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萧何第一站,开荒终完成2

换源:

  众人围在龙天武身边,聚精会神地听着,眼睛里时而充满好奇,时而露出担忧。

王五挠了挠头,问道:“龙公子,这么多讲究,俺们能记住吗?这新作物,心里还是没底啊。”

龙天武笑着拍了拍王五的肩膀,说道:“王五,别担心。我会把这些要点写下来,张贴在村里显眼的地方,大家随时都能去看。而且,我和村里有经验的长辈也会随时指导大家。只要咱们用心,肯定能种好。”

这时,一直没说话的赵雪丽开口了:“龙公子,您考虑得真周到。我和慧兰姐会帮着大家一起记的,有什么问题,大家也可以随时问我们。”她眼神坚定,似乎在向众人表明决心。

李慧兰也点头说道:“对,大家一起努力,肯定没问题。我对这些农作物也很感兴趣,这段时间会多研究,有啥新发现,也和大家分享。”她的眼睛亮晶晶的,满是对新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丰收的期待。

就在众人认真聆听、讨论之际,人群中突然有个声音阴阳怪气地响起:“哼,说得倒是容易,谁知道这些方法是不是真有用,别到时候竹篮打水一场空,浪费了大家的心血!”众人循声望去,发现是村里有名的刺头刘三。他双手抱胸,嘴角带着一丝不屑,眼神中充满了怀疑。

龙天武看着刘三,神色平静,耐心说道:“刘三,我理解你有顾虑,这些新作物和种植方法对大家来说都很陌生。但我既然敢引进,就有十足的把握。我在海外见过这些作物的种植,只要按照方法做,一定能丰收。咱们村现在的发展大家都有目共睹,之前引水、做豆腐,哪件事不是一开始有人怀疑,最后却成功了?这次也一样。”

刘三听了,微微撇嘴,还想反驳,却被刘二瞪了一眼:“刘三,龙公子为村子做了这么多好事,你别在这说风凉话。大家都在为村子的未来努力,你要是不想干,没人勉强你,但别在这捣乱!”刘三被刘二一吼,缩了缩脖子,小声嘟囔着不再说话。

在众人的注视下,龙天武蹲下身子,用一根树枝在土地上比划着,开始更为细致地规划。“大家看,咱们把这20亩地分为五个大区域。最东边的4亩地,用来种玉米。玉米植株高大,需要充足的光照和空间,这里阳光充足,通风良好,能满足它的生长需求。而且,咱们可以利用玉米秸秆在秋收后为其他作物提供肥料。明年2月,土壤开始解冻的时候,就是播种玉米的最佳时机。在播种前,咱们要先把土地深耕一遍,深度大概在一尺左右,把土块打碎,让土壤变得松软。施肥的时候,每亩地用农家肥两千斤左右,均匀地撒在地里,然后再翻耕一次,让肥料和土壤充分混合。播种的时候,每个坑的距离保持在三尺,每个坑放2-3粒种子,这样能保证玉米有足够的生长空间,也能提高产量。”

“紧挨着玉米地的西边4亩地,种红薯。红薯适合在相对松软、排水良好的土壤生长,这块地之前开垦的时候,咱们已经翻得很松软了。红薯在3月上旬播种,播种前,要先把土地起垄,垄高大概八寸,这样有利于排水和红薯扎根。施肥的话,每亩用腐熟的农家肥一千五百斤左右,在起垄的时候施在垄底。红薯苗种植的时候,株距保持在一尺二左右,斜着插入土里,露出地面2-3片叶子,然后浇足定根水。后续生长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要给它松松土、翻翻藤,防止红薯藤扎根,这样能让养分集中供应给红薯块根。”

“再往西4亩地,种土豆。土豆喜欢凉爽、透气的环境,这块地有一部分时间能被旁边的树木遮挡,比较符合它的生长习性。土豆在2月底播种,播种前要把土地深耕细耙,让土壤细碎平整。施肥以有机肥为主,每亩地施有机肥一千斤左右,还要搭配适量的草木灰,草木灰不仅能提供钾肥,还能起到杀菌的作用。土豆切块的时候,要保证每块都有芽眼,切好后放在阴凉通风处晾一天左右,等伤口愈合再播种。播种时,株距大概在一尺,行距一尺半,种好后覆盖上土,厚度大概在三寸左右。土豆生长期间,要注意防治晚疫病,一旦发现叶子上有异常斑点,要及时处理。”

