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闲在京都的日子,表面上平静如水,可内心却时刻警惕着监察院的一举一动。
他深知,单纯躲避监察院的监视并非长久之计,如同鸵鸟藏头,终究无法改变被盯上的事实。
深思熟虑后,他决定主动出击,化被动为主动,而情报交换,便是他打出的第一张牌。
在一处幽静的书房内,范闲坐在书桌前,手中把玩着一支毛笔,眼神深邃而坚定。
他唤来福伯,低声吩咐道:“福伯,你去联系一下咱们在京都结识的那些人脉,放出消息,就说我范闲掌握了一些对监察院有用的情报,希望能与他们进行一次公平的情报交换。
此事务必谨慎,不要透露太多细节。
福伯微微皱眉,眼中满是担忧:“公子,这监察院行事诡秘,手段狠辣,咱们主动凑上去,会不会太冒险了?”?
范闲微微一笑,安慰道:“福伯,放心吧。
我心中有数。
一味躲避,只会让他们觉得我心虚,主动出击,说不定能探出他们的虚实,为咱们争取更多的主动权。
福伯虽仍有疑虑,但见范闲主意已定,也只能点头应下:“是,公子,我这就去办。
消息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迅速在京都的人脉圈子里传开。
没过多久,便传到了监察院院长陈萍萍的耳中。
此时的陈萍萍,正坐在那间阴暗的房间里,手中翻阅着最新收集到的关于范闲的情报。
听到下属的汇报,他微微一怔,随即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这个范闲,倒是有趣,竟然主动送上门来了。
他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陈萍萍心中充满了好奇,对于范闲这个充满谜团的少年,他越发想要揭开其神秘面纱。
经过一番考量,陈萍萍决定派人与范闲接触。
他唤来一位亲信密探,目光如鹰隼般锐利:“你去与范闲会面,看看他到底掌握了什么情报。
记住,不可轻信他的话,一切小心行事。
若有必要,随时向我汇报。
密探微微低头,领命而去。
约定的日子很快到来,天空阴沉沉的,仿佛一块巨大的铅板压在京都的上空,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
范闲身着一袭黑色锦袍,头戴斗笠,早早来到了约定地点——一座废弃的古宅。
这座古宅荒废已久,墙壁斑驳,庭院中杂草丛生,寂静得有些阴森。
范闲站在庭院中,静静地等待着监察院使者的到来。
不多时,一阵轻微的脚步声传来。
范闲微微侧身,警惕地看向门口。
只见一位身着灰色长袍的男子缓缓走进庭院,他面容冷峻,眼神犀利,周身散发着一股让人不寒而栗的气息。
此人正是监察院派来的使者。
你就是范闲?”使者开口问道,声音低沉而冰冷。
范闲微微点头,摘下斗笠,露出一张平静的脸庞:“正是在下。
阁下想必是监察院的使者吧。
使者没有回答范闲的问题,目光在范闲身上打量了一番,冷冷地说道:“听说你掌握了对我们监察院有用的情报?拿出来看看。
范闲不慌不忙,从怀中掏出一份卷宗,递了过去:“这里面是关于京都某些势力暗中勾结的情报,相信对监察院会有所帮助。
使者接过卷宗,打开仔细翻阅起来。
他的眉头渐渐皱起,脸上露出惊讶的神色。
这些情报虽不算核心机密,但也足以让监察院对京都的局势有更深入的了解。
这些情报你是从何处得来的?”使者抬起头,目光紧紧盯着范闲,眼神中充满了怀疑。
范闲微微一笑,说道:“这就不必阁下操心了。
我既然敢拿出来,自然有我的渠道。
现在,该我提问了。
我想知道监察院的一些基本运作流程和权力架构。
使者脸色一变,冷哼一声:“你当监察院是什么地方?这些岂是你能随便打听的?”?
范闲脸色一正,严肃地说道:“阁下,我们是在进行情报交换。
我拿出了我的诚意,希望监察院也能如此。
不然,这公平二字,又从何谈起?”?
使者沉默片刻,显然在权衡利弊。
他知道,范闲提供的情报确实有价值,可监察院的运作流程和权力架构属于机密,轻易不能透露。
他思索再三,决定向陈萍萍请示。
他从怀中掏出一只小巧的信鸽,迅速写了一封密信,放飞出去。
范闲看着使者的举动,心中暗自紧张。
他知道,这是关键的时刻,如果监察院不愿意透露信息,这次情报交换可能就会以失败告终。
他表面上却依旧镇定自若,静静地等待着使者的回复。
过了许久,信鸽飞了回来。
使者打开信鸽腿上的小竹筒,取出密信,看完后,脸色微微缓和:“我们院长说了,可以对你有所保留地透露部分信息。
但你要记住,今日之事,不可外传。
范闲心中一喜,连忙说道:“阁下放心,范闲明白规矩。
使者清了清嗓子,缓缓说道:“监察院分八大处,各司其职。
一处负责监察百官,二处掌管情报收集,三处研究毒物与药物……”使者详细地介绍了监察院的部分运作流程和权力架构,范闲听得极为认真,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通过这次情报交换,范闲对监察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他知道,监察院内部组织严密,权力错综复杂,想要在其中周旋,绝非易事。
而监察院对范闲的态度也有所转变,从单纯的监视转为有合作意向的观察。
陈萍萍对范闲的评价又高了几分,这个少年,不仅聪明机智,还懂得主动出击,或许日后能为监察院所用。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