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兰月也在一旁凑热闹,她眨着大眼睛说道:“我也想帮忙,我可以给大家送水、做饭。我做的饭可好吃啦,大家肯定会喜欢的!”她的话引得众人一阵轻笑,紧张的气氛也缓和了不少,她那可爱的模样让人忍不住心生喜爱。她歪着头,眼神中满是期待,希望自己能为大基建计划出一份力。
李信沉思片刻后说道:“我觉得在扩建工厂方面,我们要充分考虑未来的发展需求。不能只看眼前,要预留一定的空间,便于日后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而且,在招募工匠时,要注重技术水平,提高生产效率。”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对工厂发展的长远思考,沉稳地表达着自己的见解。他微微眯起眼睛,似乎已经在脑海中勾勒出了工厂未来扩建的蓝图。
王川接着说道:“与官府沟通这事儿,就交给我吧。我在官府有些人脉,争取为咱们村的大基建争取更多的便利。但大家也要做好准备,可能会遇到一些麻烦,我们得有应对之策。”他拍了拍胸脯,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眼神中却也带着一丝谨慎。他心里清楚,与官府打交道并非易事,需要小心翼翼,才能为村子争取到最大的利益。
蒯通抚着胡须,眼中闪过一丝精明:“在招募难民方面,我们可以制定一些优惠政策,吸引更多人来。比如提供稳定的住所、充足的食物,还可以承诺在建设完成后,给表现优秀的难民提供长期工作的机会。这样既能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也能为村子留住人才。”他微微眯起眼睛,似乎已经在脑海中勾勒出了详细的计划。他嘴角微微上扬,带着一丝自信的笑容,对自己提出的策略充满信心。
陈平点头表示赞同:“蒯先生所言极是。同时,我们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体系,对难民进行分组管理,责任到人,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进行。”他条理清晰地阐述着,展现出他的沉稳与细心,眼神中透着对管理工作的自信。他双手交叠放在桌上,表情认真,让人感受到他对这份工作的重视。
就在众人纷纷发言时,一直静静坐在一旁的张平缓缓开口:“龙公子,诸位。此次大基建,对村子而言是机遇也是挑战。依我看,在招募难民时,除了考虑数量,更要关注他们的技能和特长。咱们可根据他们的能力,安排到合适的岗位上,这样既能提高工作效率,也能让他们更好地发挥作用。”张平虽已年逾四十,但精神矍铄,一袭黑色长袍更显沉稳大气,他的眼神中透着与张良相似的智慧,话语不紧不慢却切中要害。他微微前倾身体,认真地看着众人,希望自己的建议能对大基建计划有所帮助。
众人听了,纷纷点头表示认可。这时,萧明却提出了疑问:“张平先生说得在理,可咱们怎么才能快速知晓难民们的技能和特长呢?这筛选起来怕是要耗费不少时间。”萧明是萧何的儿子,身着长袍青衣,年轻的脸上带着几分疑惑。他微微皱着眉头,眼神中透露出对这个问题的担忧。
张平微微一笑,说道:“在招募点,可以设置几个简易的测试项目。比如,让他们展示一些简单的木工、泥瓦工手艺,或者考考他们对农事的了解程度。这样一来,大致就能判断出他们的能力了。”
萧明听后,恍然大悟,连忙说道:“还是张平先生考虑得周全,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龙天武听完大家的发言,微微点头,将众人提出的问题合并梳理:“大家的发言都很有见地,目前主要面临以下几个关键问题:一是规划布局,要合理安排粮仓、工厂等建筑位置;二是物资筹备,需做好预算和采购计划;三是与官府沟通,争取支持并应对可能出现的麻烦;四是安全保障,加强村子防御和对难民的安全培训;五是难民管理,做好筛选、分组管理,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和留住人才;六是工程质量,制定并执行严格的质量标准;七是工厂扩建,要考虑未来发展预留空间并招募技术工匠。大家对这些问题有什么具体的解决办法,我们逐个讨论。”
