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百态丛生

换源:

  诸位帝王纷纷侧目,心中暗自凛然。

他们虽然也都是九五之尊,但面对这位华夏历史上第一位皇帝,这位真正意义上的“始皇帝”,心中也不免生出几分凝重。

嬴政龙骧虎步,每一步都踏得沉稳而有力,仿佛不是走在虚无的光带之上,而是踏在坚实的大秦疆土。

他缓缓登上了由无数光芒凝聚而成的中央高台,那高台仿佛感应到他的到来,散发出更加明亮的光芒,将他衬托得如同神祇一般。

他立于高台之上,环视一周,目光在汉高祖刘邦、唐太宗李世民、明太祖朱元璋等几位同样开创过大一统王朝的帝王身上略作停留,嘴角勾起一抹难以察觉的、带着几分傲然与不屑的弧度。

他深吸一口气,胸膛微微起伏,随即,那洪亮而威严的声音,如同黄钟大吕,响彻整个独白空间:“朕,始皇帝何为千古一帝?今日,便由朕来为尔等分说分说,何为前无古人,后亦难有来者之功业”

这简单的开场白,没有丝毫的谦逊,却充满了无可置疑的自信与霸气。

仿佛在他眼中,这“千古一帝”之名,本就非他莫属。

诸帝神情各异。

汉武帝刘彻眼中战意更加昂然,他紧了紧腰间的佩剑,似乎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与这位始皇帝一较高下。

唐太宗李世民则依旧带着审视的目光,他微微颔首,似乎在品味着嬴政话语中的分量。

明太祖朱元璋则面沉如水,眼神锐利,仿佛在仔细估量这位传说中的始皇帝,究竟有几斤几两。

一场跨越时空的帝王论辩,由这位大秦帝国的开创者,正式拉开了序幕。

随着嬴政话音落下,他身后的虚空中光影变幻,如同水波荡漾,一幅幅清晰的画面徐徐展开,仿佛将时光倒流,重现了这位始皇帝波澜壮阔的一生。

首先映入众人眼帘的,是一座繁华而又暗流涌动的古城——赵国都城邯郸。

城中车水马龙,店铺林立,行人往来不绝,一派东方大都的景象。

然而,在这繁华的表象之下,却隐藏着列国纷争的刀光剑影和权谋诡计的暗流汹涌。

画面聚焦在一个年少的孩童身上。

他便是年少的嬴政,此时的他,尚名为赵政。

他虽然衣着尚算得体,不似寻常贫苦人家的孩子,但眉宇之间却带着与其年龄极不相符的阴郁与警惕。

那双本应清澈的眼眸,此刻却如同深潭一般,看不见底,时刻留意着周围的一切风吹草动。

画面中,他作为秦国派往赵国的质子,生活得并不如意。

时常会遇到一些赵国贵族子弟,他们仗着人多势众,对着年少的嬴政指指点点,投来鄙夷和不屑的白眼,甚至有时还会故意推搡、欺凌他。

每当此时,年少的嬴政总是紧咬着嘴唇,默默忍受,那双深邃的眼睛里,却燃烧着压抑的怒火。

他的母亲赵姬,在画面中显得美艳动人,风姿绰约。

然而,她的行为却并不检点。

她周旋于赵国的权贵之间,与当时在赵国经商的巨富、后来权倾秦国的相邦吕不韦关系暧昧不清,引人遐想。

更有甚者,画面中还出现了赵姬在大庭广众之下,与一个面容猥琐、举止轻浮的男子眉来眼去,此人便是后来秽乱秦宫的嫪毐。

这些场景,无疑给年幼的嬴政带来了巨大的羞辱和困扰,也让他过早地体会到了世态的炎凉和人心的险恶。

而吕不韦,则是一副权倾朝野、运筹帷幄的姿态。

他身着华服,气度不凡,对年幼的嬴政虽然时有照拂,提供一些物质上的帮助,但那种眼神,那种态度,却带着明显的控制与利用。

仿佛年幼的嬴政,只是他手中一件可以待价而沽的“奇货”,是他政治投资的一部分。

这些屈辱的片段,如同无声的控诉,诉说着嬴政在邯郸寄人篱下的艰难童年。

他不仅要面对外部的欺凌,还要承受来自家庭内部的压力和困扰。

高台之上的嬴政,看着这些一幕幕重现的往事,眼神变得愈发幽深。

他仿佛又回到了那个需要时刻察言观色、处处隐忍退让的岁月。

那段记忆,是他心中永远的痛,也是他后来性格形成的重要原因。

他的双手在宽大的袖袍下不自觉地握紧,指节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

画面最终定格在少年嬴政独自一人立于窗前,望着邯郸宫墙之外那片狭窄而灰暗的天空。

他的背影显得如此孤寂,与他瘦弱的年纪极不相称。

就在此时,嬴政那低沉而充满力量的内心独白,如同穿越了时空,在独白空间内缓缓响起:

“邯郸岁月,是朕一生之中,最不愿回首,却又不得不时刻铭记的开端。”

他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一丝压抑不住的寒意。

“寄人篱下,仰人鼻息。

那种滋味,诸位恐怕少有人能体会。

每一分冷遇,每一次嘲讽,都像一根根冰冷的针,狠狠地刺在朕的心头,日夜折磨着朕。

朕清楚地记得那些赵国孩童轻蔑的眼神,记得那些贵族们在背后对朕的指指点点。

他们视朕为秦国送来的弃子,可以随意欺辱。”

他顿了顿,声音中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颤抖,似乎提到了一个让他极为痛苦的话题:“朕的母亲,她唉,不提也罢。”

一声长叹,包含了太多的无奈与失望,甚至是一丝怨怼。

他迅速将这个话题带过,仿佛不愿再多提及那个让他蒙羞的女人。

“吕不韦,”嬴政的声音骤然变得冰冷,带着一丝毫不掩饰的讥讽,“他视朕为‘奇货可居’,以为可以凭借朕来实现他的政治野心。

这份‘恩情’,朕岂能忘记?”那“恩情”二字,被他咬得极重,充满了反讽的意味。

“正是这些屈辱的经历,让朕深刻地体会到,没有权力的滋味是何等苦涩何等卑微就像砧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毫无反抗之力朕发誓,总有一日,朕要将所有权力都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朕要站在最高之处,让所有人都仰望朕,再也无人敢轻视朕,也无人能摆布朕的命运这种对权力的渴望,从那时起,便已融入朕的骨血,成为朕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这番发自肺腑的独白,充满了对过往屈辱的愤懑,以及对权力近乎偏执的渴望。

那种刻骨铭心的感受,即便是时隔多年,依然清晰如昨。

观影至此,独白空间内的诸位帝王反应各不相同,可谓是百态丛生。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