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落,血战平原之上,一幅清晰的画面缓缓浮现。
与此同时,一道洪亮激昂的声音随之响起:“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武明,堪与日月同辉!”
这,正是云凡的声音,而那画面,凝聚着他多日来的心血与努力。
“华夏历史长河滔滔,朝代更迭不休,帝王多如繁星,然而能够名垂青史,担得起‘大帝’二字殊荣的,却屈指可数。”
云凡的声音仿若洪钟,在整个血战平原上回荡。
“武明基业传承二百七十六载,其间诞生了两位堪称大帝的人物。”
“永乐大帝,在位二十二年。军事上,他御驾亲征,亲率大军五次挥师漠北,一路势如破竹,直至狼居胥山,成为华夏历史上唯一一位以帝王之尊实现封狼居胥壮举的人!”
随着话音落下,虚空中的画面切换为武明地图。
上面清晰地标记出永乐大帝五征漠北的行军路线,那蜿蜒曲折的线条,仿佛在诉说着当年的金戈铁马与热血豪情。
“此外,他挥军南征安南,将其纳入版图;大力扫荡倭寇,保沿海百姓平安;在哈密驻军,彰显国威,震慑四方外夷。”
每提及一项功绩,画面便相应地展示出对应的场景,让人如临其境。
“民族大义上,他力排众议迁都北京,大兴土木建造紫禁城。”
“自此,天子镇守国门,抵御外敌入侵,秉持着不和亲、不纳贡、不割地、不赔款的坚定信念,铸就了武明的铮铮傲骨,‘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成为武明世代传承的精神脊梁。”
云凡的声音饱含深情,令人动容。
“外交领域,他派遣郑和七下西洋,庞大的船队浩浩荡荡,宣扬武明威德,与南洋诸国友好往来,使华夏的海外交往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鼎盛高度。”
画面中,郑和船队扬帆远航的壮观景象跃然眼前,展现出武明的强盛与包容。
“文化方面,他组织编修书籍,最终著成《永乐大典》,这部巨著堪称当时世界上规模最为宏大的百科全书,承载着华夏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智慧结晶。”
提到《永乐大典》,画面里呈现出一卷卷古籍,仿佛能让人嗅到那浓郁的墨香。
“经济建设上,他重视水利工程,兴修水利,疏通大运河,促进南北经济交流;积极发展农业,减轻百姓赋税,在永乐大帝在位期间,武明江山稳固,百姓安居乐业,一派繁荣昌盛之景。”
一幅幅百姓安居乐业、农田丰收的画面,生动地诠释着永乐盛世的繁荣。
云凡的声音持续回荡在整个血战平原,天空中的画面栩栩如生地展现着当年的辉煌与荣耀。
没有人注意到,血战平原上,朱棣望着那画面,听着那番话,眼眶早已湿润。
在武明帝国阵营中,朱元璋看到那一幕幕震撼人心的画面,听闻那一条条丰功伟绩,亦是满心震撼。
朱元璋出身行伍,他比旁人更能深刻体会封狼居胥的非凡意义。
自始汉之后,这一壮举便被华夏武将视为至高无上的荣誉。
而如今,他的儿子竟以帝王之尊达成此等伟业。
还有那不和亲、不纳贡、不割地、不赔款,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武明风骨,皆是他儿子一手铸就。
朱元璋不禁目光微微颤抖,缓缓望向远处朱棣的身影。
仿佛心有灵犀,朱棣像是感受到了那道目光,整个人的气势陡然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日月山河永在,武明江山不灭!”
他声如雷霆,振聋发聩。
“武明将士何在!”
这一声怒吼,裹挟着无尽的帝王威严,瞬间席卷了身后的大军。
“在!在!在!”
上万名士兵齐声高呼,声浪排山倒海,他们高举手中武器,回应着君王的召唤,那场面气势恢宏,令人热血沸腾。
“当年,你们随我南征北战,为守护我武明江山出生入死!”
朱棣的声音饱含深情与追忆。
“无数武明儿郎,血洒长城之外,魂归狼居胥山下!我们付出了血与肉的沉重代价,这一切究竟是为了什么?”
说到此处,朱棣突然停顿了一下,他目光如炬,缓缓环顾四周,而后斩钉截铁地沉声说道。
“因为我们的父母在此!我们的子女在此!我们的祖先长眠于此!只有杀退更多的敌人,我们的兄弟妻儿才能安然无恙,免受敌人的欺凌践踏。百年之后,我们才有颜面去见列祖列宗!”
“如今,时光已悄然流转千年!敌人再度与我华夏为敌!”
朱棣双目圆睁,眼中燃烧着熊熊斗志。
“我武明的军队,生时可守护父母妻儿,死后亦能庇佑子孙后代!哪怕千年已逝,面对强敌,我武明儿郎依旧会挺身而出,与敌人血战到底!”
此刻的朱棣,豪情万丈,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千年前那个金戈铁马、四处征战的热血时代。
他胯下的战马仿佛也受到主人情绪的感染,仰头嘶鸣,前蹄刨地,蓄势待发。
手中宝剑寒光闪烁,被他奋力挥出,遥指前方,仿佛在向敌人宣告着武明的决心。
“武明将士听令!随朕杀敌!”
朱棣一声令下,如离弦之箭,一往无前地率先冲了出去。
他的身影犹如一道黑色的闪电,撕开了战场的宁静,身后的武明军队如汹涌的潮水般紧紧跟随,向着敌人发起了猛烈的冲锋。
观众台上,华夏玩家们激动得全体起立,他们涨红了脸,拼尽全力高声呼喊,
“永乐大帝威武,武明威武!华夏威武!”那此起彼伏的呐喊声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声浪,仿佛要将整个战场掀翻。
祖秦帝国、圣唐帝国、始汉帝国……数十位帝王的目光纷纷投向平原上朱棣的身影。
唐太宗李世民、汉武大帝刘彻……他们感受着朱棣身上散发的冲天豪气,聆听着他的丰功伟绩,眼中不禁流露出一丝敬重之色。
但更多的,是熊熊燃烧的战意。
作为帝王,他们深深明白治理一个国家的艰辛,更清楚取得如此众多伟大成就的艰难程度。
哪怕是向来沉稳冷峻、不动声色的秦始皇,此刻也将目光缓缓移向场中的朱棣。
他不得不承认,远处那位皇帝所立下的赫赫功绩,足以彪炳史册,为世人所铭记。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