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庆国四大家族要灭亡!

换源:

  “那是李大人吗?爹娘,我想去送一送李大人。”

“李大人真是可怜,娘子,我想给他送点吃的。”

“可怜的孩子,难道不知道多少的朝廷官员都是和庆国四家族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吗?”

百姓心疼,也只能在心里想着。

大雨滂沱,李牧的视线被雨水模糊。

雨夜,前方几米的地方都看不清楚。

沿街两边的灯火通明,依稀可以看到一些人贴在窗户的影子。

他们的讨论声被大雨所淹没,人微言轻,根本就无法传达出来。

就在李牧抬起头来的一刻,突然发现头顶的雨似乎停下了。

等他抬头,这才发现头顶一把雨伞,为他遮风挡雨。

扭头一瞧,却看到另一个身材消瘦的男人。

二皇子,李承泽。

柔弱似女子一般,生来就是太子的磨刀石。

十年前,李牧来到这里,第一个认识的人就是他。

两人一起在书院读书。

只不过二人命运不同。

李承泽是皇子。

他不需要努力,就可以获得一切特权。

李牧被分配进了吏部,隶属考功司,兢兢业业,一直都在推行他的想法。

李承泽。

同样是国姓的他,尽管满腹经纶,却不能争夺皇权。

因为庆帝不允许,满朝文武也尊崇着立嫡不立庶,立长不立幼的规矩。

别说是皇权,就是进入中枢机构都很难。

偏偏,皇帝却要让他看到希望。

在皇权中摸爬滚打,受尽了多少人的冷眼与暗算。

很多人当着李承泽面前,还讽刺地称呼对方为殿下,转眼到了背后,就说他自不量力。

因为不是长子的缘故,让他不受待见,处处碰壁,一身的抱负也只能无用武之地。

知道御史府的中丞大人被弹劾,他便想着过来看看。

没想到半路就遇到了李牧,这才上前来搭话。

“李大人,你怎么来了?”

李牧眉头紧锁,倒是有些欣慰地说道。

“你的事情,我也是无能为力,对不起。”

李承泽心里颇为难受,李牧被弹劾,赶出御史台,他也曾经努力过。

但终将是沧海一粟,微不足道,胳膊拧不过大腿。

“陛下,李牧政绩有目共睹,吏部也有相关记录,还往陛下开恩。”

李承泽早朝的时候,就在朝堂上上过一次奏折,并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进言过。

但庆帝却对此不加理会,只会听从林若甫等人的安排。

“林若甫,这李牧作为御史中丞,政绩如何,你最清楚。”

“陛下,李牧言辞激烈,为我朝廷所不容,文武百官和民间怨声载道,实在不能再容忍了。”

庆帝听完林若甫的言论,最终放弃了对李牧的维护。

“李承泽,难道你也想做第二个李牧吗?”

“民间民怨沸腾,难道你想让陛下处在风口浪尖,被百姓直着脊梁骨骂?”

“百官弹劾,实为无奈之举,还望陛下尽早定夺。”

李承泽的努力终将是白费的,他知道自己一个人无法阻挡洪水猛兽,也就没有再进言。

平日里,庆帝见到他,也都一口一个儿子地叫着。

甚至许诺太子之位。

但是,他从未兑现过。

要说血脉关系,他和庆帝之间倒是还有一些说法。

这也是很多官员背后骂他不自量力的缘故。

李承泽心里也是愤愤不平,就算是李牧,也都做到了御史中丞,但他却还在吏部中打转,前途一片渺茫。

庆帝口中的儿子,在别人眼里一文不值。

所谓人微言轻,李承泽有过很多的谏言,却不为朝廷所重视。

尤其是吏部的一些改革想法,根本就到达不了庆帝的面前,就已经被林若甫等人所拦截。

此时,李承泽找到李牧,心里早就已经有打算了。

“李牧,不知今后有什么打算?”

“不知道,走一步算一步吧,离开御史台,我还不信就没有我李牧容身之地。”

李牧苦笑,用手抹了抹脸上的雨水,郑重其事地说道。

“你我好友,想过来我这里吗?”

李承泽尽管不被重视,也难以抹除他皇权的地位。

作为一个不被重视的皇家人,他急需像李牧这样的人才。

此前各自为政,是因为李牧志不在吏部,他要做的事情是所有人都不敢触碰的。

如今碰了一鼻子灰,却也难以掩饰的价值所在。

作为好友,李承泽很清楚面前的李牧到底有多厉害。

“殿下这是何意?”

“别叫我殿下了,我们都是同窗好友,直接叫我名字。”

“如今我已经是草民,而你是高高在上的皇室中人。”

听到这话,李承泽嗤之以鼻地笑了出来。

“你这是在嘲笑我吗?很多人都在背后嘲讽我,我虽是二皇子,否被重视,难道你还不清楚?”

李牧自然清楚对方说的意思,只是现在他哪有资格去嘲讽别人。

“既然你没有地方去,来我这里吧,我知道你的才能,我懂你。”

“你是要我做你的幕僚?”

李牧眉头紧锁。

李承泽环顾四周,意味深长地说道:“说幕僚太生熟了,你我关系,不论那个。”

李牧在心里思忖了一会儿,这才开口说道:“如此,我愿助你。”

一个做过御史中丞的人,能够屈尊做个幕僚,对李承泽来说的确十分难得。

“好,那我们说好了,等事情处理完,你就来找我。”

李牧并丢了官位,庆国四家族又对他赶尽杀绝,此时,李牧已经决定,他要用黄巢的办法,对付这些人!

李承泽虽然不被重视,但不管怎么说都是皇室中人。

对于皇家那点颜面,其他人表面上还是要给的。

在他们看来,如今成为落水狗的李牧,面前也只有一条路可以走。

庆国四家族步步紧逼,绝对不会因为李牧被赶出御史台就罢手言和。

他的言论毫不夸张地说,直接触碰到了所有人的利益。

按照他的说法,居者有其屋,耕者有其田,作为德高望重的这些名门望族,哪里还有什么利益可言。

“好,庆国四家族,你们等着,我不会就这么算了的。”

“既然你们要赶尽杀绝,那我也不客气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