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飞逝,一眨眼,三天就过去了。
顾辰和伙伴们踏上前往上京的旅程,满怀期待准备迎接专家的面试。
动车票由学校买单,但酒店费用得自己掏腰包。
抵达上京后,三人各自在燕京大学附近的酒店安营扎寨。
一夜平静,无话可说。
抵达会场,已是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各路参赛者云集,首都的记者们穿梭其间,寻找采访的目标。
顾辰不愿成为镜头下的焦点,找了个安静的角落,摊开论文稿纸,投入最后的复习。
可还没看几行,耳边就飘来一旁的议论声。
“……专家们早早就选好了获奖者,面试不过是走个过场,检验论文真假罢了。”一位神情自负的学霸,悠闲地靠在椅背上,轻描淡写地透露,“我来这都成了老顾客了。”
旁人惊问:“这么说,获奖名单已经定了?”
“新闻稿都准备好了!”学霸笑答。
“阁下是哪条路上的英雄?”
“五道口。”
众人露出敬仰之色。
五道口的学霸,果然名不虚传!
三次夺得国一奖,实力令人惊叹!
看来这位大牛,这次的目标是高教社杯啊!
“哎,说起来,五道口大学不是对全国数学建模大赛不太感冒,只爱自家的校内赛吗?看看,大家嘴上说着不在意,实际上还不是一个个跑得飞快。”
顾辰坐在一旁,脸上写满了惊讶:“还有这种操作?我还以为专家面试会有什么门道,结果不过是个形式。我这几天熬夜弄的PPT,合着是白费劲啊。”
他摇摇头,不禁笑出声来。心想,就算只是过场,能见到各地学霸也不亏。说不定,以后还能搭上线呢。
但现实总是骨感的。天才们聚在一起,哪那么容易就能成为朋友?频率对上都不容易。
林雨湘坐在那儿,浑身不自在。平日里,她在两个学霸间还能应付自如。可现在,四周都是学霸,她这个“准学渣”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她的笑容,也因紧张而变得有些不自然。
顾辰正埋头苦读,手中的论文纸沙沙作响,为即将到来的专家面试精心准备。这时,一位年轻的女记者携手摄影师,轻快地走向他。
“您好,请问您就是顾辰先生?”女记者礼貌地问道。
顾辰抬起眼皮,望了望那话筒,略感意外地点头:“对,是我。”
“我是上京日报的,能打扰一下,做个采访吗?”
“当然可以,你问吧。”他大方地答应。
“谢谢您。”女记者露出甜美的微笑,“这次数学建模大赛,您觉得怎么样?”
顾辰沉思片刻,随口答道:“还可以。”
空气突然安静,女记者的笑容略显僵硬,仍坚持追问:“只有还可以?比赛的题目,您不觉得很难吗?”
“还……挺有意思的。”顾辰及时刹车,改口回答。
心中暗自庆幸,差一点就又说漏嘴了。
他偷偷给自己点了个赞,女记者则是一脸迷茫。
终于送走了采访团,顾辰打算安心研究论文,却见一名男子不慌不忙地朝他走来。
魏文走过来,一身西装笔挺,与环境颇有些不搭,却显得格外斯文,帅气值爆表。顾辰暗自点头,这家伙的帅气,至少也有自己的一半水平。那股气场,比起王晓东来,有过之而无不及。
林雨湘眼前一亮,手机屏幕前偷偷整理了一下刘海,心想这帅哥莫非是冲着自己来的?
可魏文直接忽略了林雨湘和王晓东,直勾勾地盯着顾辰。
“你就是顾辰吧?”魏文开口问道。
顾辰一愣,“你是?”
“魏文,燕大的。”他大方地伸出手,“你的论文《线性算子和线性泛函的最优反演理论》读过了,真不错。”
顾辰起身,与他握手,谦虚地笑了笑,“谢谢。”
魏文却认真地说:“别谦虚。不过,即便论文写得再好,这次的冠军,我还是志在必得。”
顾辰听得一头雾水,这家伙是来干嘛的?
留下这句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话,魏文转身潇洒离去。
顾辰望着他的背影,满脸问号。
这算什么事啊?过来握个手,就是为了秀一下?还以为他有什么高深莫测的来意,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难道在场的,真的只有自己一个正常人?
顾辰轻轻晃了晃脑袋,本打算继续那被频频打断的复习,不料此时,会场的铃声忽然响起。
答辩,就此拉开序幕!
