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换源:

  “苟富贵,勿相忘!”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陈胜死后,反秦战事急转直下。由章邯率领的秦军连战连捷所向披靡,眼看反秦大业就要毁于一旦。值此之际,楚人项梁奉了陈胜印信领兵渡淮,收编了陈婴、黥布、吕臣、刘邦等军。

为了表明自己是陈胜的正统,项梁诛灭了号称楚王的秦嘉——景驹部,拥立楚怀王孙心为楚怀王。当时楚国的势力较陈胜鼎盛时期大大不如,但在项梁统率下积极寻求与秦军主力作战。不久,便在东阿(今山东阳谷东北)、城阳(今山东菏泽东北)、濮阳、雍丘(今河南杞县)等地大破秦军,挫败了秦军的嚣张气焰。由于出师以来一路势如破竹,项梁产生了轻敌麻痹思想,被得到增援的秦军击败身死。

“朕从一个放牛娃,被你们拉出来,而你们又是怎么样对我这个放牛娃的?”

楚怀王聚拢了项羽、刘邦、吕臣的部队,重新部署对秦作战。当时,秦军主帅章邯以为项梁既败,楚不足虑,便移师攻赵。于是,赵地钜鹿(今河北平乡)成了对秦作战的主战场。经项梁之败,楚之势力又大受削弱。尽管如此,楚怀王还是将倾国之兵驱向与秦决战的疆场:楚军主力由宋义率领赴赵驰援,另一路偏师由刘邦率领西向攻秦。就从这一举措上看,司马迁将陈胜事业落笔于项梁立楚怀王心为止,是大有眼光的。这也充分证明了项氏所立之楚,确实是陈胜精神与事业的法统所在。就是怀王心的这一决断,算是正式拉开了灭秦的序幕。

本来项羽打算与刘邦一同西进灭秦,报秦杀其叔项梁之仇,但怀王不允。项羽被任命为宋义的副手,随军救赵。慑于秦军的威势,楚帅宋义将大军在安阳(今山东曹县东南)一带停留了46天,避免与秦军接触。项羽杀了宋义,将楚军引向与秦决战之疆场。面对势头正盛的秦军,不仅各路援赵诸侯不敢贸然用兵,甚至赵国自身的外围部队如陈余、张敖等部也都按兵不动。

“砸掉你们的锅!只带三天干粮,这一战有死无生。伐无道,诛暴秦!”

唯有楚军在项羽的统率下同仇敌忾、义无反顾地投入了一场决定天下命运的搏杀。战斗中,楚军骁勇善战、一以当十,最终破秦于钜鹿之下,不仅胜了秦军,也使各路诸侯归心。从此,项羽作为诸侯联军的统帅,挥师追击秦军,并不断取胜。最终,联军在三户水一带彻底摧垮了秦军的斗志,秦军主力向联军投降,时间是秦二世三年七月。如果没有楚军的浴血奋战,如果没有项羽的果敢决绝、指挥有方,援赵胜利及亡秦成功是不可想象的。

同年(前207年)十二月442,项羽率领诸侯军队抵达关中。范增劝他趁机除掉刘邦,项羽就下令准备,要在第二天进攻。这时的刘邦在兵力上无法和项羽带领的诸侯国军队相抗衡,他只有十万军队,项羽有兵力四十万。项羽的叔父项伯因与张良有老交情,连夜潜入营中劝张良走,以免开战被杀。张良不愿丢下刘邦,就将消息透露给了刘邦。

惊慌之下,刘邦赶忙向张良要计策,张良让刘邦赶紧去见项伯,说明自己没有野心和项羽争夺王位。刘邦依计会见项伯,说明自己并无称王野心,并与项伯约为亲家。

项伯当天夜里返回军营对项羽说:“刘邦不率先攻破关中,你怎么敢进入呢?现在别人有大功劳我们反而攻打他,不道义啊,不如就善待他吧。”项羽答应了。第二天,刘邦带着一百多名骑兵赶到项羽的驻地鸿门,当面向迎接他的项羽赔礼道歉。

项羽请刘邦入内赴宴,范增在鸿门宴上,一再示意项羽发令,但项羽却犹豫不决,默然不应。范增召项庄舞剑为酒宴助兴,趁机杀掉刘邦,项伯为保护刘邦,也拔剑起舞,掩护了刘邦,使项庄的刺杀没有成功。后来刘邦借故离开,回到了大营。

鸿门宴之后,项羽便领兵西进,进入咸阳,屠戮并烧毁秦朝宫室、杀秦王子婴。75

项羽不顾楚怀王熊心“先入定关中者王之”的约定,而把熊心尊为义帝,打算和各国诸侯将相自行分封。

于是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主持分封天下。

刘邦被封为汉王,领地是巴、蜀和汉中共四十一县,国都为南郑并封秦朝的降将章邯、司马欣、董翳为雍王、塞王、翟王,领关中地,以扼制刘邦。

刘邦大怒,打算出兵攻打项羽,经过萧何等人的劝阻,才决定隐忍入蜀。

项羽分封十八路诸侯王,表面上是论功行赏,实际上却是对原有的诸侯国势力进行分化重整,对入关并服从自己的军功势力予以分封行赏,拉拢各国外将自封为王

激化了六国外派入关的军队头目与其本国君主之间的矛盾,又没有照顾到部分在反秦过程中具有影响力的人物(如田荣、陈余、彭越等)

由此造成各方对立加剧,天下大势很快又再次陷入动荡之中。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