针对规划布局问题,龙天武看向萧何和李信,说道:“萧公、李信叔,关于粮仓和工厂的选址,你们有更具体的想法吗?”萧何思索片刻,说道:“粮仓可建在村子西北方向的高地上,那里地势高,排水好,而且离农田较近,方便粮食运输。工厂扩建可以沿着现有工厂周边进行,利用现有的基础设施,减少成本。”李信点头表示赞同:“我也觉得可行,同时在规划时可以预留一些空地,以备后续增加新的生产设备。”众人对此表示认可。
物资筹备方面,龙天武问向大家:“物资筹备是个大工程,大家有什么好的采购策略?”函证虎说道:“我们可以和之前合作过的供应商联系,争取更优惠的价格。同时,多寻找一些新的供应商,对比价格和质量。”刘虎补充道:“还可以提前和商家预定物资,确保供应稳定。”众人商议后决定采纳这些建议。
谈到与官府沟通,龙天武看着王川:“王川,你在官府人脉广,具体打算怎么做?”王川自信地说:“我会先去拜访熟悉的官员,说明我们的计划对村子和周边地区发展的好处,争取他们的支持。如果遇到刁难,我们可以用之前为村子谋福利的事例来说服他们。”大家对王川的计划表示信任。
安全保障问题上,龙天武看向韩信和钟离昧:“韩将军、钟将军,防御和培训工作怎么开展?”韩信说道:“我会安排护卫队和特种兵分成多个小组,轮流在村子周边巡逻。瞭望点设置在村子周围的高处,配备专人值守。对于难民的安全培训,由钟离昧将军负责制定课程,定期进行培训。”钟离昧点头:“保证完成任务!”钟离昧一脸坚毅,拍了拍自己的胸膛,显示出他的决心。
难民管理方面,龙天武对蒯通和陈平说:“蒯先生、陈平,优惠政策和管理体系有详细方案吗?”蒯通回答:“优惠政策就按之前说的,提供住所、食物和工作机会。管理体系方面,按照技能和身体状况将难民分组,每组安排负责人管理。”陈平接着说:“同时建立奖惩机制,激励他们积极工作。”众人纷纷称好。
工程质量问题,龙天武看向张良:“子房,质量标准和监督工作如何落实?”张良说:“我会制定详细的质量标准,从建筑材料到施工工艺都明确要求。监督工作安排专人负责,定期检查工程进度和质量。”大家对此表示赞同。
最后是工厂扩建,龙天武问李信:“李信叔,招募技术工匠有什么办法?”李信说:“我们可以在周边城镇张贴告示,提高薪酬待遇,吸引工匠。还可以让村里的工匠联系他们的同行,互相推荐。”众人一致通过。
龙天武计划外事项的解决办法汇总如下:
1.规划布局:粮仓建于村子西北高地,工厂沿现有工厂周边扩建并预留空地。
2.物资筹备:联系老供应商争取优惠,寻找新供应商对比选择,提前预定物资。
3.与官府沟通:王川利用人脉拜访官员争取支持,遇刁难用事例说服。
4.安全保障:韩信安排护卫队和特种兵分组巡逻,钟离昧负责难民安全培训,设置瞭望点专人值守。
5.难民管理:提供住所、食物和工作机会,按技能和身体状况分组管理,建立奖惩机制。
6.工程质量:张良制定详细质量标准,安排专人监督。
7.工厂扩建:在周边城镇张贴告示,提高薪酬吸引工匠,让村里工匠推荐同行。
龙天武的会议决定:“就按照大家讨论的结果执行。萧何负责整体统筹规划布局和物资筹备;王川全力与官府沟通协调;韩信和钟离昧抓好安全保障工作;蒯通和陈平落实难民管理事务;张良把控工程质量;李信主导工厂扩建和工匠招募;赵猛负责带领难民参与建设;赵兰月就负责为大家做好后勤服务。大家务必各司其职,齐心协力,让大基建计划顺利推进。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山神村一定会迎来更加繁荣的明天!”
会议结束后,众人带着明确的任务各自忙碌起来。龙天武走出议事厅,阳光洒在他身上,暖融融的。他望着眼前充满生机的村庄,心中充满了期待,仿佛已经看到了大基建完成后山神村更加繁荣的景象。而此时,在村子外的道路上,一群衣衫褴褛的难民正朝着山神村的方向缓缓走来,他们听闻山神村招募难民参与建设,还能提供住所和食物,眼中满是希望……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