“接着是凉薯,安排在土豆地的南边3亩地。凉薯对土壤肥力要求较高,喜欢沙质土壤,这块地的土壤条件刚好合适。4月中旬是播种凉薯的好时机,播种前先把土地翻耕晒垡,让土壤变得疏松透气。施肥时,每亩用农家肥一千二百斤左右,再加上一些饼肥,能让凉薯长得更甜。凉薯种子比较硬,播种前要先在温水中浸泡一天一夜,这样能提高发芽率。播种的时候,每个坑放2-3粒种子,坑距一尺左右,播种后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能积水。”

“花生种在凉薯地东边的3亩地。花生适宜在沙壤土中生长,这里的土壤透气性好,有利于花生扎根和果实发育。3月中旬,当土壤温度稳定在15℃左右时就可以播种花生了。播种前,土地要进行深耕施肥,每亩施农家肥一千斤左右,同时撒入适量的磷肥。花生播种时,每个坑放3-4粒种子,坑深一寸半左右,种好后轻轻压实土壤。花生生长过程中,要注意中耕除草,在花生开花下针期,还要进行培土,让果针顺利入土。”

“剩下的2亩地,咱们一半种黄瓜,一半种辣椒。黄瓜在5月上旬播种,辣椒在2月下旬先育苗,4月上旬移栽过来。黄瓜地要先施足基肥,每亩用农家肥一千五百斤左右,再加上一些复合肥。播种前把土地整成小高畦,畦高大概六寸,这样便于排水和灌溉。黄瓜种子直接播撒在畦面上,播完后覆盖一层薄土,然后搭建小拱棚,保持温度和湿度,促进种子发芽。辣椒育苗的时候,要选择肥沃、排水好的苗床,施足基肥。移栽时,要选择阴天或者傍晚,尽量减少对幼苗的伤害,株距保持在一尺左右,移栽后及时浇水。”

“至于葡萄和西瓜,咱们在园子的角落里单独开辟出一块地来种植。葡萄树在明年春季移栽,移栽前要挖好定植沟,施足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定植沟深度大概80厘米,宽度60厘米,将腐熟的农家肥和土壤混合填入沟内。葡萄树移栽时,要注意保护根系,株距保持在两米左右,行距三米。栽好后要浇足定根水,并用秸秆或干草覆盖树盘,保持土壤湿度和温度。在葡萄生长过程中,要进行修剪,去除多余的枝叶,保证通风透光,促进果实的生长和成熟。”

“西瓜就在葡萄旁边的地块种植,同样在4月下旬播种。播种前,先对土地进行深翻,深度在30厘米左右,然后每亩施入农家肥2000斤,过磷酸钙50斤,将肥料与土壤充分拌匀。西瓜种植的株距保持在80厘米左右,行距2米。为了保证西瓜的甜度和品质,在开花结果期,要严格控制水分,避免大水漫灌。同时,要注意防治病虫害,定期巡查瓜田,一旦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南瓜种在红薯地附近的开阔区域,这里空间大,方便南瓜藤蔓伸展。3月下旬开始播种,播种前要对土地进行深耕,深度20厘米左右,让土壤疏松。每亩施入1500斤农家肥作为基肥,将肥料均匀撒在地里后,再进行浅翻。南瓜播种时,每个坑间隔1.5米,每个坑放2-3粒种子,播种后覆土,厚度3厘米左右。南瓜生长期间,要及时引蔓,让藤蔓均匀分布在地面上,避免相互缠绕,影响生长。”

“黄瓜地旁边,咱们种上芹菜。芹菜在8月育苗,育苗床要选择阴凉、通风良好的地方。播种前,将芹菜种子浸泡在清水中24小时,然后捞出晾干,均匀撒在苗床上,再覆盖一层薄土,保持土壤湿润。等幼苗长到10厘米左右时,就可以移栽到地里。移栽时,株距保持在10厘米左右,行距20厘米。芹菜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水分和肥料,要经常浇水,保持土壤湿润,每隔半个月施一次稀薄的农家肥。”

“辣椒地旁边种植孜然和茴香。孜然在3月播种,茴香在4月播种。这两种作物对土壤要求不高,但喜欢阳光充足的环境。播种前,将土地翻耕15厘米左右,每亩施入农家肥800斤,然后耙平。孜然和茴香种子都比较小,播种时要均匀撒播,播种后轻轻覆盖一层土,厚度1厘米左右。生长期间,保持土壤微微湿润,避免积水。”

“棉花种在园子东边相对独立的区域,这里阳光充足,利于棉花生长。3月中旬播种,播种前,土地要深耕30厘米左右,每亩施入农家肥1500斤,再加上适量的钾肥。棉花种子播种时,每个坑放3-4粒,坑距保持在50厘米左右,播种后覆土2-3厘米。棉花生长过程中,要进行整枝打杈,去除多余的枝叶,保证棉桃的养分供应。同时,要注意防治棉铃虫等害虫,及时发现,及时治理。”

