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风云变幻 各方谋局

换源:

  建安九年春,刘备率五万平西军悄然南下,目标直指益州。一路上,军队昼伏夜行,尽量避开各方耳目。刘备深知,此次行动若被楼班或曹操察觉,必将前功尽弃。

关羽和张飞一左一右护在刘备身旁,张飞按捺不住心中的兴奋,低声道:“大哥,咱们真要去取益州?那可是块肥肉,若能拿下,咱们就有了自己的根基。”

刘备面色凝重,微微点头:“军师来信说荆州已稳,此时取益州是绝佳时机。但此事万万不可大意,楼班和曹操都不是省油的灯,咱们必须小心行事。”

五万平西军沿着祁连山麓南下,进入汉中地界。汉中太守张鲁得知有军队入境,立刻派人打探。刘备得知消息后,修书一封给张鲁,信中表明自己只是借道,并无侵犯汉中之意,待平定益州后,愿与张鲁结为盟友,共抗曹操与楼班。

张鲁收到信后,与部下商议。他的谋士杨松道:“主公,刘备素有仁义之名,且其军纪律严明,不似有诈。如今曹操和楼班势大,若刘备能拿下益州,与我们结盟,倒可成为一股助力,共同抵御外敌。”

张鲁权衡再三,决定放刘备军过境。刘备对张鲁的放行心怀感激,同时也加快了行军速度。然而,就在刘备军即将进入益州时,意外发生了。

楼班派去追击刘备的高顺十万大军,在途中截获了刘备与张鲁通信的密报。高顺得知刘备竟借道汉中意图取益州,立刻意识到此事的严重性。他深知,若刘备成功占据益州,必将成为楼班称霸路上的强大对手。

高顺当机立断,改变行军路线,直奔汉中。他要在刘备进入益州之前,将其阻拦下来。与此同时,曹操在官渡与楼班对峙,也察觉到了刘备的异动。曹操的谋士荀彧进言:“主公,刘备此举意在脱离楼班掌控,谋取益州。若让他得逞,日后必成大患。我们可派人联络益州刘璋,告知其刘备的意图,让刘璋提前防备。”

曹操点头称是,立刻修书一封,派人快马加鞭送往益州。刘璋收到曹操的信后,大惊失色。他原本就对刘备的仁义之名有所忌惮,如今得知刘备要来夺取益州,顿时慌了神。刘璋急忙召集部下商议对策。

刘璋的部下众说纷纭,有的主张紧闭城门,加强防御;有的则认为应该主动出击,在刘备未站稳脚跟时将其击退。刘璋犹豫不决,这时,他的另一位谋士黄权站出来说:“主公,刘备善于收买人心,其军又训练有素。若我们闭门坚守,刘备或许会设法拉拢益州百姓,分化我们的势力。不如趁其立足未稳,派大军迎击,将其挡在益州之外。”

刘璋觉得黄权说得有理,于是任命刘璝为大将,率五万益州军前往益州边境,抵御刘备。刘璝领命后,立刻点齐兵马,火速赶往边境。

刘备这边,正准备进入益州,却突然得知刘璋已有防备,且派大军前来阻拦。刘备眉头紧皱,与关羽、张飞商议对策。关羽道:“大哥,既已至此,不可退缩。刘璋之军,我等何惧之有?”

张飞也挥舞着丈八蛇矛,大声道:“二哥说得对!俺老张定要杀他个片甲不留!”

刘备沉思片刻,说道:“我们不可轻敌。刘璋经营益州多年,根基深厚。如今他已有防备,我们强攻恐怕损失惨重。”

就在此时,探马来报,高顺的十万大军已逼近汉中,意图截断他们的后路。刘备心中一紧,意识到局势变得极为严峻。前有刘璋大军阻拦,后有高顺追兵,若不能妥善应对,五万平西军将陷入绝境。

刘备思索良久,决定先派使者前往刘璝军中,试图说服刘璝倒戈。使者见到刘璝后,言辞恳切地说道:“刘将军,如今曹操与楼班妄图称霸天下,百姓苦不堪言。我主刘备以兴复汉室为己任,仁德之名远扬。若将军能与我主合作,共取益州,日后必能成就一番大业。刘璋暗弱,难成大事,将军何必为他效命?”

刘璝听后,心中有所动摇。他深知刘璋并非明主,且益州内部矛盾重重。但他又担心背叛刘璋会背上不忠之名,犹豫不决。使者见状,又补充道:“刘将军,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如今我主大军已至,楼班和曹操皆有威胁,唯有与我主合作,方能保益州平安,将军也可立下不世之功。”

刘璝权衡再三,最终决定与刘备合作。他与使者约定,在高顺大军到来之时,他会佯装败退,放刘备军进入益州,然后再率部倒戈,与刘备一同对抗刘璋。

刘备得知刘璝的决定后,心中稍安。但他知道,高顺的十万大军才是最大的威胁。此时,诸葛亮的密使又带来了新的消息。密使呈上书信,刘备展开一看,信中写道:“主公,曹操与楼班在官渡对峙,一时难分胜负。可派人联络马超,让他在凉州起兵,骚扰高顺后方,使其不敢全力追击。”

