯着萧逸,脸上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气氛组的记者们更是听得入迷,手中的笔不停地记录着萧逸的每一句话。
两个小时后,萧逸的讲解终于结束。
排练室里再次陷入一片寂静,所有人都沉浸在萧逸的音乐世界里,久久无法回神。
哈里斯摘下眼镜,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眼神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
他走到萧逸面前,伸出手,“萧先生,我收回之前的话。你的音乐,很有前途。”
茅雅激动地捂住了嘴巴,彼得、皮埃尔和金智秀也露出了欣喜的笑容。
气氛组的记者们更是纷纷围上来,想要采访萧逸。
“合作愉快。”萧逸和哈里斯握手,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微笑。
然而,就在乐队准备与哈里斯正式合作时,萧逸却发现哈里斯提出的一些要求可能会限制乐队的创作自由……“哈里斯先生,关于合约中的这条……”萧逸指着其中一条款项说道。
哈里斯的公开道歉和合作意向,如同平地惊雷,在国际音乐圈炸开了锅。
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网络上更是掀起了一股讨论热潮。
曾经质疑的声音销声匿迹,取而代之的是赞叹和期待。
乐队的国际地位,一夜之间,稳如磐石。
彼得兴奋地挥舞着手臂,高傲的脸上难得地露出了孩子般的笑容:“我就知道,我们一定可以的!”皮埃尔也一改往日的散漫,激动地和金智秀拥抱在一起。
金智秀眼眶微红,激动的情绪让她忘记了之前与萧逸在音乐理念上的分歧。
茅雅看着萧逸,眼中充满了骄傲和爱意。
她知道,萧逸又一次创造了奇迹。
萧逸脸上也带着笑容,但他的笑容中,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
哈里斯的转变固然值得高兴,但这份合约,却让他感到不安。
在接下来的合作洽谈中,萧逸的不安得到了证实。
哈里斯提出的合作条件,看似优厚,却暗藏玄机。
他要求乐队未来三年的所有音乐作品必须由他审核,并拥有最终决定权。
他还要求乐队必须按照他制定的计划进行演出,不得擅自更改。
甚至连乐队的服装、造型,他都要插手。
“哈里斯先生,关于合约中的这条……”萧逸指着其中一条关于创作审核的条款,眉头紧锁,“我们乐队的创作理念是自由和多元化,我们不希望受到过多的限制。”
哈里斯推了推眼镜,语气温和却不容置疑:“萧先生,我理解你们的创作理念,但我作为音乐制作人,必须对作品的质量负责。我的审核,是为了保证作品的市场接受度,这对你们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萧逸沉默了。
他知道哈里斯的顾虑,也知道他的出发点是为了乐队好。
但这种被控制的感觉,让他很不舒服。
他看向其他成员,他们的脸上也充满了犹豫和不安。
“哈里斯先生,”萧逸深吸一口气,语气坚定,“我们感谢您的认可和支持,但我们更希望保持乐队的独立性。我们相信,只有在自由的创作环境下,我们才能创作出真正优秀的音乐。”
哈里斯的脸色微微一变,镜片后的眼神闪过一丝不悦。
他放下手中的合约,身体微微后倾,靠在椅背上,语气变得冷淡:“萧先生,我希望你认真考虑清楚。这样的机会,不是每个人都有的。”
房间里的气氛,瞬间凝固。
茅雅握住萧逸的手,给他无声的支持。
彼得、皮埃尔和金智秀也纷纷表态,支持萧逸的决定。
“哈里斯先生,”萧逸站起身,语气平静,“我们会认真考虑的。”他拿起合约,转身离开会议室。
“萧逸……”哈里斯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一丝警告的意味,“我希望你不要后悔今天的决定。”
萧逸没有回头,只是脚步微微一顿,然后继续向前走去。
他走到走廊尽头,推开窗户,深深地吸了一口外面的新鲜空气。
夜色已深,城市的灯光璀璨夺目,却照不亮他心中的迷茫。
“后悔……”萧逸低声呢喃,嘴角露出一丝苦笑,“我从来不做让自己后悔的决定。”他转身,走向乐队成员等待的休息室,轻轻推开门,“我决定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