“苜蓿种在园子边缘的小块土地上,春秋两季都可以播种。春季在3-4月,秋季在8-9月。播种前,将土地简单翻耕一下,去除杂草。苜蓿种子细小,播种时可与细沙混合,均匀撒播,然后轻轻耙平,让种子与土壤充分接触。苜蓿生长快,每次收割后,要及时施肥,促进再生。”

规划完毕,龙天武看着大家,目光坚定地说道:“乡亲们,这些作物都是我们未来的希望。接下来,大家按照划分的区域,继续做好翻土、施肥工作。翻土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深度,确保土壤疏松;施肥的时候,要严格按照规定的量,均匀撒施。咱们齐心协力,为播种做好充分准备!”众人纷纷点头,眼神中充满了干劲,各自奔赴自己负责的区域,开始忙碌起来。

然而,就在大家热火朝天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村里突然传来消息,附近几个村庄听闻山神村要种这些从未见过的作物,觉得十分新奇,但也有不少人持怀疑态度,甚至有几个好事者放出话来,说要是山神村种不出好收成,以后就别想在这一带抬起头来。

这消息让村里人心惶惶,一些原本就对新作物种植心存疑虑的人开始动摇。刘三又开始在人群中煽风点火:“我就说这事儿不靠谱,现在好了,被人家看笑话了吧!”他的脸上带着幸灾乐祸的神情,眼神中却又隐隐有些担忧,毕竟他也指望着这次种植能改善生活。

刘二听到这话,一把揪住刘三的衣领,怒目圆睁:“你这家伙,成事不足败事有余!龙公子做的哪件事没成功过?引水的时候你怀疑,做豆腐的时候你也怀疑,哪次不是最后让你心服口服?这次也一样!再敢乱说话,看我不收拾你!”刘二的脸因为愤怒涨得通红,手上的青筋都暴了起来。

这时,萧何走了过来,轻轻拍了拍刘二的肩膀:“刘二哥,先别生气。大家有疑虑很正常,咱们用事实说话便是。”萧何转头看向众人,目光温和而坚定,“各位乡亲,咱们一路走来,经历了那么多困难,哪一次不是齐心协力克服的?龙公子带来的这些作物,都是能改变咱们生活的宝贝。咱们只要按照龙公子说的做,精心照料,就一定能有好收成。到时候,那些说风凉话的人自然会闭嘴。”

龙天武也走上前,大声说道:“乡亲们,大家不要被外界的话影响。咱们种这些作物,是为了自己的好日子。就算有人怀疑,咱们也要坚定信心。每一步我都计划好了,只要大家各司其职,肯定没问题!”他的眼神坚定而自信,仿佛有一种无形的力量,让众人原本慌乱的心渐渐安定下来。

在龙天武和萧何的安抚下,村民们重新振作起来,继续投入到翻土、施肥的工作中。

在玉米地,李四一边用力翻着土,一边在心里给自己打气:“我相信龙公子,这玉米肯定能丰收,到时候让那些人看看,咱们山神村可不是好欺负的!”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衫,但他浑然不觉,手中的锄头挥舞得更加有力。

红薯地旁,几位妇女正用背篓背着肥料,小心翼翼地撒在地里。其中一位说道:“不管别人怎么说,我就觉得龙公子不会害咱们,这红薯要是真像他说的那么好,以后咱冬天就不愁没吃的了。”其他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土豆地这边,王五皱着眉头,仔细地按照龙天武说的深度翻土。他心里还是有些担忧,但看到大家都这么努力,也暗暗下定决心:“反正都已经走到这一步了,就信龙公子这一次,大不了我多费些心思,把土豆照顾好。”

“诸位乡亲们及工友们,这些东西记不住没关系,我会整理成册子,现在只是先让大家有个印象,来年真正开始播种时,我们会亲自教会大家的。每一步该怎么做,每种作物在不同阶段需要注意什么,都会详细地写在上面,大家随时都能查看。大家也别给自己太大压力,咱们一起摸索,一起学习,我保证,只要按照方法来,肯定能成功。”龙天武温和地说道,脸上带着让人安心的微笑,眼神中满是真诚与坚定。

众人听了,紧绷的神经顿时放松了不少,纷纷露出感激的神色。“龙公子,您想得太周到了,有您带着我们,我们心里踏实多了。”刘二憨厚地笑着,挠了挠头说道。

“是啊,龙公子,要不是您,我们这辈子都不知道还有这么多新鲜的种植法子。”一位上了年纪的村民感慨地说道,眼中满是对龙天武的敬佩。

“就是,之前引水、做豆腐,哪样不是龙公子带着我们干成的,这次肯定也没问题!”人群中有人附和道。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