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章 奉命行事

换源:

  一众安保人员正要上前,被一名中年男子给拦住了。他想着小事总比小事好,让两人在外面等着,也无所谓。

再然后,就是一列长长的马车,浩浩荡荡的驶了过来。

走在最前面的,是一些比较常见的 SUV,不过牌照很特别。

随着他的话音落定,一大批人从车上跳了下来,冲到了最前面的那一辆车上,打开了车门,围成了一圈。

明眼人都能看出,这是有大人物出现了。

“局长。”

而这时候,苏澈也喊了一句,然后淡定的走到了两人的面前。

拥挤的人流里,许科长抬起头来,满脸堆笑:“小苏啊,开会都要开了,还不进来坐坐?”

一群保镖一听,顿时急了。当然,他们并不了解许科长,更不清楚许科长是什么人。不过许科长周围的一群人,他们都知道。

而他们的顶头上司,则是在最外围,最外围的位置。

如果是苏澈,在这个时候骂人,那就麻烦了。

你怎么不说?

那一群保镖顿时吓得瑟瑟发抖,他们也知道,自己惹上大麻烦了。

但是,苏澈却没有说话,而是微笑的回答:“局长,您要来了,我想要巴结您,所以,我只能在门口等着了,您迎驾吧。”

“你也太直接了吧。”

“你怎么不会说话?”

闻言,很多人都是摇了摇头,想要拍江辰的马屁,也不能说的这么直白啊。

这件事,只能说,不能说。

不过,也有人心动了。仔细想想,这个人跟许科长的关系肯定不错,才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果然,许科长听到这句话后,哈哈大笑了起来,不但没有丝毫的恼怒,反而还有些嘲讽地说道:“狡猾的家伙。”

“差不多该下班了,咱们过去一趟。”许科长边说边往前走:“哦,这些都是县里和市里的大干部,您别跟我套近乎,您可得好好讨好一下才行啊!”

就在许科长给苏澈引荐的同时,会议室内,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座足以容纳数百人的大殿,此刻已经是座无虚席。一群人站在那里,显然都是各个部门,各个部门的代表,甚至是村民。

除此之外,就是商人和上流社会的人。

公务员是最重要的部门,很多地方都需要他们的帮助。这些大人物,都是来蹭热度的。

事实上,在场的这些商人,无一不是苏省数一数二的大企业,在整个江南,都是数一数二的大企业。他们特意来这里,肯定不是为了别的。

他只是奉命行事。

各大企业都得到了消息,知道了这次大会的内容。

村落建设……

如果只是新建一个村庄,那么这笔钱,也就是上千万而已。就算是接了这个项目,最多也就赚个二三百万。

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这种工程绝对是最受欢迎的。不过对于那些大型企业,集团而言,就没有那么重要了。

但是这一次,在座的都是各大企业的代表。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们都很清楚,新的村庄,只是一个模型。

我们国家的政治,从来都是在摸索中摸索,不断的探索,不断的探索。

不过,这并不代表,他们就愿意冒险。每一次出台新的政策,都要进行一次试验,这样才能更好地吸取教训。

很明显,这个新农村,就是一个样板工程。

也是最重要的一个,起到了表率的效果。如果做得好的话,一定会将它推向全省,甚至是全国都有可能。

一想到这种可能,那些有远见的大公司,就会立刻行动起来。这也是为什么,一个小型的扶贫大会,会引起很多人的注意。

偌大的会议室,几乎坐满了人。

霎时间,大厅中一片喧哗。

好在,就在这个时候,那宽阔的殿门,突然被推开,一行人鱼贯而入。就在这时,四周的嘈杂之声,戛然而止。

一时间,全场一片死寂。

有好几个看起来像是当官的人,径直走向了台上。

在这里,摆放着七八个桌子和椅子。一群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许科长一屁股坐在了主位。当他坐下的时候,所有人都知道,这是省里的一把手。

端茶倒水,煮麦筒这种小事,就更不用说了。

不管怎么说,有个县长主动给许科长打了个招呼,说他是专门委员会的负责人,地位很低,但也很有分量。

这是很常见的事情,有些官员身居要职,手中的权利也是非常大的。

所谓“小吏大贪”,就是这种人。

当然,这种低级官员,只要做出点什么,晋升的速度就会很快,用不了多久,就能升职加薪。这就是体制内的正常现象,也正因为如此,县和市里的领导,对这个徐科长,都非常的看重。

下面的人都知道这一点。于是,当他说完之后,所有人都鼓起掌来,掌声如雷,经久不息。

然而许科长只是轻轻一挥手,鼓掌的声音就停了下来,所有人都打起了精神,聚精会神地听着。

而在会场的两侧,还站着不少的记者和摄影师。

这可是大消息,肯定要上电视的。

于是,摄像机一转,所有人的脸色都变得凝重起来。

不过许科长说的话,却很枯燥,就是把上面的意思,重复一遍,让所有人都知道,这件事对省委来说,有多重要。

这一说,就是半个多小时,其他部门的工作人员,也都习惯了,还算镇定。倒是一群上流社会的人,还有一些商人,都快睡着了。

半个多小时后,会议开始了。

人群中,传来一阵骚动,还有一些人在低声议论。

这在漫长的会议上,是很常见的。

虽然看到了这一幕,但他并没有阻止。一场会议,少说也得三个多小时,哪有人能一直集中精力,全神贯注的?

所以,有些事情,还是要看在自己的面子上。

“这要多久,才能完?”

一个角落里,聚集了好几个少年,杨花枝也在人群当中。

他们都是来自于各个公司,都有自己的人脉。他们来这里的目标很明显,就是为了村子里的事情。

如果能拿到一个样板工程,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那么接下来的其他订单,就可以源源不断的拿到手了。

因此,此次行动,对他们来说,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