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蔓延的恐慌

换源:

  人类意志体的活动已经开始了。

一切都在按照楚河最初规划好的方向往下走。

他既然带着卢屋,那么卢屋自然也有用处的。

他需要他变成S市的市民。

让卢屋变成自己直接的在华胥国的眼线。

不对任何人负责,只对自己负责!

如今的华胥国正在经历千年未有的大变局。

这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包括他们的政治实体连同他们的思想文化,疯狂的经济变化,资本地区贪婪与保守的老人政治孕育出了一个怪物。

国有资产的占比已经达到三分之一,但在舆论场上,他们就没有办法掌控一切了。

虽然他们的政府原本可以掌控这一切。

但出于某些历史遗留加上保守的政治风气导致的政治壁垒,他们没有办法想过去一样进行直接干预。

于是一方面,他们对当下的舆论环境感到忌惮和危险,但另一方面又又不愿意进行过于的干涉。

人的理性不会因为知识的见长而变得更强大,恰恰相反的,过度的信息量导致人与人之间的戾气导致的对不同认知领域的人越发强烈的厌恶。

单一的人可能是理性且富有智慧的,但一旦数量达到某个基数,从众心理就会导致愚蠢。

有理论认为,人的社交是有限的,这就意味着过度发达的通信网络最终会导致人与人之间的隔阂越来越深这是必然会出现的事情。

尤其是对于一个人口大国而言,如果无法在这种势头发展起来的早期就加以遏制,越是往后就越是难以遏制。

除非他们的政府愿意牺牲一部分的经济进行强制干预。

乔木和甘宁躺在床上。

如果不是因为突如其来的外出管制,他们现在还在外面疯呢。

不过也正常。

毕竟出了那么大的事情,别说外出管制,就算是人身限制都不稀奇。

舆论早就爆了。

网络时代,根本不可能存在消息封锁,总有一些角落是监管不到的。

漏洞无处不在。

乔木靠在甘宁耳边。

S市恐怖袭击事件,他可是实打实的亲历者。

凭这一点,他就能吹上一年。

哪怕这应该是一件很悲伤的事情,但包括乔木在内的绝大部分人也只是表面的表示悲伤,私底下都把这件事当做噱头,喜欢和别人攀谈这件事。

现在他又想在甘宁面前“表现表现”。

“喂,你知道这次死了多少人吗?我告诉你,当时虽然我没有直接在现场,但距离也不远,当时发生的事情我可都是历历在目!”

看着乔木一脸坏笑。

甘宁就知道这家伙恐怕没什么好屁。

虽然两人是好友,但是乔木和甘宁在政治领域的看法并不一致。

乔木是典型的守旧派,认为当下是最差的,纯粹的政治已经被固有的利益集团污染。

而甘宁相信这只是暂时的特色制度,总会有出头的那一天,现在谈改变还为时过早。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