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主在摊位上翻找了一会儿,又找出了两块类似的瓷片,都是刚才被小男孩用水彩笔涂鸦过的。
林轩接过这三片瓷片,再次询问:“这些瓷片是从哪里来的呢?”
摊主笑着解释道:“这些都是我大孙子前几天不知道在哪里捡的。”
林轩听到是捡来的,便没有再继续追问,转而问道:“老爷爷,这些瓷片您打算怎么卖呢?我想买下它们。”
摊主看着林轩手中的瓷片,稍作考虑后说道:“那就这三块,一共三千块钱吧。”
林轩毫不犹豫地付了钱,然后带着瓷片离开。
黄小山好奇地凑上前来:“这些瓷片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林轩神秘地笑了笑:“等会儿你就知道了。”
当林轩走到周老身边时,发现众人都已经在那里等候他了。
周玥不满地嘟囔:“真是的,等了你这么久。”
林轩懒得理她,只是向周老微微致歉:“抱歉,周老,让您久等了。”
周老宽容地笑了笑:“没关系,林小兄弟,你选好了?”
林轩点了点头,一旁的李齐却用不屑的语气嘲讽道:“一个门外汉能选到什么好东西,就是分废物。”
林轩听后,目光锐利地瞪向李齐:“我之前说的话,你是没听见吗?”
李齐被林轩的气势所迫,赶紧闭上了嘴巴。周老见状,连忙打圆场:“好了,既然大家都选好了,那我们就找个地方去鉴定吧。”
众人再次踏入林轩曾踏足的古玩街,周老领着他们步入这条街上最大的古董店——温润斋。
店员一见周老,立刻热情地上前招呼:“周老,您光临小店,真是蓬荜生辉。我这就去请店主出来。”
林轩看着店员对周老毕恭毕敬的态度,心中明了周老在古玩界的地位非同一般。
不久,一个身材微胖的中年人笑容满面地走了出来,他对周老恭敬地说道:“周老,您来了,快请上座,我这就为您泡茶。”
周老摆了摆手,直接说道:“张老板,不必麻烦。我今日来是有事相求。”
林轩站在一旁,忍不住对黄小山调侃道:“这位不会是你失散多年的亲戚吧?身材简直和你如出一辙。”
黄小山轻轻捶了林轩一下,反驳道:“别乱说,我可没那么胖。”
那胖老板为周老倒上一杯热茶,满脸堆笑地说:“周老,您有任何吩咐,尽管告诉我,我一定竭尽所能。”
周老将林轩和李齐引到胖老板面前,郑重其事地说:“这两位小伙子刚刚进行了一场鉴宝的比斗,我想请你做个公正的裁判。”
胖老板好奇地打量着两人,目光落在李齐身上时,他惊讶地指着李齐道:“哦?你不是袁老的徒弟吗?”
李齐谦虚地点点头,微笑回应:“张老板过誉了,今日劳烦您费心鉴定。”
林轩则一脸好奇地询问:“袁老?他是哪位?”
周玥见林轩一脸茫然,不禁轻蔑道:“你连袁老都不知道?他可是魔都最顶尖的鉴宝师,更是国家博物馆御用的鉴宝专家。你这样的水平也敢玩古董?”
林轩依旧没有理会周玥的嘲讽,只是淡淡一笑。胖老板见状,对两人说:“既然准备好了,那就请把你们挑选的古董拿出来吧。”
两人同时将各自挑选的古董放在桌上。
当李齐看到林轩手中那三片被画得五彩斑斓的瓷片时,忍不住笑出声来:“哈哈,你这是从哪淘来的宝贝?这么童趣盎然,估计也就值个几十块钱吧。”
胖老板转向林轩和李齐,问道:“那么,我们先看哪位的呢?”
林轩指了指李齐,表示先鉴定他的古董。
胖老板拿起李齐的鼻烟壶,仔细观察起来,边看边解说:“这件古董应该是清朝的,保存得相当完好。上面的图案描绘的是……”
胖老板的话还没说完,林轩便接口道:“这画的是高亮赶水的故事把。”
此言一出,众人纷纷看向林轩。胖老板更是惊讶地说:“这位小兄弟对高亮赶水的故事也有所了解?”
林轩点头肯定,周老也好奇地问道:“林小兄弟,不妨给我们讲讲这高亮赶水的故事如何?”
林轩开始娓娓道来高亮赶水的古老传说:“昔日,刘伯温在京城的营造之路上,遭遇了当地龙王的阻挠。刘伯温计划建造一座哪吒城,用以镇压苦海幽州中的龙王。然而,龙王怎会轻易放弃自己的领地?它暗下决心,企图通过断绝水源来破坏筑城的计划。龙王与龙母联手,携带着龙子龙女,化作凡人的模样,进城后喝干了城中的咸甜之水。随后,他们推着独轮车,悄然离开了西直门,向西山而去。
刘伯温察觉到了这背后的阴谋,他立即派出麾下最为骁勇的将领——高亮。他赐给高亮一匹骏马和一杆银枪,并嘱咐他:“若见一老翁与老妇推着独轮车,车上有两只水篓,务必迅速刺破水篓,然后立即返回,无论身后有何声响,切勿回头。”高亮领命后,策马疾驰,一路向西追去。
当高亮追至玉泉山下时,他发现了那辆独轮车和推车的老翁。他毫不犹豫地挥枪刺去,瞬间刺破了一只水篓。另一只水篓随之翻滚而下,化身为一个男孩,疾速跑向玉泉山,最后消失在了泉眼之中。高亮见状,立即调转马头,向北京城疾驰而去。身后,水声轰鸣,仿佛江河决堤。但高亮谨记刘伯温的嘱托,只顾策马狂奔。
当他奔至西直门城下,已能望见城门之上的刘伯温时,高亮心中稍安。然而,就在此时,他忍不住回头望去。刚一回头,一股巨浪汹涌而至,将他与战马一同卷入其中,消失在波涛之中。”
故事讲毕,胖老板赞许地点了点头,说道:“这位小兄弟讲述得极为详尽,丝毫不差。”
周玥听得如痴如醉,不禁好奇地追问林轩:“后来呢?那个高亮究竟怎样了?”
林轩平静地回答:“他最终不幸丧生。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为北京城夺回水源的功绩,在他被水卷走的地方修建了一座青色石桥,名为‘高亮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座桥的名字渐渐演变成了‘高梁桥’。”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