刘备看罢,心中大喜。他立刻修书一封,派人送往凉州马超处。马超收到刘备的信后,想起刘备此前在凉州的仁义之举,决定出兵相助。马超点齐三万铁骑,直逼高顺后方。

高顺正率大军赶往汉中,忽然得知马超在凉州起兵,威胁他的后方。高顺心中暗叫不好,他深知马超勇猛,其骑兵更是精锐。若继续追击刘备,后方恐遭马超袭击,腹背受敌。

高顺权衡利弊,决定先回军应对马超。他留下两万兵马继续监视刘备动向,自己则率八万大军返回凉州。刘备得知高顺回军后,抓住机会,在刘璝的配合下,顺利进入益州。

刘璋得知刘备已进入益州,刘璝还倒戈相向,气得暴跳如雷。他急忙重新部署兵力,任命张任为大将,在雒城布下防线,阻挡刘备前进。

刘备率军来到雒城,与张任的军队对峙。张任深知刘备军的厉害,他利用雒城的险要地势,加固城防,准备与刘备打一场持久战。刘备望着雒城高耸的城墙,知道强攻难以奏效,于是与诸葛亮商议。

诸葛亮道:“主公,雒城易守难攻,不可强攻。可派人四处散布谣言,扰乱刘璋军心,同时派小股部队不断骚扰,使其疲惫。待时机成熟,再一举攻城。”

刘备依计而行,派人在益州各地散布谣言,说刘璋昏庸无能,导致益州民不聊生,而刘备是来拯救益州百姓的。这些谣言在益州百姓中迅速传播,使得刘璋的威望受到极大影响。同时,张飞、赵云等将领率领小股部队,不断袭击张任的军队,使其日夜不得安宁。

张任面对刘备的策略,也不敢大意。他一方面加强城防,防止刘备偷袭;另一方面,派人调查谣言来源,试图稳定军心。然而,刘备的骚扰战术逐渐奏效,张任的军队开始疲惫不堪,士气低落。

就在刘备与张任在雒城僵持不下时,官渡那边的战局也发生了变化。楼班与曹操经过数月的激战,双方都损失惨重。曹操的粮草逐渐短缺,而楼班的军队也因长期作战,疲惫不堪。

曹操深知,若继续僵持下去,对自己不利。于是,曹操采纳了郭嘉的建议,派徐晃率领一支精锐部队,绕过楼班的防线,突袭楼班的粮草大营。楼班得知粮草大营被袭,大惊失色,急忙派许褚率大军救援。

在粮草大营,徐晃与许褚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厮杀。徐晃勇猛无比,许褚也不甘示弱,两人大战数十回合,难分胜负。然而,曹操的其他部队趁机对楼班的防线发动全面进攻。楼班腹背受敌,顿时阵脚大乱。

曹操抓住机会,指挥大军全力出击。楼班的军队抵挡不住,开始败退。曹操乘胜追击,楼班不得不率领残军退回北平。官渡之战,曹操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曹操在击败楼班后,并没有放松警惕。他深知,刘备在益州的行动才是最让他担忧的。于是,曹操决定暂时休养生息,整顿军队,同时密切关注益州的局势,准备随时对刘备采取行动。

而在益州,刘备与张任的对峙仍在继续。随着时间的推移,张任的军队越来越疲惫,而刘备通过不断招募益州百姓入伍,军队实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刘备觉得时机已经成熟,决定对雒城发动总攻。他召集关羽、张飞、赵云等将领,制定了详细的攻城计划。关羽率一万精兵从正面进攻,吸引张任的主力;张飞和赵云则各率五千兵马,从两侧迂回包抄,试图突破雒城的防线。

攻城那天,刘备军士气高昂。关羽一马当先,挥舞着青龙偃月刀,冲向雒城城门。城楼上的张任见刘备军来势汹汹,急忙指挥士兵放箭。一时间,箭如雨下,但关羽毫不畏惧,率领士兵奋勇向前。

与此同时,张飞和赵云也按照计划,从两侧发动攻击。张飞的丈八蛇矛如蛟龙出海,所到之处,益州军纷纷败退;赵云则长枪飞舞,在敌阵中穿梭自如。

在刘备军的猛烈攻击下,张任的防线逐渐被突破。张任见大势已去,试图突围,但被张飞拦住。两人大战数十回合,张任最终不敌张飞,被生擒活捉。

刘备顺利攻下雒城,益州的大门已经向他敞开。然而,刘备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他深知,刘璋在益州还有不少支持者,要想真正占据益州,还需要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势力,安抚益州百姓。

刘备进入雒城后,立刻出榜安民,严禁士兵骚扰百姓。他还亲自拜访益州的世家大族,寻求他们的支持。在刘备的努力下,益州百姓对他的认可度逐渐提高,一些世家大族也开始表示愿意支持刘备。

然而,就在刘备准备乘胜追击,进攻成都时,新的麻烦又出现了。曹操在稳定北方局势后,派夏侯渊率领五万大军,南下进攻益州。夏侯渊的军队战斗力极强,一路势如破竹,很快就逼近了益州边境。

刘备得知消息后,立刻与诸葛亮商议对策。诸葛亮皱着眉头说:“主公,曹操此举意在阻止我们夺取益州。夏侯渊善于用兵,我们不可轻敌。”

刘备点头道:“孔明所言极是。如今我们刚拿下雒城,根基未稳,不宜与夏侯渊硬拼。你有何良策?”

