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 老的好啊!

换源:

  眼看他对自己拱手致谢,楚玔只觉得头皮发麻。

他要的可不是这个结果!

“陈大人言重了,本宫只是过来看个热闹。”

他还是一幅平日里不找五六的模样,但是刚刚同陈虎抓获了张光明那群人,陈孤臣早已对他的印象大有改观。

“太子殿下果真是心系百姓,不过是听到了风声。都愿意以身犯险探个究竟。”

他这句话又是引起了百姓们的共鸣。

地下的百姓高呼声一浪高过一浪,让楚玔听得头皮发麻。

他抬手压了压,对周围的百姓们笑了笑。

“别别别,本宫真就只是过来看个热闹。”

他绞尽脑汁想要解释,可偏偏陈孤臣一句话,已经让百姓们对他的推测深信不疑。

“他是殿下,果然像传闻一样淡泊名利,竟然连此事都不愿意拿下功劳。”

“咱们当初。就不应该对太子殿下有半分怀疑,那囫囵传言的人真真是畜生啊!”

这些百姓们义愤填膺,而不久之前传出此言的陈孤臣府中人,此时都有点尴尬。

不巧了,这会畜生可就在台上呢。

他们闹过一通之后,陈孤臣看着已然被收押的张光明一行人,突然眉头一皱,开口道。

“太子殿下,如今张光明一行贪污宁贼已被微臣捉拿,往后,这县内依旧是需要一个知府。”

“不如请太子殿下指定一人,让他接管这知府一职如何?”

楚玔之前还在满心愁怨,不知道该怎么把百姓们的心思扭转过来。

如今听到这话,他立马就给陈孤臣竖起了大拇指。

“陈大人说得没错,本宫也是这么想的!”

还真是想打瞌睡就送来了枕头,虽然之前的计划并未成功,但是这第二个计划不已经递到自己面前了吗?

楚玔脸上露出笑容,陈孤臣以为他是心系百姓心中便只觉得欣慰,微微点头道。

“那太子殿下打算选何人,不如本官让这现在的人先拟定一份名单,交予您。”

正说着,却见楚玔摆了摆手。

“不用不用,哪需要这样麻烦,本宫早就已经有了人选!”

说话间,他抬手指向了台下。

“本宫瞧着此人骨骼惊奇,让他来就不错。”

底下的百姓们都是一愣,转头看向了楚玔纸的人,顿时都是眼前一黑!

此人穿着一袭破烂的长袍,发须皆白,哪怕是此刻被众人注视,努力想挺直腰杆,也依旧是颤颤巍巍的。

百姓们差点以为自己听错了,陈孤臣也是狠狠闭了闭眼,再睁眼看着楚玔竟然还指着那人,有些不确定地问。

“这一位花甲之人,殿下当真要选他?”

楚玔用力点头。

当然要选老的,老的就好!

最好就是那种眼睛昏花,啥都看不清的,自己这么随手一指,这才能体现出他这个太子的差劲嘛!

不这样,怎么让百姓对他这个太子心生怀疑呢。

果不其然,楚玔指出那人之后,底下的议论声就不曾停过。

陈孤臣见太子一意孤行,一时间只觉得头疼。

他长叹一口气,对底下的百姓开口。

“殿下自然是有所深意的,你们也无须多言。”

“此事便就此结束吧。”

他摆了摆手,地下的人听到这话,就各自散开了。

只是在离开之前,他们看着那老头的目光总是带着一丝怀疑。

直到百姓们上去,楚玔亲自走到那老头身边笑着开口。

“不知先生贵姓?”

那老书生颤颤巍巍地开口。

“不敢在殿下面前称贵,老朽姓王,名为王立朽。”

楚玔点点头。

“既然如此,王先生以后就好好坐在你的位子上,为这县内的百姓企划谋福吧。”

看他的模样不像玩笑,眼看着楚玔留下这话,就打着背手慢悠悠地离开了,陈虎和剩下来的两人面面相觑。

他转头看向陈孤臣

“陈大人,您看不如先让这位王大人去府上熟悉一下?”

陈孤臣满脸头疼。

“殿下如今所思所想,你可能猜到?”

陈虎苦着一张脸,摇了摇头。

哪怕他常年跟着太子殿下身边,可他也不是定下肚子里的蛔虫,哪里能事事都能明白。

陈孤臣也不好多说什么,既然是太子殿下指认的,哪怕再怎么不愿,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他把这位新上任的王知县带到了府上,正打算随便打发人离开时,却突然见此人送上来了一份名单。

“陈大人,老朽虽然没什么本事,但是在这里的几年,也是知道了不少事情。”

“还此物能帮上大人一二,老朽这一生便也值了。”

他这话让陈孤臣两人都听得有些摸不着头脑,可随后竟然见这王大人撩了衣袍扑通,一声跪下,将自己半生冤屈尽数道出!

原来这王立朽也是在县内,常年参考的考生。

然而哪怕他一身文采,在这土皇帝只手遮天的地方,是无论如何也离不开他们的五指山的。

“老朽自知科考无望,接连四十年不曾入仕。”

“如今老朽已经无希望,只是没想到,那贪官枉法至今,毫无悔改!”

“老朽只愿尽绵薄之力,助大人将那些贪官捉拿归案!”

他将手中的名单呈上,陈孤臣看过了,上面的名字之后,脸色越发地阴沉起来。

“没想到他们的胆子,竟然这么大!”

莫说是这小小的县城,哪怕是在这之外,周遭城池的大小城镇,虽然也有不少人是他们的同党!

“这会儿还真是拔出萝卜带着泥,一次不知道要把多少人捉入大牢之中呢。”

陈虎忍不住啧啧,眼底却带着一丝兴奋。

若是让殿下知晓此事,相比殿下一定会高兴的。

陈孤臣也是一阵感叹。

“本官自诩在这朝堂之上见人无数,识人之术更是朝中一绝,却不知道太子才是真正深藏不露!”

若非太子殿下慧眼识珠,他哪里知道这老书生,竟然还藏着此事?

“想必太子是知道你心怀此志,才会将你贴上来,往后一定要好好尽责,切莫再像前人一样,你可明白?”

那老书生听到这话,立马低头跪拜下去,脑袋在石阶上磕出了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