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相府深言叙,情暖意渐浓

换源:

  彭羽万没料到李斯竟会邀他至府中一叙。自咸阳街道之行后,李斯对他的态度虽稍有缓和,然这般邀约至府邸,却是开天辟地头一遭。彭羽心下明了,此乃关键契机,于增进与李婉儿的感情有益,亦能彻底扭转李斯对自己的成见。只是,他心底仍隐隐有一丝不安。赵高那阴鸷的眼神仿若鬼魅,始终在他脑海中萦绕不散,令他总觉着赵高会在这要紧关头使坏。

踏入相府,但见雕梁画栋,气象恢宏。然在这威严庄重之下,却似透着一股难以名状的压抑。李斯正襟危坐于正堂之上,面容冷峻,神情严肃,与朝堂上的模样相较,竟似全然两人。

李斯见彭羽前来,也不多做寒暄,径直开门见山,切入主题:“陛下对小女,究竟是何想法?”彭羽闻之,心尖微微一颤,他知晓这才是李斯心底真正关切之事。当下,彭羽神色不卑不亢,语调诚挚:“丞相大人,朕对婉儿,绝非戏言。”言罢,他稍作停顿,目光坚毅:“朕钦慕她的聪慧灵秀,敬重她的纯善温良,更珍视与她相处的每一分每一秒。朕深知,当下朝堂局势错综复杂,朕亦无法断言日后定能顺遂无虞,但朕可立誓,必竭尽所能护她周全,予她安稳幸福。”

李斯听了,眉头紧蹙,双眸中闪过一抹复杂难辨的光芒。他缓声说道:“陛下之言,老臣且先信之。老臣亦看得出,陛下并非昏庸之君,有些见地亦颇为独到新颖。只是老臣仍有顾虑,如今天下初定,朝堂之上暗流汹涌,陛下年少登基,根基尚浅……”说到此处,他语气愈见沉重,“小女若随侍陛下左右,恐会被卷入这凶险莫测的漩涡之中。”

彭羽深吸一口气,面容端肃:“丞相的忧虑,朕心领神会。朕确然年少,亦确面临诸多艰难险阻。然正因如此,朕才愈发渴慕丞相的匡扶辅佐,更离不开婉儿的支持陪伴。”语毕,他目光灼灼地直视李斯,“朕有一谋划……”

彭羽并未敷衍了事,而是将心中所思所虑徐徐道来。他从变革耕作之术说起,论及发展商业贸易,又谈及整饬吏治,推演军事战略,一桩桩、一件件,皆有条不紊。他口中描绘出一幅百姓安居乐业、社稷繁荣昌盛的恢宏远景,且坦言,此等宏图伟业,需得李斯全力襄助。而婉儿,于他而言,便是那心底最稳固坚实的依仗。彭羽眼神笃定,言辞间满溢自信,仿若一切皆已在其掌控之中。这般自信,如春风化雨,感染了李斯,亦悄然铭刻于李婉儿的心田。

李婉儿于一旁静静谛听,她凝视着彭羽侃侃而谈,美目中爱意与敬仰交织。彭羽亦有所察觉,不时投去温柔目光,二人之间的情意,似潺潺溪流,于无声中缓缓流淌。这一幕幕落在李斯眼底,令他原本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

彭羽继而又道:“丞相,朕深知,欲达成这些目标,绝非轻而易举之事。朕亦了然,朝中尚有诸多梗阻,赵高之辈,更是虎视眈眈。然朕坚信,只要你我君臣勠力同心,必能冲破重重险阻,铸就不世功勋!”言至此处,他语调愈加热切,“朕向丞相起誓,朕愿以性命守护婉儿,守护大秦万里河山!”

李斯聆听着彭羽的肺腑之言,心潮澎湃,思绪万千。他细细打量眼前这位年轻的帝王,恍惚间,似看到了大秦的锦绣未来。他沉思良久,正欲开口,却闻门外陡然传来一阵急促凌乱的脚步声。一侍卫神色慌张,匆匆奔入,扑通跪地,高呼:“丞相大人,不好了!赵高……”

李斯并未即刻回应,只微微捋了捋胡须,徐徐说道:“陛下壮志凌云,老臣钦佩。然治国理政并非纸上谈兵那般轻巧,陛下可知如今国库虚空,赋税繁重,百姓怨声载道?”他连珠炮般抛出数道难题,每一道皆直击大秦帝国的沉疴顽疾。此乃李斯对彭羽的终极试炼,亦是他为女儿未来幸福构筑的最后一道壁垒。

彭羽嘴角轻扬,笑意从容,心中已有成竹。这些难题,在现代历史典籍中早有详述,又兼系统助力,他自是洞悉于心。“丞相所言甚是,”彭羽镇定自若,侃侃而谈,从变革赋税规制,到激励商业兴盛,再到精简官署架构,开源节流之策,他一一罗列,每一条皆精准无误地切中要害。其间,他甚至提及“货币政策”“财政均衡”等现代经济学理念,直听得李斯目瞪口呆,眼中满是惊愕与叹服。

见李斯神色变幻,彭羽知晓自己已然成功大半。他趁热打铁,更进一步勾勒未来的宏伟蓝图,其间亦涵盖对李斯家族的妥善安排。他信誓旦旦,只要李斯忠心耿耿辅佐朝政,他必保李家世代荣华,永享富贵。这番承诺,终令李斯疑虑尽消,他展颜露出欣慰笑容,朗声道:“陛下圣明,老臣自当肝脑涂地,辅佐陛下成就千秋大业!”

李婉儿见父亲态度转变,满心欢悦,难以自抑。她莲步轻移,奔至彭羽身畔,轻轻牵住他的手。彭羽亦温柔回握,二人相视而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彭羽辞离相府,满心皆被喜悦充盈。他深知,自己与李婉儿的情谊已然稳固,且获李斯鼎力支持。然他亦明白,此不过是漫漫征途的起始。赵高必不会善罢甘休,前路漫漫,荆棘载途,挑战重重。他举目仰望苍穹,心中暗自揣度:赵高,你究竟会使出何种手段?

待返回宫中不久,一内侍匆匆赶来,双手捧持一卷金丝楠木书卷,躬身行礼道:“陛下,太后懿旨,邀您今夜赴宴……”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