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7 章:陈萍萍的邀请

换源:

  监察院那阴暗幽深的议事厅内,烛火摇曳,昏黄的光线在墙壁上投下扭曲的影子。

陈萍萍静静地坐在轮椅上,手指有节奏地敲击着轮椅扶手,发出沉闷的“哒哒”声。

面前的桌子上,堆满了关于范闲的情报卷宗,每一份他都已反复翻阅,对范闲在京都的一举一动了如指掌。

经过与范闲一系列的周旋,陈萍萍心中对这个少年产生了一种难以言喻的浓厚兴趣。

他见过无数能人异士,可范闲却如此与众不同,他的智谋、胆识以及面对困境时的应变能力,都让陈萍萍刮目相看。

这个范闲,倒真是个有趣的人物。”

陈萍萍低声自语,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

在他看来,范闲就像一个充满谜团的宝藏,亟待他去挖掘。

思索良久,陈萍萍心中有了主意,他决定亲自邀请范闲到监察院一叙,借此机会,好好会一会这个让他如此在意的少年。

很快,一封盖有监察院专属印章的邀请函便送到了范闲手中。

范闲彼时正在屋内研读诗书,看到这封信时,手中的书卷不自觉地微微一颤。

他心中清楚,这看似普通的一封邀请函,实则是一场危险重重的鸿门宴。

监察院是什么地方?那可是庆国最神秘、最让人胆寒的机构,陈萍萍亲自邀请,其中必定暗藏玄机。

然而,范闲的眼神中没有丝毫退缩之意,反而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他深知,若想真正在京都站稳脚跟,与监察院的正面交锋在所难免,逃避绝非他的作风。

福伯,备马,我要去监察院。”

范闲深吸一口气,沉稳地说道。

福伯站在一旁,满脸担忧,眉头紧紧皱起:“公子,这监察院……此去怕是凶险万分,要不……”?

范闲抬手打断福伯的话,微微一笑:“福伯,我心里有数。

陈萍萍既然邀请,我若不去,反倒显得心虚。

况且,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他的语气轻松,可眼神中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决。

福伯无奈,只能点头应下,转身去准备马匹。

范闲则开始仔细整理自己的衣衫,他换上了一袭黑色锦袍,腰间系着一条银色腰带,整个人显得沉稳而庄重。

他对着铜镜,认真地梳理着头发,每一个动作都不慌不忙,看似在整理仪容,实则在平复内心的紧张。

他知道,此去监察院,将面临一场艰难的挑战,必须保持绝对的冷静与镇定。

不多时,范闲骑着马,缓缓朝着监察院的方向走去。

京都的街道上车水马龙,热闹非凡,可范闲却无心欣赏这繁华景象。

他的目光始终坚定地注视着前方,脑海中不断思索着与陈萍萍见面时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以及应对之策。

随着距离监察院越来越近,空气仿佛都变得凝重起来,压抑的氛围让范闲的心跳不自觉地加快。

终于,范闲来到了监察院的大门前。

监察院的建筑气势恢宏,高大的门楼矗立在眼前,给人一种强烈的压迫感。

门口的守卫身着黑色铠甲,手持长枪,眼神冷峻,宛如两尊石像。

他们看到范闲到来,微微皱眉,眼中闪过一丝警惕。

范闲翻身下马,将缰绳递给一旁的小厮,然后大步朝着监察院内部走去。

走进监察院,范闲只觉一股阴森之气扑面而来。

庭院内寂静无声,四周的墙壁上挂着几盏油灯,散发着微弱的光芒,却无法驱散这无尽的黑暗。

范闲稳步前行,脚步声在空旷的庭院内回荡,显得格外清晰。

他的眼神警惕地观察着周围的一切,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很快,范闲被带到了监察院阴森的大厅里。

大厅内光线昏暗,正中央摆放着一张巨大的石桌,石桌两侧各摆放着一把椅子。

陈萍萍早已坐在其中一把椅子上,他的身影在昏暗的光线下显得格外阴森。

看到范闲进来,陈萍萍微微抬头,目光如炬,直直地盯着范闲,仿佛要将他看穿。

范闲迎着陈萍萍的目光,不卑不亢地走上前,微微拱手行礼:“范闲见过陈院长。”

他的声音沉稳有力,在大厅内回荡。

陈萍萍没有立刻回应,而是继续审视着范闲,过了好一会儿,才缓缓开口:“范闲,你倒是胆子不小,竟敢孤身前来。”

他的声音低沉而沙哑,带着一丝冰冷的寒意。

范闲微微一笑,说道:“陈院长相邀,范闲岂敢不来。

况且,范闲自问行事磊落,并无惧意。”

他的脸上始终挂着淡淡的笑容,眼神坦然,没有丝毫畏惧之色。

陈萍萍微微点头,脸上露出一丝似有若无的笑容:“好,有胆识。

你在京都的种种表现,我都看在眼里。

诗词歌赋,样样精通;与人周旋,游刃有余。

年纪轻轻,便有如此能耐,倒是让我刮目相看。”

他一边说着,一边仔细观察着范闲的表情。

范闲心中明白,陈萍萍这是在试探自己,他不慌不忙地回应道:“陈院长过奖了。

范闲不过是初来京都,想在这繁华之地寻得一席之地,不过是尽力而为罢了。”

他的回答谦逊有礼,却又巧妙地避开了陈萍萍话语中的锋芒。

陈萍萍微微皱眉,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赏:“哼,尽力而为?你在京都搅起的风浪可不小。

与林氏家族交好,又与监察院周旋至今,还说只是尽力而为?”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质问,眼神紧紧盯着范闲。

范闲心中一凛,脸上却依旧平静:“陈院长,范闲与林婉儿姑娘情投意合,自然与林氏家族来往密切。

至于与监察院的种种,不过是误会一场。

范闲一心为庆国效力,从未有过任何不轨之举。”

他言辞恳切,眼神坚定,让人无法怀疑他的真诚。

接下来的时间里,陈萍萍对范闲在京都的表现进行了一番详细的点评,从他的社交手段到应对监察院的策略,一一分析。

范闲则镇定自若,巧妙回应陈萍萍的每一个问题。

两人的交谈看似平静,实则暗藏玄机,每一句话都充满了试探与反试探。

范闲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冷静,一次次化解了陈萍萍话语中的陷阱。

随着交谈的深入,范闲更加了解陈萍萍的为人。

陈萍萍表面冷酷无情,手段狠辣,可在这背后,却有着对庆国的忠诚和对局势的精准把控。

而监察院的核心运作机制,也在陈萍萍有意无意的话语中,逐渐在范闲面前露出冰山一角。

陈萍萍在与范闲的交谈中,也对范闲的能力和智慧有了更直观的感受。

这个少年,不仅思维敏捷,应对自如,而且在面对自己的质疑时,始终坚守自己的立场,毫不退缩。

陈萍萍心中对范闲的态度,也从最初的警惕逐渐转变为一种复杂的欣赏与忌惮交织的情绪。

他知道,范闲这样的人才,若能为监察院所用,必能为庆国带来巨大的利益;可若不能,也将成为监察院乃至庆国的一大威胁。

范闲,今日与你一番交谈,倒是让我对你有了更深的认识。”

陈萍萍微微眯起眼睛,缓缓说道,“你回去吧,好好想想自己的未来之路。

范闲心中明白,此次会面暂时告一段落。

他再次拱手行礼:“多谢陈院长,范闲告辞。”

说罢,他转身,迈着沉稳的步伐,离开了监察院。

走出监察院的大门,范闲深吸一口气,感受着外面清新的空气。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