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沉的静谧中,孟奇的内心逐渐趋于平和,焦躁与忧虑如烟消散,他感受到了一股微妙的真气在体内萌生。这股真气沿着任督二脉缓缓流动,最终在上下颚凝结成一股清甜的“甘露”,仿佛天赐的琼浆。
这“甘露”缓缓流入任脉,孟奇依照心中所思,将其导入各个窍穴。他明白,若身体亏损,“甘露”便不会如此甘甜。而他现在的体验,无疑证明了他的身体正处于最佳状态。
“百日筑基”的门槛似乎已经跨越,这个念头在孟奇的脑海中闪过。尽管他对佛门并无太多好感,但作为小沙弥,他不得不遵循玄恩师叔的教诲。他睁开眼睛,回味着刚才那股奇妙的体验,心中暗自思忖,根据玄恩师叔的说法,自己确实已经度过了“百日筑基”的阶段。
然而,孟奇并未因此骄傲自满。他知道,若想在武道之路上走得更远,就必须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不能有丝毫的急躁和跳跃。
在玄恩师叔的指导下,众人静坐完毕,他清脆的木鱼声将大家从定中唤醒。他逐一询问每个人的体验,对他们的“甘露”品质进行点评,并给予个别指导。随后,他宣布众人回去后继续修炼,并开始了识字教学。
孟奇翻阅着经文,发现自己对上面的字几乎都能认识,这让他心中充满了喜悦。他暗自庆幸,自己至少不是文盲,足以在讲经堂中占据一席之地。然而,当玄恩师叔要求他拿起毛笔练习写字时,他的喜悦瞬间化为乌有。他提笔写出的字迹歪歪扭扭,令人难以直视。
玄恩师叔经过他身边时,提醒他要多加练习。孟奇沮丧地点头,心中突然一惊,若这字迹被玄藏看到,是否会引发怀疑?他这具身体很可能出自显贵之家,完成“百日筑基”更是不可能不从小练字。
孟奇决定不再多解释,而是默默练习,准备用“手臂酸软”的理由来解释字迹不佳。日近正午,他悄悄将自己练字的白纸带走,打算销毁证据。
午后,孟奇和真慧等人被分配去打扫寺内各处,直到夕阳西下。劳碌一天后,玄心再次召集众人,继续讲述他的江湖故事。
“……水月庵的故事就讲到这里,日后若遇到她们,敬而远之即可。而金刚寺,与我们少林寺关系紧张,你们务必小心。”玄心的话让在场的杂役僧们惊讶不已,他们虽然听说过不少江湖掌故,但谁也没想到少林寺与金刚寺之间的关系竟然如此紧张。
突然,院门处传来敲门声,玄心师叔吓了一跳,满脸惶恐地看向门口。随后,他看到一位熟悉的身影,那是与孟奇一同入寺的真永,他笑容满面,眼神中透露出对江湖故事的渴望。
真永的到来让玄心师叔的心情好转,他热情地邀请真永坐下旁听。在这个时刻,武僧院正处于自行安排“定中修身”的时间。真永的捧场让玄心师叔飘飘然,他满脸笑容地开始了新一轮的江湖故事讲述。
真永环顾四周,然后轻巧地落座在孟奇身旁,压低声音关切地问道:“真定师弟,我没有影响到你吧?”
孟奇轻轻摇头,对这位小沙弥的成熟感到十分惊讶。尽管他只有十四五岁,但言谈举止间透露出的成熟度,直逼成年士子。
真永满脸笑容,亲切地表示:“我看师弟你识文断字,日后若有所需,师兄我定当全力以赴。”两人的对话简单而投机,几句话间,仿佛已结下深厚的友谊。
此时,玄心咳嗽了一声,吸引了众人的注意,继续他的讲解:“金刚寺除根本大法外,其刀法亦不容小觑。”
他详细描述了血刀头陀所创的三大刀法,这些刀法在江湖上独树一帜,鲜有能与之匹敌的。听到这里,僧人们或羡慕或敬仰,但也有人心中不是滋味,真永便忍不住问道:“师叔,难道我少林就没有能与之比肩的刀法吗?”
