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高阳公主母女的寝宫后,秦怀道着实松了一口气。不管怎样,眼下的难关算是暂时度过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好说歹说,甚至威逼利诱,就差使出美男计了,高阳公主总算是答应下来,先表示妥协愿意接受这门婚事。如此一来,皇帝的面子暂时保住了,君威也没有受损。
秦怀道确实用了缓兵之计,但这是针对皇帝的。无论如何,必须先为自己争取一点时间。至于那条“毒计”……完全可以慢慢实施,一步步来。只要有了周旋的时间,就不怕没有机会。
走出仙居殿时,一名百骑小校突然来到秦怀道面前,暗暗递了个眼色,低声说道:“将军,您刚刚进入殿中后,长孙将军就突然借故急匆匆地走了。”
“知道了。”秦怀道点点头,迈步离开。看到小校的眼神和表情,秦怀道心中大致明白了——这小校是在提醒秦怀道,长孙濬很有可能私自跑去皇帝那里告状了!
卑鄙!
果然是患难见真情,才能分辨出谁是朋友,谁是敌人!平日里,长孙濬表现得规规矩矩,不敢再造次。可一旦自己陷入困境,他就立刻出手,落井下石。现在整个皇宫的人都知道,秦怀道与高阳公主拒婚一事有莫大的关系,是个“重大嫌疑人”。在这个时候,秦怀道来到仙居殿,在长孙濬看来,肯定是与高阳公主私下密谋、别有企图,甚至是偷情苟合。
秦怀道冷笑一声,径直向蓬莱殿走去。此时,皇帝正在与李治、李明达一起玩乐。
来到蓬莱殿外,秦怀道正好撞见长孙濬。两人四目相对,长孙濬顿时面露惶恐,一副灰头土脸的样子,微微拱手道了声“秦将军”,便闪到一旁走了。不用说,这家伙肯定在皇帝那里挨了骂。告老子的状,活该!
进入蓬莱殿,秦怀道远远就听到寝宫里传来李世民爽朗的大笑声,以及李治和李明达充满童稚的欢笑。李世民一直都是这样,不管在朝堂上遇到多么不愉快的事情,心情有多糟糕,来到这里总是一副笑脸。他在李治和李明达面前,始终展现出一个和蔼可亲、慈祥博爱的父亲形象。
或许,李世民对待小时候的高阳公主也是如此吧?不然,高阳公主不会如此叛逆敏感。看到李世民对李明达太好,她会吃醋不爽;一听到李世民要将她下嫁,她就歇斯底里地反抗起来。其实,也许高阳公主未必真的非常讨厌房遗爱或是反感这门婚事,只是她一时无法接受李世民对待她的态度的转变。
李世民做错了什么呢?溺爱自己的女儿,虽然有些过分,但这也是父爱的体现;照顾功勋老臣,嫁个女儿过去,既能稳固皇权,又能拉拢重臣,这也是一个君王应尽的职责;想让女儿嫁得好一点,更是大多数父亲的美好愿望。
然而,这几件事情一串联起来,从溺爱到“抛弃”和“利用”,让高阳公主感受到了极大的落差,所以她根本无法接受。
秦怀道暗自摇头叹息:常言说,清官难断家务事。李世民算是明君、伟人、聪明人了吧?这样出色的男人,也处理不好家务事。虽然他很希望也很努力地去做一个好父亲,可结果却事与愿违!
这还只是一个小小的高阳公主,他还有二三十个儿女,另外一些成年的儿子们为了争储夺嫡斗得头破血流……李世民这个皇帝,当得真是够窝心的。尤其是主理后宫的长孙皇后去世后。怪不得他要组建一支百骑军队到后宫来,名义上是保护皇族,实际上也是为了加强对这些妃嫔子女们的控制。
走到寝宫外,秦怀道请内侍去通报,不一会儿就得到宣召入内。李治和李明达依旧天真无邪,看到秦怀道就欢喜地大笑迎上来,一口一个村长地叫唤。
李世民在一旁笑呵呵地看着,等他们小小的打闹了一阵,便唤奶娘将孩子带走,还特意给秦怀道赐了座,与他对坐下来,一起品茶。
“怀道,你刚才去仙居殿,事情办得如何了?”李世民问道。
秦怀道拱手回道:“回陛下话,微臣幸不辱命,已经说服高阳公主殿下,答应下嫁房家。”
“真答应了?”李世民眉头微微一皱,颇有些不可置信地问道。
“微臣不敢欺君,公主殿下的确是口头答应了。”秦怀道说道,“不过微臣看得出来,公主殿下仍是有些心不甘、情不愿,只是迫于无奈的妥协。”
“妥协?”李世民停顿了一下,笑着点了点头,“朕的这个刁蛮女儿,也懂得妥协了吗?”
