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舞刀的青年

换源:

  两辆外表低调但是实际价格都很美丽的轿车在海城戏剧学院的门口缓缓停下。

车门打开,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的中年男人从第一辆轿车中步出。

他的体型瘦弱,脸颊塌陷,轮廓分明的脸上有三五道深刻的皱纹,那双透亮的眼睛是整张脸上最引人注目的部分。

黄凯复,华国内地著名的男演员兼导演,毕业于应天戏剧学院,曾荣获多个最佳男演员奖项,如今正转型做导演。

此次来到海城戏剧学院,是为了还一个人情,担任综艺节目《半路出家当演员》的明星老师。

黄凯复一下车,便有几个围观的路人发现了他,他们兴奋地冲上前来,有的索要签名,有的请求合照。

黄凯复的目光扫过那两个对准自己的摄影机,心中了然,这些都是节目组精心安排的人。

从艺这些年,这种事他早已习以为常,立刻微笑着为路人签名、合影。

尽管脸上带着笑意,但那严肃的表情依旧,这正符合他在荧幕上一贯的人设——一位深沉、厚重,不苟言笑的优秀演员。

“啊——!!!”

“是张俊哲!!!”

一群女孩子的尖叫声突然响起。

如同一阵旋风,从校门中奔出几个面容姣好的女生,她们的目光紧紧锁定着另一辆轿车。

那车上此时也下来了一个人。

此人可以用“俊朗”二字来形容,脸型属于东方审美中“国字脸”与“瓜子脸”的巧妙结合,既有前者的刚毅线条,又不失后者的精致细腻。

脸颊的折叠度、优秀的颧骨走向、下颌线和下巴的干净利落,每一处都恰到好处,使得整体显得既秀气又硬朗,将此人的颜值拔高了一个档次。

此外,他的眼眸深邃而阴鸷,充满了亦正亦邪的味道,这使得他在角色的诠释上可以更加自如,不会被戏路所限制。

张俊哲,华国青年一代中最具魅力的演员之一,毕业于京城戏剧学院。因出演多部年轻人喜欢的热播电视剧而家喻户晓,在年轻人群体中非常受欢迎。

此次也是受到节目组的邀请,来担任明星老师。

张俊哲一下车,目光便与黄凯复相遇。

他毫不犹豫地迈步向黄凯复走去,然而,一群激动的女学生突然涌来,他只能暂时停下脚步。

在完成签名和合影的流程后,张俊哲带着歉意的笑容,走到了黄凯复的身边。

“黄导演,真没想到节目组把你都请来了。”张俊哲微笑着说。

黄凯复听到“导演”这个称呼,脸上的笑容真了几分。

“俊哲,他们把你请过来,我却是一点都不意外。在华国演艺界,说到对年轻观众的喜好和市场趋势的把握,谁能比得上你张俊哲呢?这正是现在的年轻演员所需要学习的。”

“黄导演过奖了。”

张俊哲谦虚地回应,“您去年执导的《寒蝉》,刷新谍战题材电影票房纪录,那才是真正地洞察了市场,引领了潮流,明白国内观众想看什么。”

黄凯复笑容更甚,看了眼那两个摄影师,提议说:

“先不聊这些,我们先完成拍摄。”

两人相视一笑,朝着那两台不断向后退的摄影机,走进了海城戏剧学院的大门。

副导演的声音在他们身后响起。

“咔!”

标志着这一幕的拍摄结束。

副导演快步走向这两位大咖,恭敬地说:

“二位老师辛苦了。下一个镜头是和学生见面的场景,不过我们遇到了一点小状况,需要二位老师稍作等待,请移步休息室。”

“不了。”

黄凯复摆了摆手,“很久没来海城戏剧学院了,我和俊哲四处走走,拍摄时再联系我们。”

张俊哲也微笑着点头,“联系我的经纪人就好。”

副导演不敢强求,只能连声答应,并保证一定不会耽误两位老师的时间。

黄凯复轻轻摆手,转身沿着校园内的小径悠然前行。

张俊哲紧随其后,带着一丝好奇问道:

“黄导,您以前来过这儿吗?”

黄凯复的脸上浮现出一抹温馨的回忆:

“你嫂子是这儿毕业的。当年为了追求她,我可没少跑这海城戏剧学院。应天到海城的火车票,恐怕都能装订成册了。”

张俊哲这才了然,静静地跟在黄凯复身边。

黄凯复突然说道:

“有一句话叫,应戏出演员,京戏出明星,海戏出网红,你听说过没有?”

张俊哲愣了一下,然后略显尴尬地点了点头,“听过。”

黄凯复察觉到了张俊哲的尴尬,笑着补充道:

“我不是在暗示你。你的演技很不错,特别是和你的颜值相比。长得这么帅,演戏还这么好,让我们这些长相平平的人怎么混啊!”

“黄导开玩笑了。”张俊哲回应。

演员和导演之间是有一道看不见的鸿沟的。

哪怕张俊哲如今在年轻人观众中颇受欢迎,可他很清楚,这些都是沙,风一吹就散。

一旦观众的喜好转移,自己若失去了市场号召力,那些片方也会随之离去。

所以他必须融入更核心的圈子,为自己的未来铺路。

而黄凯复所代表的,正是华国演艺圈中极具影响力的京圈!

