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设造纸印银票,补充产业

换源:

  在萧县金鼎钱庄顺利开业并取得初步成功后,龙天武将目光投向了更为关键的环节——为钱庄的“银票”打造专属的造纸厂和印刷厂。这不仅是提升钱庄业务安全性和便捷性的关键举措,更是在秦末复杂商业环境中脱颖而出的重要一步。

这一日,阳光暖暖地洒在山神村,龙天武将李信、王川、萧林、张平、蒯通、赵明等人召集到一起,神色坚定地说道:“如今萧县钱庄的生意蒸蒸日上,但要想长远发展,银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要在山神村建立专属的造纸厂和印刷厂,这关系到钱庄的未来,大家务必全力以赴。李信,选址及建厂的重任就交给你;王川,批文的事情还得辛苦你;造纸和印刷的技术由我提供,萧林和张平负责厂房设计及银票样式;招人这一块,蒯通、赵明,就靠你们了,可以先从现有的工人中抽调,后续再招募流民、难民补充。大家有信心完成吗?”众人齐声应道:“定不辜负公子期望!”

会后,李信便带着助手们开始在山神村四处勘察选址。山神村虽不大,但要找到一处适合建厂的地方并非易事。李信眉头紧锁,仔细考量着每一处可能的地点,“这造纸厂和印刷厂,对水源、交通都有要求,可不能马虎。造纸需要大量洁净水源,印刷厂的货物运输又得依赖便利交通,任何一点疏忽都可能影响厂子后续运营。”他一边走,一边和助手们讨论着。他们穿梭在山林与村落之间,查看了一处又一处地方。有的地方水源充足,却交通不便;有的地方地势开阔,可又离原材料产地较远。

经过几天的奔波,李信终于在村子的东边找到了一处理想之地。这里靠近一条清澈的溪流,水源丰富且水质优良,能满足造纸所需;旁边还有一条平坦的道路,方便运输原材料和成品。李信兴奋地跑回村子,向龙天武汇报:“龙公子,我找到地方了!那处地方各方面条件都不错,只是周边地形还需稍加改造,才能符合建厂要求。比如,要拓宽道路以便大型运输车辆通行,还得加固溪流旁的堤岸,防止造纸取水时出现坍塌。”龙天武听后,满意地点点头:“好,就按你说的办,尽快开始筹备建厂事宜。在施工过程中,若遇到技术难题,尽管来找我,咱们一起想办法解决。”

与此同时,王川也踏上了获取批文的艰难之路。他深知,和官府打交道容不得半点马虎。王川整理好衣冠,带着精心准备的文件,多次前往官府衙门。每次面对官员们的询问,他都小心翼翼地回答,详细阐述造纸厂和印刷厂对地方经济的促进作用。“

大人,我们建设这两个厂子,不仅能增加税收,还能为村里的百姓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对地方发展大有益处啊。”王川诚恳地说道。然而,官员们对这个新项目心存疑虑,提出了诸多问题,比如环保、安全等方面。王川早有准备,一一耐心解答。经过一番周折,在王川的不懈努力下,终于成功拿到了批文。他拿着批文,兴奋地跑回村子,大喊道:“批文拿到了!咱们可以开工啦!”

萧林和张平则一头扎进了厂房设计和银票样式的研究中。他们在工坊里日夜忙碌,桌上堆满了图纸和设计稿。萧林皱着眉头,反复修改着厂房的布局图,“这厂房的布局要合理,各个环节都得衔接好,才能提高生产效率。像造纸车间要靠近水源,印刷车间要考虑通风和光线,这些细节都不能忽视。而且,我们还得预留出足够空间,用于存放特殊造纸材料和印刷设备。”张平在一旁点头赞同,“没错,而且银票样式既要精美,又要有独特的防伪设计,让别人难以伪造。咱们得结合当下的工艺水平,设计出独一无二的银票。”

这时,龙天武走进工坊,看到两人忙碌的身影,笑着说道:“二位辛苦了。关于银票的技术,我有一些想法。造纸方面,我们可以采用一种特殊的工艺,在纸浆中加入一种特制的植物纤维,这种纤维不仅能让纸张更加坚韧,还具有一定的防伪效果。从现代的知识来讲,这就像是给纸张注入了一种独特的‘DNA’,别人很难模仿。在实际操作中,你们可以在造纸车间设置专门的纤维添加区,严格控制添加比例和搅拌时间,确保每一张纸都能均匀融入这种特殊纤维。”萧林眼睛一亮,立刻来了精神:“龙公子,这主意妙啊!我之前也在思考如何提升纸张的质量,只是苦于没有方向。有了这种特殊纤维,纸张的品质肯定能大大提升。那在厂房设计上,我们会着重优化纤维添加区的布局,保证操作流程顺畅。”

张平也凑过来,好奇地问道:“那印刷技术呢,龙公子可有什么高见?”龙天武拿起一支笔,在纸上画了起来:“印刷的时候,我们可以利用一种凹凸版印刷技术。在印版上制作出一些微小的凹凸图案,这些图案在普通光线下很难察觉,但在特定角度的光线下,就能清晰地显现出来,这可以作为银票的一种重要防伪标识。而且,我们还可以使用特殊的油墨,这种油墨在不同温度下会变色,进一步增加银票的防伪性能。对于印刷厂的布局,你们要规划出专门的印版制作区和油墨调配区,严格控制环境温度和湿度,确保印版制作精度和油墨调配效果。”