……
会场中,评委们一个个正儿八经地坐着。
那些挂满评委席的金光闪闪的头衔,他早已司空见惯。
流程一道道,PPT一张张。
等PPT翻到末页,顾辰紧张兮兮地盯着那些组委会的大佬们,期待着他们的提问。
这时,坐在中间偏左的一位老先生,不紧不慢地开了口。
“小家伙,你觉得登月这事儿前景如何?”
哎?
这问题和我的论文有半毛钱关系?
不过,顾辰愣神不过一秒,便迅速给出了回答。
“那可不得了,意义非凡。”
“哦?怎么个非凡法?我咋觉得这是在烧钱呢,”老先生笑眯眯地继续追问,“前阵子还和几个老朋友争论这事儿,咱们国家偏远地方的孩子,连张像样的课桌都没有,每年还砸这么多钱,跟美国佬、俄国佬、欧洲佬较劲,你来说说,这到底有啥意义?”
顾辰一脸困惑地看着这位老先生,心里直打鼓。这是要我说说航天技术?还是谈谈登月的科研价值?又或者是航天梦对民族精神的鼓舞?
似乎都不太对劲。
他悄悄扫视了一圈其他评委,只见他们不但没有打断,反而眼神炯炯,兴味盎然地等他作答。
林雨湘眼见队长沉默不语,心里跟猫抓似的,急得团团转。王晓东站在顾辰身后,那脸色硬是没点波动,不知心里是何滋味。
顾辰略一沉吟,突然开口,语出惊人:
“您说,长城有何意义?”
评委老先生一愣,这小子竟然反问起自己来了,不禁笑了起来,回答道:
“长城当然有意义,哪个中国人不认得长城的分量?”
“那古时候呢?”顾辰笑眯眯地追问,“千年之前,不也有人认为修长城是劳民伤财,结果石敬瑭割地求和,被后世唾弃。如果我们现在觉得航天工程费时费力,就此打住,只满足于把导弹卫星送上天,难道要留给后辈们笑柄,说我们错过了星辰大海?”
一时间,评委席上鸦雀无声。
林雨湘心跳如鼓,脸上却努力维持着微笑。王晓东依旧一脸冷漠,可那握紧的拳头却暴露了他的紧张。
老先生目光如炬,盯着顾辰,突然放声大笑:
“哈哈哈,好一个机智的回答!”
顾辰愣住了,这位挑剔的评委,竟然如此轻松地让他过关,简直让人不敢相信。
这论文的事儿,不是重点吗?怎么关键环节给跳过了,反而问了一堆旁枝末节的问题。”顾辰心中犯嘀咕,难以置信眼前这位老先生,竟然是那位传说中的大人物,他这个学生竟要被请教?
随着评委的示意,顾辰揣着u盘,与队友并肩走向出口。
临走前,他忍不住偷瞥了眼那位老先生桌上的名牌,心下一惊——
“任长明!”
名字倒没什么,关键是后面的头衔——前华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
离场后,任长明扭头看向旁边的王仲易,笑问:“老王,这回答你觉得怎么样?”
王仲易撇撇嘴:“你把我们的话搬到评委席上来了?学生懂啥,还古今中外扯一堆,尽是空谈。”嘴上虽不满意,脸上却有些藏不住的得意。
稍作停顿,他又问:“那学生叫啥名字?”
任长明边拧开保温瓶边说:“顾辰。”
王仲易皱眉:“这名字,听着耳熟……”
晚上,三人齐聚顾辰房间,电视机前热闹非凡。
他们翘首以盼,等着新闻频道公布获奖名单。
“这专家面试,八成就是走个形式罢了,获奖名单早就在心里排好了。”林雨湘边看新闻边摇头笑道,“休息室里那些高手,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可不是么,”王晓东接话茬,嘴角含笑,“休息室里熟人一大把,去年程序设计大赛的熟面孔啊。”
“熟人?”顾辰好奇地偏过头来。
“对啊,”王晓东依旧面带微笑,“那些可都是高手中的高手。”
顾辰会意地点点头,视线又落回电视上。
“数学建模这种高深莫测的比赛,外行人哪懂那么多,央视报道也是一带而过。”林雨湘继续说道。
“瞧瞧,全国七万多学生,最后三百多人拿了一等奖。”新闻播报员的声音响起。
“而且,还有那两项特等奖,高教社杯和atb创新奖。”顾辰紧张地接话。
“是呢!”林雨湘眼睛发亮。
三人目光齐聚屏幕,期待之情溢于言表。顾辰的手不自觉地握成了拳,心提到了嗓子眼。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