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不知天高地厚

换源:

  魏老爷子淡定地自我介绍,然后让安保人员检查。门卫拿着对讲机,低声询问了几句,才微微一笑,做了个请的手势:“魏老板,这边请。” 

“等等。”

魏老爷子点了点头,随后,他指向苏澈道:“我这一趟,除了要去参加这场会议之外,还有一件事,想要介绍一位朋友。” 

门卫面无表情,似乎并不意外:“能告诉我你最拿手的是什么吗?” 

这是工匠之间的聚会,虽然是一个小范围的活动,但也是一个圈子里的活动。不过,在这个圈子里,有些人的人脉很广,所以他们经常会把新认识的人,带到这里来,让他们开开眼界。 

对于这件事,主办方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去管。门卫也是老江湖了,走个流程,问一问,记录一下情况…… 

面对安保人员的质疑,苏澈微微一笑,并且坚定的回答:“符箓,我很厉害!” 

“什么?” 

门卫手里的钢笔停了下来,他睁大了双眼:“你会做什么?” 

“符。” 

苏澈笑道:“符箓,就是用朱砂黄的颜料,画出来的符箓。” 

“呃。” 

保镖恍然大悟,看向苏澈的眼神,也变得有些怪异。江尘做了一个简单的登记,做了一个请的手势:“三位,这边请。” 

“多谢。”

通过了安全检查之后,三人缓缓向场馆内走去。 

穿过一条走廊,前方是一片开阔的空地。三人进入其中,便见到了一片繁华的景象。 

偌大的体育场,就像是菜市场一样,零零散散的坐着不少人。 

他们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聊着天。嗡嗡之声在屋顶上响起,听起来颇为热闹。 

上百名工匠聚集在一起,就像是一个小市场,人声鼎沸。 

苏澈环视了一圈,不由的赞叹了一声。 

开了眼界,开了眼界了。 

偌大的体育场内,摆满了各种摆设。 

桌椅板凳,各种工具应有尽有。很多人,都是靠着这种器具和其他东西,来炫耀自己的技艺。 

有木雕,有石雕,有牛角,有玉石…… 

这些美丽的事物,在工匠们的手中,渐渐勾勒出了精致的图案,最后变成了一件精致的艺术品。 

在制作的时候,工匠并没有隐瞒,而是将自己的力量和力量,都说了出来。一个对自己的技术有信心的人,是绝对不会藏着掖着的。 

任何一个艺术家,都明白,掌握了技巧,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是要经过无数次的练习,无数次的练习,才能取得成功。 

因此,这次的交流会,大家都十分慷慨,颇有些炫耀自己技术的意思。 

苏澈发现,周围的人并不多,但是,他们并不多。 

其中一个,就是唐凌。 

苏澈第一眼看到这一幕,就觉得自己做出了正确的决定。他要是跟着唐秋过来,那就太显眼了,很容易被人认出来。 

虽然,苏澈很清楚,和他抱着同样目的的人,一定会有很多人,偷偷的进入了这个房间。 

但问题是,这只是一场工匠之间的聚会,与所谓的风水大师,并没有什么关系。因此,所有人都尽量保持着低调,尽量不暴露自己的身份。一旦被拆穿,他就只能灰溜溜的走了。 

正因为如此,他才会和魏老头一起进去。 

果然,当他们走进去的时候,并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最多也就是礼貌的点点头,表示一下友好。 

苏澈很确定,魏老爷子,在娱乐圈,绝对没有什么名气。 

“哼,真是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 

魏老头却是一脸愤慨:“你要明白,我们打绳术,历史悠久,可以上溯到数千年前的远古时代,也就是结绳记法的时代。” 

“咳咳。”

宁芸雪终于忍不住了,微微一笑,插嘴说道:“魏大师,这些陈芝麻烂米,我们还是少说为妙。那些玩石雕和玉雕的,都是从新石器时代流传下来的。” 

“那是胡说八道,我说的是实话。” 

魏老头没好气地道:“我的绳子,在历史上都有过记录。至唐朝时,已为朝廷秘录所载。《金锁玉关中》这本著名的地图集,都是有记载的。” 

金锁玉关,也被称为一方天地,一方是一方天地。 

这是一个颇有名气的风水门派。 

金锁玉关,传说是由唐朝杨公所创,而“金锁玉关”则是出自朝廷的“密典”。皇室的风水之术,自然是要用玉盒关锁的。 

再加上唐朝藩镇叛乱,杨公带着一本秘籍,在百姓中广传弟子,很快就有了一位风水大师,这就是所谓的“金锁玉关”。 

魏老头曾经说过,他的这一手,和金锁玉关有关。 

至于是不是真的,那就不得而知了。 

因为这一脉,分支众多。 

很多时候,一位大宗师,都会开宗立派,收数十名弟子。而他们的弟子,在离开宗门的时候,就会散落在天下各处,形成不同的分支。 

随着时间的推移,各个派系之间的联系越来越模糊。就算是供奉一位老祖,也有不少人翻脸不认人。 

由此可见,这个圈子的水有多深。 

苏澈自然不想和这些人扯上关系,毕竟,他是世家子弟,所以,他的家世,还算干净,也算是名门正派,不可能有其他的长老,仗着自己的身份,欺负自己。 

“魏老,宁芸雪是个孩子,不要和他一般见识。现在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快去摆摊,让大家见识见识你的厨艺。” 

“说的也是。” 

魏老头十分赞同,搓了搓手:“让大家看看,这套绳之术,到底有多厉害。” 

“祝你好运!” 

宁芸雪也不是那种口无遮拦的人,所以她很诚恳地为他祈祷。 

魏老爷子也知道苏澈和宁芸雪是为了什么而来,于是知趣地退了出去。他找到一处开阔之处,将那个小小的包裹展开。 

这些绳子,有红的,有黄的,有绿的,有蓝的,有紫的。 

除此之外,就是一颗颗圆润明亮,大小不一的珍珠。 

魏老头找了个椅子坐下,开始营业。他那干枯而粗犷的手指,竟然异常的灵巧,将一条丝线从一颗珍珠中挑了出来,像是一条细线一般,将一颗又一颗的珍珠串在一起,形成了一条锁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