诸葛亮沉思片刻,说道:“可派使者前往江东,与孙权结盟。孙权一直对荆州和益州虎视眈眈,若我们与他结盟,许以一定的利益,孙权必定会出兵牵制曹操,减轻我们的压力。同时,我们在益州积极备战,加强防御,等待时机。”

刘备觉得诸葛亮的计策可行,于是立刻派使者前往江东。孙权收到刘备的结盟请求后,与周瑜、鲁肃商议。周瑜认为:“刘备此举意在利用我们牵制曹操,待他拿下益州,恐怕会成为我们的劲敌。”

鲁肃则说:“主公,如今曹操势力最大,若我们不与刘备结盟,曹操各个击破,对我们也不利。且刘备许以荆州部分土地,这对我们来说是个机会。我们可先与刘备结盟,共同对抗曹操,待曹操势力削弱后,再做打算。”

孙权权衡利弊后,决定与刘备结盟。他派周瑜率领十万大军,进攻曹操的合肥防线,牵制曹操的兵力。曹操得知孙权出兵的消息后,不得不分兵应对,夏侯渊的进攻势头也因此受到了遏制。

刘备抓住这个机会,在益州加紧备战。他一方面继续招募士兵,训练新军;另一方面,加强与益州世家大族的合作,稳定后方。同时,刘备还派关羽、张飞等将领,在益州边境布下防线,防备夏侯渊的进攻。

在各方势力的明争暗斗中,天下局势愈发错综复杂。刘备在益州的命运究竟如何?他能否成功抵挡夏侯渊的进攻,顺利夺取益州?孙权与刘备的联盟又能维持多久?曹操在面对孙刘联盟时,又会采取怎样的新策略?一切都充满了变数,各方势力都在这乱世的舞台上,为了自己的利益和理想,奋力拼搏,一场更加惊心动魄的较量即将拉开帷幕。

此时,在北平的楼班也在暗自筹划着复仇。他在官渡之战中失利,心中对曹操和刘备充满了怨恨。楼班召集部下,商议如何重新崛起,夺回失去的优势。他的谋士进言:“大王,如今曹操在官渡获胜,势力大增;刘备又在益州图谋发展。我们需另辟蹊径,寻找盟友,积蓄力量。”

楼班沉思片刻,说道:“如今各方势力中,西凉马超虽与刘备有过合作,但他野心勃勃,不甘久居人下。我们可派人前往凉州,许以重利,拉拢马超,让他与我们一同对抗曹操和刘备。”

于是,楼班派使者带着大量的珍宝和结盟书信前往凉州。马超收到楼班的信后,心中犹豫不决。他一方面对楼班的提议心动,觉得与楼班合作或许能实现自己的野心;另一方面,他又担心楼班不可信,与楼班合作可能会陷入困境。

马超与部下商议,部下们各抒己见。有的认为与楼班合作风险太大,楼班刚刚战败,实力受损,未必能给自己带来好处;有的则觉得这是个机会,可以借助楼班的力量,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马超权衡再三,最终决定暂时与楼班保持联系,但不急于结盟,先观察楼班的行动。

而在江东,孙权虽然与刘备结盟,但他对刘备始终心存警惕。周瑜向孙权建议:“主公,刘备素有大志,若让他在益州站稳脚跟,恐怕会对我们江东构成威胁。我们可在与曹操作战的同时,暗中关注刘备的动向,寻找机会削弱他的势力。”

孙权点头道:“公瑾所言极是。刘备此人不可不防。你有何良策?”

周瑜微微一笑,说道:“可派人在益州散布谣言,说刘备与曹操暗中勾结,意图瓜分益州。让益州百姓对刘备产生不满,同时也可离间刘备与益州世家大族的关系。”

孙权采纳了周瑜的建议,立刻派人前往益州,实施离间之计。这些谣言在益州迅速传播开来,一时间,益州百姓对刘备的态度变得复杂起来,一些世家大族也开始对刘备产生了怀疑。

刘备得知这些谣言后,心中明白这是有人在背后搞鬼。他猜测可能是孙权或曹操所为,但此时他无暇顾及,必须先应对夏侯渊的进攻。刘备与诸葛亮商议后,决定一方面加强对谣言的澄清,安抚益州百姓和世家大族;另一方面,集中精力备战,抵御夏侯渊。

在这风云变幻的局势下,各方势力都在紧张地谋划着下一步行动。刘备在益州面临着内忧外患,他能否化解危机,实现自己的霸业?孙权与刘备的联盟能否经受住考验?楼班拉拢马超的计划又会有怎样的结果?天下局势犹如一团迷雾,让人难以捉摸,而各方势力都在这迷雾中摸索前行,等待着命运的裁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