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物资采买,溶洞改造计划

换源:

  第二天早上,方宇和沈倩两人也早早的起来,没有耽搁时间,准备先去完成昨晚的计划。

昨天晚上,在书房里面,方宇将存有500万的银行卡给了沈倩之后,两人也讨论了接下来的计划。

末日之中,最重要的就是物资和知识这两大类。

其中物资中,粮食,药品,武器和燃料这四种是最为重要的,粮食保证人体所需,药品可以让人在生病的时候有药可用,武器保护自己,燃料则是保证避难所内环境温度的稳定。

除此之外,像是各种材料以及日用品这些,都是可以后期收集的,毕竟这两种物资存储的时间都比较长。

而现在方宇用沈倩的身份信息办理了这张卡,存了500万进去,在华国现在的环境里面,除了违禁品之外,剩下的物资基本上都能买得到。

物资是目前的重点,所以沈倩接下来没有其他的事情,只负责物资的采买。

方宇这边需要准备的东西就多了。

首先就是人类文明目前的知识理论,这些必须保存下来。

这不仅仅是保存人类的知识储备,对于方宇来说,也是他开发纳米核心必备的东西。

在明确了分工之后,两人最终的关系也是水到渠成,彻底的融为了一体,进行了负距离的接触。

因为昨晚的疯狂,所以今天早上起来之后,只有方宇一人外出,而沈倩则是蹲在家里,在手机上疯狂的下单。

现如今的华国并没有因为世界上的紧张局势而有所动荡,国内依然一片国泰民安的景象。

“该说不说,这个集货网不愧是TB批发版,各种商品应有尽有。”

一边下单,沈倩一边感慨。

按照早上找来的多个末日物资清单,总共编制了设备类,食物类,药品类,武器类,建设材料,损耗品,生化日杂这几类。

首先就是设备类,真空封口机是比较重要的一个东西,配合塑料袋,可以对各种食物进行真空封口包装。

这样处理的食物,存储时间大大的增长,也可以变相的节省一些物资。

还有就是冻干机。

这种机器较贵,而且比较占地方,但是冻干过的食品,保存较好的话,存储时限可以达到30年之久,非常适合食物的长期存储。

工业级的净水器,可以过滤水中的99%的有害物质,并且具备紫外线杀菌消毒装置,定期加药就可以。

还有雨水收集装置,末日中水资源非常重要,但是也是非常难以收集的。

所以雨水收集装置非常重要。

在网上看了看之后,沈倩也看到了很多的雨水回收方案,家用的无非就是拿个大桶,下雨天接水而已。

但是真正的大规模收集装置,是把地面挖开,然后铺上雨水收集模块,通过各种净化装置,将收集到的雨水重新净化使用。

一般来说,虽然这种工业方案可以收集很多的雨水,但是因为净化装置的原因,这种处理之后的水,一般是用来作为绿化,消防还有农业灌溉使用。

在方宇那边了解到了大青山下面的天然溶洞之后,沈倩就觉得,如果在那边铺上这样的雨水收集装置,绝对可以大大的缓解水资源的紧张。

主要的几个设备搞定之后,剩下的就是其他的物资。

首先就是主食了,现如今大米的价格一般在5-10元,而且市面上北方的大米很常见,价格一般在8-10元。

沈倩看着这些大米,觉得既然手上有钱,那就买好点的,直接下单了10元一斤的大米。

当然了,5元一斤的普通大米也下单了一万斤。

并不是她不想买更多,而是买多了没有地方放。

一万斤大米,也就是五吨,肯定不可能全部放在这里,首先楼板就承受不住,自己这里又不是一楼。

所以大部分的物资肯定是放在溶洞那边。

除了大米就是面粉,还有玉米这些粗粮。

这两个的价格,她也上网查了,面粉的价格一般在两元一斤,价格比大米便宜多了。

可惜沈倩和方宇两人生活的地区偏向南方,所以大部分时间都是吃的米饭。

而且面粉做起来还要和面,比较麻烦。

玉米的价格则是比面粉稍贵一点,在3-5元左右。

知道了价格之后,沈倩想了想,觉得还是都买一些吧。

网上的发货也快,先从网上购买一些物资,等到到货了之后,再看看需要补充什么东西。

时间就在沈倩买买买的过程中流逝,等到方宇回来的时候,沈倩才花了不到50万。

看着购物车里面的一大堆东西,沈倩也头一次觉得,自己的花钱能力还是不行。

随着开门的声音响起,方宇也带着一大堆菜回来了。

“哥哥你回来啦!”

“嗯,我回来了,现在感觉怎么样?”

“还好,除了疼之外。”

“嘿嘿,那你还是多休息休息,我下午继续去市里的图书馆。”

“对了哥哥,现在网上还有电子图书馆,我们可以直接在这里下载各种书籍,只不过同样需要付费。”

“嗯,这确实是个好办法,同样是付费,实体书太占地方了,电子书籍就方便多了。”

方宇也赞同沈倩的提议,接着继续说道:

“那这件事情就交给你了,我这边计划一下该如果改造那个地下溶洞,那地方的面积可不小,改造好了之后,完全可以作为我们的避难所。”

沈倩听到方宇的话,也是点了点头;“哥哥,那你现在有计划了吗?”

方宇来到书房,将一个草图拿出来放在桌上:“小倩你看,整个溶洞的高度达到了8多米,长度有一百多米,宽度也有50多米,这么大的空间,足够建造一个功能全面的避难所。”

指着草图,方宇继续说道:“这里是地面,距离最近的道路只有100米的直线长度,并且我设计的开门位置比较隐蔽,背对着道路,不易被发现,可以作为日常外出的出口。

在这里,则是大型车辆的进出口,这一面的空间,足够巨大可以容纳大型车辆的进出。”

看着这个草图,沈倩也点了点头,不过很快就发现了一个问题。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