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吟诗引起天地共鸣?这样的,我还有一万首

换源:

  突然间。

天空中乌云密布,如同被浓墨染过一般,黑暗压顶,让人感到窒息。

随着一声声电闪雷鸣,如同上天在怒吼,撕裂着空气。

“轰隆隆!”

朝堂众人一时之间吓得立刻跪拜下来。

“神仙,这是神仙发怒了。”

乌云压顶,雷声隆隆,犹如万马奔腾,疾驰而来。

突然。

宫殿上空。

一道炸雷仿佛来自九天之上,对这破败的核废墟故土充满不屑。

层层叠云中,恍惚有一双眼睛,在凝视,在进行着前所未有的警告。

庆帝全身一颤,满脸惧意。

纵使大宗师巅峰修为的他,自认为难以与这天地之力抗衡。

林若辅满脸难以置信。

从心惊胆战到无法理解,从天地共鸣到一鸣惊人。

他突然间像是看不明白那个曾经的憨憨大宝了。

那个一直追在他身后要吃糖人的小不点。

谁能想到。

将这满朝文武都震惊的趴在地上。

神仙。

大宝不会是神仙转世吧?

要不然怎么会有老神仙梦中点醒他?

要不然他怎会说出这般超乎世人认知的诗句?

要不然他一句诗词怎能引来天地共鸣,雷神伴奏?

终于。

终于可以放心他了。

林若辅双眼泪花,要不是在这朝堂之中,他肯定立刻跑过去抱住他的大宝痛哭一场。

太子殿下和李承泽震惊的早已说不出话来。

“发生了什么?”

“不知道啊!刚才没注意听。”

秦老将军眼睛瞪得像猫头鹰一般,一时之间,语无伦次。

而夜未央心中却是酣畅淋漓。

什么神仙发怒。

这不就是很简单的一种雷阵雨自然现象嘛。

今天出门的时候就专门看了天气。

知道刚才你们这群人鸡飞狗跳的时候,我为啥一直隐忍嘛?

就是等着打雷呀,一群没见识的家伙。

随着雨过天晴。

日照大地。

众人这才回过神来。

回想刚才。

他们仿佛身临其境一般。

就像夜未央诗中所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这说的不就是仙界嘛?

有人站起身来,向着夜未央的目光,变了又变,最终满是崇拜之色。

“波澜壮阔,我刚才似乎看到了天宫仙境,仿佛可以听到仙鹤长鸣,感受到仙气飘飘。”

“夜未央大人,必定是谪仙之人啊。”

人群中交头接耳。

有记性好的人再次将刚才诗句读了出来: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好一个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此等诗句,当传颂千古。”

“大人,可否多做几首诗,让我等膜拜可好?”

周围其他人也跑了过来。

“大人,北齐崇尚文风,欺压我庆国几百年,就是讨伐檄文,也是句句骂我,句句不带一个脏字。”

“我大庆虽有颇多文人雅客,但和他们比起来,都难登大雅之堂,我等恳请大人不吝赐教。”

“大人,您刚才骂的对,我们就是茅坑里面的石头,又臭又硬,您千万别在意啊。”

候公公吹了吹还未干的墨迹。

急忙递在庆帝身前的案牍之上。

庆帝一言不发,紧紧盯着夜未央,不知道在想着什么。

夜未央此刻倒是给小舅子范思澈盘起了算盘。

我才不会像范闲那个蠢货将所有诗词全盘托出。

一毛钱不给,凭啥啊?

今天我就再写三首。

剩下的唐诗三百首,无数宋词,让范思澈拿出去卖。

又得名又得钱。

岂不两全其美?

“好好好,今天我就再做几首。”

你们听好了: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再来: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还有: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人群中,先是寂静。

继而满堂欢庆。

“我看谁再说我大庆不善笔墨,哈哈哈,有生之年能见此盛世之举,此生足以,此生足以啊!”

“从此,我大庆文人站起来了。”

“绝世四篇,当为我读书人的启明灯啊。”

“我这就回去裱起来,挂在床前,日夜诵读。”

“这可是谪仙所做,千金难求啊。”

“......”

太子推了推一旁的二皇子李承泽:“你怎么看?”

二皇子甩了一下头发:“不是人,这根本不是人能写出来的。”

内心中:“此人要么为我所用,要么早日除掉,以绝后患。”

庆帝脸部表情极为复杂。

本以为今天能将林若辅扳倒,就算不倒,也要扒一层皮下来。

没想到。

自己亲手又送给了他们林家一场造化。

这天下读书人,恐怕要挤破林府大门了吧。

一股阴狠之色,隐于眉间。

夜未央看广告打的差不多了。

鹤立与人群中央。

“我这里还有上万首千古绝句,准备印成书册。”

“如果大家喜欢的话,明日一早可到抱月楼前购买。”

“大家可能有人看过前几天市面上卖的聊斋一书,也是在下拙作。”

人群之中瞬间就砸开锅了。

像这样的,还有上万首?

买,必须买。

而且要第一个去买。

一直在朝中从未发言的范建心里好像有点明白了。

这聊斋。

范思澈和若若前几天好像提到过。

说是能赚大钱。

联想到夜未央前些天找过范思澈。

瞬间便明白了其中原由。

他原本以为这次的林家之事自己一直置身事外。

没想到范家人早就参与进去了啊。

想想都有些后怕。

今天回去,必须问个明白。

这会儿的庆帝很生气。

破天荒的独自离开朝堂,向着上书房走去。

候公公一言不发,紧紧跟在其身后。

庆帝走着走着,突然停了下来:“让陈萍萍过来。”

“还有,那个自己会走的二轮车也必须带上。”

说完挥了挥一些,大步流星向前走去。

朝堂之上。

庆帝离开之后。

大家也就各自散了。

但。

今天在朝堂上发生的事。

却在京城迅速掀起了新一轮的高潮。

那些各州府衙的办事处以及北齐暗探亦是各显本事,迅速将信息传了回去。

儋州范家老院。

范闲看完诗句后。

瞬间就不淡定了

................................................................................

PS:新书期间,鲜花、评价票、月票、书评对小作者非常重要!跪求!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