萧林和张平听得入神,不时点头。萧林兴奋地说:“龙公子,这些技术听起来太先进了!只是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比如制作凹凸版的工艺难度较大,还有特殊油墨的调配,需要找到合适的材料。”龙天武拍了拍萧林的肩膀:“我知道会有困难,但我相信你们的能力。咱们一步步来,遇到问题就想办法解决。材料方面,我会和大家一起寻找,一定要把这些技术应用到银票的制作中。在厂房建设过程中,若涉及到技术调整,随时和我沟通。”

李信在负责建厂施工时,也常与龙天武交流。一次,李信皱着眉头找到龙天武:“龙公子,在建设造纸车间时,按照您说的要靠近水源,可溪流的水位会随季节变化,这对取水设备的安装有影响,您看怎么办才好?”龙天武思考片刻后说:“可以设计一种可调节高度的取水装置,在水位低时能延伸到合适位置取水,水位高时又能适当提升,避免被淹没。在施工时,你让工匠们注意装置的稳固性,确保能经受住水流冲击。”李信听后,眼前一亮:“好办法,我这就安排工匠们调整方案。”

随着各项准备工作的完成,造纸厂和印刷厂正式开工建设。工地上,工人们忙碌地搬运着材料,李信在一旁指挥着,“大家加把劲,争取早日建成!注意施工安全,尤其是在安装那些特殊设备时,一定要严格按照要求操作。”萧林和张平在现场指导着厂房的建设,确保每一个细节都符合设计要求。王川则时不时地来看看进度,同时与官府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蒯通和赵明忙着管理工人,维持现场秩序。在众人的齐心协力下,造纸厂和印刷厂的厂房逐渐有了雏形。

然而,建设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在建造厂房的过程中,遇到了一场暴雨,导致部分工程受损。李信看着被雨水冲垮的围墙,心急如焚:“这可怎么办,工期要耽误了!”但他很快冷静下来,组织工人进行抢修。“大家别慌,咱们抓紧时间把围墙修好,把损失降到最小。对于受损的特殊设备安装区域,要重新检查地基,确保后续安装不受影响。”工人们在李信的带领下,冒雨奋战,终于在最短的时间内修复了受损的工程。

在招募工人方面,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部分流民和难民对工作环境和待遇不太满意,有了离开的想法。蒯通得知后,赶紧找到这些工人,耐心地和他们沟通:“兄弟们,我知道大家可能有些不满意,但咱们这才刚开始,以后条件肯定会越来越好。咱们一起努力,把厂子建好,以后的日子就有盼头了。而且,随着厂子发展,大家还能学到先进的技术,这对你们未来的生活可是大有好处。”蒯通的一番话,让工人们的情绪稳定了下来。赵明也为工人们改善了一些生活条件,让他们感受到了关怀。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造纸厂和印刷厂终于建成了。看着崭新的厂房,众人心中充满了成就感。龙天武站在厂门口,看着忙碌的工人们,感慨地说道:“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成果,我们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接下来,我们要让这两个厂子发挥最大的作用,为金鼎钱庄的发展助力!”众人听后,士气高昂

造纸厂和印刷厂终于建成了,暖烘烘的阳光洒在崭新的厂房上,反射出一片金黄。龙天武站在厂门口,看着忙碌的工人们,神色温和,眼中满是期许,提高音量说道:“那就开始尝试制作银票!这是关乎钱庄未来的关键一步,大家务必谨慎。”

萧林和张平立刻带领着工人进入车间,准备开工。然而,第一个难题很快就出现了。制作银票所需的特殊植物纤维,在最初的采集过程中,由于对山林资源预估不足,出现了供应短缺的情况。萧林匆匆跑到龙天武面前,眉头紧皱,额头上满是汗珠,焦急地说道:“龙公子,大事不好!特殊植物纤维不够了,这可如何是好?”龙天武闻言,微微皱眉,目光却依旧坚定,沉思片刻后说道:“别急,咱们扩大采集范围,组织更多人手深入山林寻找。同时,安排专人研究能否用其他本地常见植物纤维替代部分特殊纤维,看看能否在保证纸张质量的前提下,解决燃眉之急。”萧林重重地点头,转身迅速去安排相关事宜。

在印刷厂那边,张平正指挥着工人调试凹凸版印刷设备。这凹凸版印刷设备,是依照龙天武的描述,由工匠们耗费大量心血,以秦末常见的雕刻与机械原理打造而成。印版用的是坚硬的木板,工匠们在上面精心雕刻出微小且复杂的防伪图案。当尝试用特殊油墨印刷时,却发现油墨在印版上附着不均匀,导致印刷出来的图案模糊不清。张平的脸色瞬间变得十分难看,他紧咬嘴唇,双手不停地在设备上摸索着,试图找出问题所在。随后,他赶忙来到龙天武身边,语气中带着一丝沮丧:“龙公子,这特殊油墨的印刷效果太差了,根本无法呈现出清晰的防伪图案。”龙天武拍了拍张平的肩膀,安慰道:“别慌,我们一起去看看。”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