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经过商议,三人决定投资国库券!

换源:

  祁同伟起身在周围走了一圈,确定没人后,才回到坐位。

他小声说道:“可能会月入过千!”

“这……”

陈阳和陈海不约而同地瞪大双眼以示吃惊。

“我知道你们可能不信,所以我现在就算给你们看!”

祁同伟拿出铅笔和白纸。

“银行现在的三年存款利率在九点几,也就是把一万块存银行三年后能有九百多的利息。”

“三年期国库券的年息是十五点几,也就是如果把一万块买国库券三年到期后能有一千五百多的利息。”

“但现在我们的通货膨胀却至少有十八点几。”

“所以钱,不管是存银行还是买国库券都是在亏,只是亏多亏少而已。”

“同伟哥,那你还想借钱投资国库券,这不是赔本儿买卖吗?”

“陈海,你能不能有点儿耐心,听同伟讲完!”

“这也不怪陈海,怨我没讲清楚!”

“九点几和十五点几可是差了快六个点。”

“许多有一万两万甚至十万以及更多存款的人,绝对会买国库券。”

“因为在没法挣钱的时候,少亏就是赚,他们会想尽办法避免财富进一步缩水!”

“国库券可是限额发售的,有钱人势必会愿意花更多钱来抢。”

“所以只要8月上海的国库券交易开启,这就是第一条挣钱的法子。”

“原来如此。”陈海这下子懂了。

“我现在来说第二条。”

“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国库券就是负担了。他们相对于存款更看重的是手里的活钱,因为毕竟要衣食住行各种花销。”

“所以老百姓迫切地希望能出售国库券,因此在一些城市国库券会打七八折出售,农村甚至会打五六折出售。”

“如果我们知道这7个试点城市里哪几个城市和农村的国库券价格最低,将其收购,然后再去上海卖给那些拥有大量存款的富人,这中间的差价可是利润不菲哦。”

“就拿刚刚的一万块举例。”

“现在作为试点地区之一的京州的国库券在城市的私下售价是七八折,在农村是六七折。”

“以较高的八折算,一万块的现金能至少买到一万二千五百面值的国库券。”

“出去买卖的手续费、税费以及一些交通食宿等杂七杂八的,在上海卖掉这一万二千五百面值的国库劵至少可以赚两千。”

“我的天,百分二十的利润率啊!”陈阳这下也被这高额的利润给吓着了,“而且赚的两千还可以继续投入呀!”

“这不就是成了钱滚钱,源源不断了嘛!”陈海也是一脸欣喜。

“不会源源不断。”

祁同伟语气很冷静,“龙国最不缺的就是聪明人,国库券可以交易后势必会很快吸引越来越多的人。等大家都回过味儿来,就不会再有低价了。”

“同伟,这不会被监管部门注意呀,毕竟这从某种程度上也算投机倒把啊!”

“陈阳,你说得很对。所以,我们不能第一个干这事儿,毕竟枪打出头鸟!但也不用畏首畏尾。”

祁同伟边说边拿出了一份报纸递给陈阳。

陈阳接过这份名叫《金融时报》的报纸,在祁同伟手指指到的地方看见一篇关于上海分行的行长的采访。

行长在谈及“8月的国库券开放交易”时表示:“欢迎公民在交易开放后随时随地买进国库券,随时随地卖出。”

“同伟,有了这份报纸,买卖国库券的行为就没什么法律上的风险了!”陈阳脸上洋溢着喜悦。

“是的。”

“同伟哥,你这真是太优秀了!光是从这些报纸上的文字就能发现巨大商机!”陈海再一次竖起大拇指。

“陈海,你先别忙着夸我!这些都只是表明买卖国库券理论上可行,但实际操作上还有不少困难。”

“同伟,你是在为没有足够的资金收购低价国库券而苦恼吧!”

“是的。我合计了一下,在8月之前,我就算再努力地写小说投不同的刊物,哪怕运气好全部被使用,也顶多能挣到一千多块。”

“我不可能把这些全部都投进去,我还要付学费和预留生活费,所以最多也就有个一千来块,和我想的一万块的启动资金相比,实在太少。”

“同伟,一千块不少了。”

“姐,这么好的机会摆在面前,一千块真的太少了。”

陈海忽然说道,“我刚刚拿同伟哥说得一万块合计了一下,如果每周去一次上海,按面值卖国库券,一个月需要至少四个星期,而且还是利滚利才能堪堪挣一万。”

“可姐你知道吗,如果是一千,一个月只能挣八百多。”

“这不是简单的乘法,这是基于基数的指数递增!基数越大挣得越大,反之基数越小挣得越少!”

“哎,早知道平时就多存点儿零花钱了,现在拢共就一两百块,也太少了。”

祁同伟有些惊讶地看着陈海,他从没想过陈海的数学居然这么好。

陈阳此时也若有所思。

确实,难得遇到如此天赐的赚钱良机,难道就因为本钱最后就挣了点零花钱?

“同伟,我到是有个小金库,可也才一千来块。”陈阳看向祁同伟,“要不,我和陈海回家找爸妈借点儿吧!”

“我觉得没必要,而且我也没想过靠别人帮忙!”

“再说了你父母作为干部,真要挣钱了,也不好解释!”

“那咋办?”陈海有些懵。

“我们有多少钱就有投资多少钱,不要想通过一次的机会就赚的盆满钵满,这种赌博似的做法太危险,也不长久!”

“我同意同伟的这种说法。”

“好吧,我也意识到自己好像有些急躁了。”

“既然我们的理念和目标都统一了,那我们现在就要想办法尽可能地扩大收益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