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辰同学,您好呀!这封信可是来自鼎鼎大名的纽约大学urant数学科学研究所哦。先得感谢您在咱们的杂志《理论与应用数学通讯》上投下精彩一文。您那篇“线性算子和线性泛函的最优反演理论”可是让我们眼前一亮,给咱们和瑞士保罗谢尔研究所的合作项目带来了突破性的灵光一闪……
哦,那项目可了不得,将来要在地质勘探、地震研究上大展身手呢。虽然有些细节得保密,不过请放心,您的研究成果绝对是造福人类的和平事业……
嘿嘿,听说您才19岁,我们这儿的罗德维尔教授和李教授都惊呆了,直夸您在数学上的天赋了得。感谢您的研究成果之余,我们也热切邀请您来美国深造,攻读本科和硕士。纽约大学的大门,随时为您敞开!
在上京市五道口职业学院旁的一栋老式公寓里,《金陵日报》铺在桌上,上面登了纽约大学来信的摘要,还对网络上那场热烈的论战做了个精彩的回顾报道。
这份报纸和一封感谢信的复印件,可是老先生在金陵大学当校长的老友寄来的。
“这可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啊!”
头发花白的老先生,摘下眼镜,一边摇头,一边气得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打,颤抖个不停。
恰好这时,一位中年男子踏进书房,见状便好奇地问:“爸,谁这么大胆子,敢把您气成这样?”
老先生没说话,只是用手指在报纸上点了点。
男子一看报纸,顿时明白了怎么回事。
他可比退休在家,没事就遛狗下棋的老爹要消息灵通多了,对这些网络上的热点新闻早有所闻。
“这个自称民间学者的‘专家’,炒作一个本科生的论文,手法也未免太卑劣了吧。”
他心里暗想,这事儿小则是个笑话,大则是对知识分子的不公。
“您也知道这件事了?”男子带着笑容询问道。
“旁边那人,手脚比画得倒起劲,也不怕闹出笑话来?还指点起江山来了,哈哈,下回是不是得挂牌游街?我呀,都替他尴尬!”老先生摇着头,一脸的无奈。
他的目光有些迷离,似乎在追寻那遥远的记忆。
“哎,想起四十年前的事了……”他顿了顿,又摆了摆手,“罢了,陈芝麻烂谷子的事,不提也罢。”
话锋一转,他拿起报纸,瞥了一眼那篇祝方才的文章,不禁笑道:“这篇文,写得还真有点当年那帮小子的味道,不错,不错。”
他从椅子上站起身来,挥了挥手:“今晚不吃了,我去老朋友那儿转转,透透气!心里这点闷气,不散散可不行!”
……
《金陵日报》上的感谢信,像一阵春风,吹散了疑云。
“纽约大学都认可的人,会是学术骗子?嘿嘿,看来咱们这帮看热闹的,也得换个角度想想了。”原本怀疑顾辰的人们,这下子都开始嘀咕起来。
顾辰,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大学生,竟然在一年内发表了十一篇SCI论文,让五道口大学的教授们赞不绝口,甚至收到了来自海外的感谢信。《华国青年报》带头,官媒们纷纷报道这位新晋学术明星的事迹,顾辰的名字一炮而红。
这消息不仅跃然纸上,更是在《华国青年报》的官方微博上热闹非凡。
《人人日报》等媒体也紧跟其后,纷纷转载。
一不留神,顾辰又成了热搜人物。
可这次,情况大不相同……
另一边,祝方才盯着手机,眼睛瞪得像铜铃,心里却是冰火两重天。
他猛然惊觉,自己似乎玩过了火。
想当年,他怎么蹦跶都没人搭理,如今却不一样了。
官媒大有将顾辰打造成新时代大学生的典范,而他的观点,却与官方的宣传背道而驰。
这下可麻烦了……
怎么办?认错?
粉丝们肯定不买账,辛辛苦苦积攒的人气,恐怕要一夜回到解放前。
但不认错的话……
祝方才心里直打鼓,他真有点担心,下一个被点名的会不会就是自己。
面对这股势头,粉丝再多,也不过是群热闹的蚂蚱,顶多蹦得高点儿。真要收拾他们,嘿,轻而易举!
忽然,手机叮当作响。
一看,来电的也是个圈里人,名叫钟博文。
这哥们儿笔头也利索,性情却平和,观点从不偏激,大伙儿都爱叫他老钟,人缘好,相处起来也舒服。
“柱子啊,差不多就收手吧……这事儿,见好就收得了。硬撑下去,怕是要捅娄子。”老钟慢条斯理地劝道。
“老钟,我也想收,可现在这局面,骑虎难下啊。”祝方才抱怨道。
老钟急得直拍大腿:“你小子,985的校友是那么好惹的?仗着粉丝多就欺负人?这跟粉丝数有个毛线关系!你说你,惹谁不好,偏去惹大学,谁还没几个校友好使?”
“我哪想惹金陵大学,不就点评了那小子的论文两句。换谁看到一个月发10篇论文,不都得皱眉吧?谁知道他们反应这么激烈,我看这事儿透着邪门!”祝方才辩解道。
“你那脑筋才真叫邪门!”老钟没好气地白了他一眼,“你用脚趾头想想,一个月发10篇论文的本科生,正常得了吗?”
这么一想……
哎,貌似真有点道理。
可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啊。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