玄心回答:“我少林虽刀法不多,但‘阿难破戒刀法’却可与之媲美,此刀法乃外景巅峰级的绝学,需达外景境界方能发挥其极致。”
僧人们听后无不心生向往,激动异常。玄心看了看天色,打了个哈欠,随意地玩笑道:“我只是给玄苦师弟留点面子而已,并非真的怕他。”
突然,门口传来一个浑厚的声音,玄心的脸色顿时变得苍白,陪着笑解释。出现的正是玄苦,他的僧袍上多了一串佛珠,与孟奇白天在戒律院看到的一模一样。
玄苦淡淡地宣布自己已是戒律院的执事僧,玄心急忙转移话题,心中却更加惊恐。
孟奇回到禅房,取出小玉佛,感受着它的凉意和温润,心中充满了欢喜。然而,他意识到依赖外物修炼并非长久之计,于是决定不再依赖小玉佛,而是凭借自己的努力修炼。
在月光的照耀下,孟奇渐渐入定,真气在体内流转,让他感到神清气爽。此时,他注意到真慧也在修炼,便打算给他讲述一些人情世故。
然而,真慧似乎对孟奇的话并不感兴趣,孟奇灵机一动,决定通过江湖故事来引导他。他讲述了一位大侠的故事,真慧的眼睛立刻亮了起来,充满了期待。
孟奇轻轻地推了推自己的光头,目光透过窗户,定格在那一轮皎洁的明月上。他的声音像是被月光浸染过,带着一丝缥缈和远方:“曾经,在岁月的长河中,有位名叫丘处机的道长,他的脚步曾停留在名为牛家村的角落……”他的故事,如同搭建起的一座桥梁,连接着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以至于孟奇自己都迷失其中,忘记了这只是他给小沙弥真慧讲述的一个故事。
转瞬间,三个月的时间匆匆而过,孟奇的身体像春天的竹子一样拔节生长,但他的“百日筑基”功夫却因为时间的关系,只完成了一半。而真慧,因为孟奇口中那些惊心动魄的江湖故事,对他充满了敬仰,几乎到了言听计从的地步。尽管如此,孟奇依旧没有得到离开杂役院,踏入武僧院的机遇。
这一天,真永走进了杂役院,正巧看见孟奇和真慧拿着扫帚,准备外出。此时,正是午膳之后,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两人身上。
“真定师弟,你们这是去哪里?”真永好奇地问道。
孟奇眼中闪过一丝兴奋:“玄心师叔安排我们去打扫藏经阁。”
提及此事,孟奇的脸上难掩内心的喜悦。午膳过后,玄心师叔便吩咐他和真慧去打扫藏经阁,并且告诉他们,从今往后,那里就交给他们两人打理。虽然玄心师叔明确指出,他们只需负责下面两层存放佛经的地方,而上面则由高僧负责打扫,但孟奇仍然难以抑制心中的激动。藏经阁,那个传闻中存放着少林七十二门绝技的地方,是多少武侠故事中让人梦寐以求的奇遇之地。
孟奇的心中充满了憧憬,他在心中默默念叨:“不知道《如来神掌》、《易筋经》、《摩柯伏魔拳》、《大梦真经》是否真的藏于其中……”
第六章罗汉拳
真永听到“藏经阁”三个字,眉头轻轻一挑,然后露出一个充满戏谑的笑容:“真定师弟,既然武僧院要午时之后才开始练拳,不如我跟着你们一起去藏经阁帮忙打扫吧。说起来,我对那里也挺感兴趣的。”
孟奇有些犹豫,担心这样做会违反寺规。
真永却哈哈一笑:“别担心,寺里的僧人都可以自由出入藏经阁下面两层,只是我平时比较忙,没空去而已。你要是不信,可以去问玄心师叔。”
话音未落,真慧就像一只离弦的箭一样,跑进了玄心的禅房。真永看着真慧的背影,不禁一愣。
孟奇干笑一声:“真慧师弟他就是这么认真。”
“这是好事,好事。”真永笑着回应。
最近这段时间,他常常来到杂役院,向孟奇请教识字断句的问题,也常常帮他们做一些杂活。他为人豪爽,又善于言辞。
没过多久,真慧从玄心的禅房跑了出来,大声宣布:“玄心师叔说,真永师兄说的是对的。”
“那我们出发吧。”真永笑着提议。
藏经阁位于少林寺后山的一处悬崖之上,是一座孤零零的四层旧楼,高耸入云,即便是飞鸟靠近,也会显得格外显眼。
他们进入藏经阁后,孟奇在桌子上给自己倒了一杯白水,一饮而尽,仿佛要将这一路走来的疲惫和干渴一并吞下。真慧却走到了摆放佛经的书架前,一页一页地抽出,一本一本地仔细翻看。
“真慧师弟,你这是在做什么?你真的喜欢看佛经吗?”真永好奇地问道。
孟奇也有些不解,他重新倒了一杯水,一边喝一边朝真慧看去。
真慧的表情十分严肃,眼中甚至带着一丝期待:“这些经书的夹缝里,说不定就写着绝世神功。”
孟奇一口水直接喷了出来,溅了真永一头一脸。他忍不住笑出声来,这个师弟,该不会是武侠玄幻故事看多了吧?还是他对自己太过信任,自己说什么,他就信什么?