黄凯复的声音带着一丝沧桑,继续说道:

“和你说这句话没别的意思,就是心中突然有些感慨。你嫂子是海戏毕业的,当年她事业正如日中天,我却是默默无闻。后来她怀孕,我得到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角色。你嫂子毅然放弃了事业,选择了家庭。

“海戏是她的母校,我不希望它被贬低到只能培养网红的地步。所以我这次来,一方面是为了那档综艺节目,另一方面,也是想看看这里是否有真正的可造之材。”

可造之材?……张俊哲心中一动,试探性地问道:

“黄导,您是为了您那部新剧在寻找演员?”

他早有耳闻,黄凯复一直在筹备一部古装权谋剧,只是一直未能启动。

直到今年,这部剧再次被提上日程,张俊哲一直希望能在其中担任角色,现在终于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意愿。

黄凯复点了点头,张俊哲立刻追问:

“黄导,您看我有没有适合的角色?”

黄凯复笑了,“俊哲,你的剧我看过几部,演技确实不错。不过动作戏方面,还有提升的空间。我这新剧对动作戏要求很高,尤其是男主角。你如果愿意,男二的角色倒是很适合你。有兴趣的话,节目结束后我们再详谈。”

“感兴趣,感兴趣。”

张俊哲心中一喜,连声说。

意识到自己的急切,他补充道:

“黄导出品,必属精品。别说男二,就算是跑龙套,我也愿意。”

“不至于,不至于。”

黄凯复笑着摆手,“你可是大明星,你的粉丝们不会同意的。我可不想新剧一开播就被恶评淹没。”

这句话让张俊哲脸上一红,但也更加坚定了他要参与黄凯复新剧的决心。

粉丝如水,能载舟,也能覆舟。

他要成为的,是能无惧风浪的艨艟巨舰!

二人闲聊间,漫步至一处幽静的小树林。

黄凯复环顾四周,空旷而寂静,不由得轻叹一声。

张俊哲见状,眼中闪过一丝疑惑。

黄凯复的声音带着怀旧和忧虑:

“海戏的风光不再了。这里曾是你嫂子她们练声的宝地,因为偏僻,不会打扰到别人。现在,连个人影都难觅。现在的海戏学生,还有多少愿意沉下心来练基本功呢?网上的批评不无道理,年轻演员们基本功不扎实,却能轻易入行赚钱。这问题的根源,怕是早已生根发芽。”

张俊哲听后,默默地低下了头。

他心如明镜,自己的成名,演技并非主因,更多是靠外表和时机。

在这个直播盛行、娱乐至死的年代,演艺圈成了赚快钱的热土,真正愿意打磨演技的年轻演员寥寥无几。

他不过是按部就班地上好每堂专业课,竟也成了华国年轻一代中的佼佼者。

这不禁让他感慨,演艺圈的确是一代不如一代了。

“仓朗朗——”

正当二人沉浸在各自的思绪中时,林子深处突然传来一阵利器破空的声响。

黄凯复眼神一亮,似乎发现了什么,他改变方向,向林子深处走去,张俊哲紧随其后。

十余步后,他们的视线被一幕生动的场景所吸引。

一位青年在林中挥舞着刀剑,动作矫健有力,刀光剑影间透露出一股不凡的气势。

青年二十余岁,动若脱兔,静若处子。

他的面庞峻峭,眉峰如剑,眸似深潭,不是广义上的英俊,仔细来看,甲字一样的脸型还因棱角太多而格外不流畅。

但是,这一切都被一双如隼如炬的眼睛改变了。

黄凯复在看到这个青年的第一瞬间,就感觉自己寻找已久的男一号有了五官,有了脸,有了具体的形态!

他仿佛能看到这个青年戴着飞鱼帽、神情悠然,眼神却忧郁,暗藏着寒意,能在一瞬间爆发出让人凛然的杀气,又能在一瞬间偃息。

那种几乎要穿透记忆和屏幕而出的荷尔蒙,让黄凯复心潮澎湃。

可他毕竟是国内知名大导演,又有张俊哲在场,知道不能轻率行动,不可能走过去对那青年说:

“你来演我新剧的男一号!”,

这样让一旁的张俊哲怎么想?

我拍了这么多火剧,在年轻人群体中的号召力数一数二,你黄导觉得我动作戏不行,只肯让我演男二。

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子,凭什么演男一?

张俊哲可能面上不会表露出来,但心中定有怨气。

因此黄凯复迅速收敛了澎湃的心情,与张俊哲看了会儿裴野舞刀后,就离开了。

不久,张俊哲突然开口,语气中带着一丝赞叹:

“那青年,日后定会在演艺圈出名,出大名!”

黄凯复心中一震,对张俊哲的评价不禁又高了几分。

张俊哲能够如此大方地赞赏同龄人,且不带有丝毫嫉妒,这份胸怀和眼光,或许就是他在这个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娱乐圈中站稳脚跟的关键。

“也要看命。”

黄凯复淡淡地说,心中补充了一句,还有演技。

裴野的外形、舞刀时的动作和眼神确实符合他对新剧男一号的要求。

但是,演员最重要的是演技。

他新剧的男一号是一个复杂而深沉的角色,寻常演员很难诠释,因此,如果裴野的演技属于那种被他调教了也难有长进的层次,即便是再好的苗子,也只能忍痛放弃。

“嗡”的一声!

就在这时,黄凯复的手机震动了,是节目组的通知。

张俊哲也接到了经纪人的消息。

两人准备离开。

而树林中的裴野也突然停下了动作,拿起手机查看了一眼,随即收拾好横刀,向着“红楼教室”的方向快步走去。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