“其实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人人都懂得妥协。”秦怀道微微一笑,说道,“微臣对公主殿下说,陛下被吐蕃的使臣逼婚逼得很紧。因为此前陛下曾答应过吐蕃人的许婚请求,君无戏言不好反悔。而且吐蕃人偏偏还知道了,皇帝陛下正有一个待字闺中的美丽女儿,每天都在催逼想要娶到吐蕃去。然后,微臣再夸张地形容了一下吐蕃人……再加上,贤淑识礼的阴德妃娘娘从旁劝说,公主殿下总算是先口头答应了。”
“这死丫头,非要吃硬不吃软。”李世民似笑非笑,还有点戏谑地抹了一下鼻子,说道,“不管怎么样,能让她暂时服个软,事情也好办了。剩下的事情,就交给朕和阴德妃来做。”
“陛下,其实在劝服高阳公主殿下这件事情上,微臣发挥的作用甚小。更多的,是阴德妃娘娘的劝说在起作用。”秦怀道说道,“阴德妃娘娘聪颖过人,显然比微臣要了解高阳公主殿下太多了。她知道公主想什么,怕什么,担心什么。寥寥数语劝下来,却胜过微臣费尽唇舌的长篇大论。”
“这个朕相信。”李世民呵呵笑了笑,“朕的德妃,向来就是知书达礼、颇识大义,贤良淑德、聪颖过人。而且她常年与高阳在一起生活,对高阳更是了如指掌,这一点朕都不如她。只不过朕也知道,阴德妃一向对高阳有些溺爱,时常的做法都是顺着她、护着她,哪怕她做错了事情也不打不骂。这一次能让她跟着一起劝说高阳,你的功劳不小。这件差事,你办得不错。”
我有什么功劳,这全是你的杀机在起作用罢了!好在我和阴德妃都不算太笨,明白了你的用意,否则做了刀下亡魂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呢,真是伴君如伴虎!——秦怀道心中如此想到。
“微臣也不知道最终效果如何,只能是尽力而为了。”秦怀道拱了拱手,故意叹了一口气回道。
“呵呵,叹什么气嘛!”李世民的心情舒畅了许多,笑了起来,“朕知道,这一次受委屈最大的,其实是你。但成大事者,首先要有胸怀。要能受气、能受委屈,韩信不是还忍了胯下之辱么?朕当年也被颉利打到长安城下过呢,还被迫送给他粮草牲畜才让他退兵。可是没过几年他就成了朕的阶下囚嘛!”
“陛下英明神武,微臣是绝不能及陛下之万一的。”秦怀道说道。
“哈哈!不过过谦,朕知道你是个难得的人才。”李世民大笑了几声,若有所思地沉默了片刻,说道,“高阳的事情,我们暂且就不要讨论了,等朕去了仙居殿问清她的意思了,再作计较。朕现在问你另一件事情。”
“请陛下示下。”
“长孙濬这个人,你觉得怎么样?”李世民问道。
“长孙将军……他一直是微臣的副手,办事能力比较出众,在军士当中也比较有威信。而且他出身名门,结交广泛,在军中很有号召力,而且他本身的能力也不错,博学多才,武艺不俗。”秦怀道如此说道。心中却在想:皇帝大概是因为刚才长孙濬告状一事对他有了不满,问我对他的看法与态度。这种时候,我当然不能落井下石乱说坏话了,否则就成了和长孙濬一样的人,被皇帝所看不起。而且我是长官,在皇帝面前打属下的小报告,本身也是一种无能和心胸狭隘的表现。
“如此说来,长孙濬倒是个德才兼备的青年才俊,不可多得的人才了?”李世民面带微笑地说道。
“的确如此。”秦怀道回道,“虽然微臣曾与他有过小的摩擦,但那只是私下里的一点不愉快,无足轻重。在军队里在公事上,我们还是和睦相处、通力合作的。总的来说,微臣认为长孙濬是一个很称职的百骑副使。假以时日,一定更加能干。”
“是嘛?可是朕却不这么认为。”李世民冷笑一声,说道,“长孙濬,他或许是有点小聪明,打小也跟着家中的武师学了一些武艺,从此就自命不凡了。朕观他浮于表面,华而不实,心胸狭隘,不能容物,而且品行远不如他父兄那样端正优良。这样的人长期留在朕的身边、留在百骑不是什么好事。所以朕决定,将长孙濬革出百骑,调往别的军队里去任职。你意下如何?”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