真永抹去脸上的水珠,疑惑地看着孟奇:“真定师弟,这有什么好笑的?真慧师弟说的也不是没有可能。”
“对啊,这还是师兄偷偷告诉我的!”真慧一边翻书一边认真地说。
孟奇笑了笑,收拾起滑稽的心情,对真慧说:“小师弟,别急,我们每天都要来这里,先打扫干净,免得被责罚。”
真慧听到自己最信任的师兄这么说,立刻放下了经书,和孟奇、真永一起打扫起
大约过了十五分钟,真永脸色苍白,双手紧紧捂着腹部,缓缓地走回到众人面前。
“真永师兄,你没事吧?”孟奇立刻关切地询问。
真永摇了摇头,脸色稍微恢复了一些,解释道:“可能是吃坏了肚子。”
他看着孟奇和真慧在书架前细细浏览,忽然眼前一亮,笑道:“这里竟然有‘罗汉拳’的拳谱。”
“罗汉拳?这不是你们平时练习的拳法吗?”孟奇好奇地探过头去。
真永轻轻抽出那本书,递给孟奇,说道:“是啊,我还以为会在楼上的,没想到在这一层。”
孟奇接过拳谱,如饥似渴地翻看起来,想要将里面的内容深深印在脑海中。
真永看着孟奇,戏谑地说道:“嘿嘿,真定师弟,需不需要师兄指点你一下?”
孟奇心中一喜,但又有些犹豫:“这,这可以吗?”
未经允许私下学习武功,可是违反寺规的行为!
真慧也瞪大了眼睛,满怀期待地看着真永。
真永指着拳谱解释道:“既然拳谱放在所有僧人都可以自由借阅的地方,说明它是人人都可以学习的基础拳法,并不违反寺规。”
孟奇还是有些疑惑,他拿着拳谱,决定去一楼询问负责经书借阅的老僧。
这位老僧看起来已经年迈,眉毛枯黄,皮肤深深的皱纹,看起来随时都可能倒下。此刻,他正闭目养神。
“太师叔祖,这本拳谱没放错地方吧?”孟奇小心翼翼地询问。
根据玄心的说法,这位守阁老僧法号“空慧”,与方丈空闻同辈份,比孟奇足足高出了三辈——少林寺的辈分顺序是“心空无玄真,清净智慧深”。
空慧慢悠悠地睁开眼睛,混浊的双眼在孟奇身上扫过,慢条斯理地说:“罗汉拳流传甚广,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这意味着,孟奇可以学习这门拳法!他内心狂喜,虽然这是一门很普通的拳法,但总比一无所获要好!
他高兴地拿着拳谱回到二楼,向真永郑重地行了一礼:“请师兄指点。”
直到午时将至,孟奇和真慧都在藏经阁里学习武艺,他们感觉全身的力气似乎正在凝聚为一股强大的力量。
真永因为要回去练武,匆匆忙忙地告别了他们。孟奇和真慧则心满意足地在崖边漫步。
走着走着,孟奇发现真慧的目光有些奇怪,总是盯着外面的深渊。
“小师弟,你在看什么?”孟奇有些疑惑。
真慧皱着眉头,说道:“师兄,如果我们跳下去,会不会找到绝世秘籍或者仙兵神器?不过,好像没有看到神仙舞剑……”
孟奇的表情瞬间僵硬,心想完了,自己把这个小孩子带坏了。
不行,得赶快扭转他的想法!孟奇思考了一下,看着真慧那容易被欺骗的样子,半是“挽救”半是恶趣味地说道:“小师弟,今晚我们换个故事吧。”
“什么故事?”真慧兴奋地问。
孟奇笑了笑,说:“大明湖畔夏雨荷的故事。”
“唔,她是绝世高手吗?”真慧好奇又开心地问。
孟奇一时语塞,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夜幕降临,明月被乌云遮住,寒风呼啸,吹得窗户纸发出吱吱的响声。寺里的杂役僧们每人多领了一床棉被,但真应和真观依然冷得蜷缩成一团。
孟奇对这些都没有察觉,他盘膝而坐,身心宁静,感觉真气上行,如金津玉液,滋养着身体的各个窍穴。
真气一旦填入,孟奇立刻感觉周身三百六十五处大穴都有一种膨胀的感觉,真气涌出,主要经脉就像被洪水冲刷过,一一打开,正所谓“气满经脉自开”。
这一步,常人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但孟奇这具身体已经完成了“百日筑基”,此时气满自溢,经脉畅通无阻,初通。
孟奇慢慢睁开眼睛,感觉全身清爽,似乎有用不完的力气,他知道自己的武道修行已经迈出了第一步。
他强忍住下床练习罗汉拳的冲动,长长地吐了口气。他并没有太多的突破喜悦,因为“百日筑基”相对简单,并没有什么困难,而且几个月过去了,他的罗汉拳也已经有了一定的模样,但离开杂役院依然看不到任何希望。
如果不能离开杂役院,更高深的武学,能突破天人之别的神功,他根本无法触及!
孟奇叹了口气,所有的焦虑和烦恼都化为了这一声长叹。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