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阳光明媚,顾辰如常踏进杨女士家,给韩梦琪讲解数学的奥秘。
杨女士前脚刚走,韩梦琪后脚就迫不及待地问:“顾辰,你真的把那个周氏猜想给破解了?”
顾辰挑了挑眉,微笑着回答:“对啊,那都是上周的事了。”
韩梦琪一脸担忧:“那你是不是就不会再教我数学了?”
顾辰疑惑地看着她:“为什么这么说?”
“你现在已经是大富翁了,还需要做家教吗?”韩梦琪小声嘟囔。
顾辰心想,这小丫头片子,想法真有趣。
钱这东西,谁会嫌多呢?
虽然研究学问令人兴奋,但换换脑子,轻松一下也是必要的。
每次来家教,顾辰总能找到乐趣,既能放松心情,又能赚点零花钱,何乐而不为?
他轻轻敲了敲韩梦琪的额头,“别胡思乱想,好好珍惜每一次学习的机会。把你的错题本和上次考试的卷子拿出来,我们开始吧。”
韩梦琪揉了揉被敲的地方,有些不高兴地看了顾辰一眼,但还是听话地去书包里翻找。
顾辰接过她递来的试卷和错题本,开始认真检查她这一个月的学习成果。
“嗯,看来成果显著啊,你做的题都没再出错。”顾辰边翻看试卷边点头。
韩梦琪鼓起勇气,嗓子轻咳两声,开口道:“那个,顾辰,你能不能再教我物理和化学呢?”
顾辰略一思索,回答得爽快:“没问题!虽然我对你们苏省的理科考试规则不太熟悉,帮不了太多关于考试技巧的部分,但至少能帮你把知识点和题型解法弄得更加扎实。”
他心里清楚,苏省这边的考试,与内地大不相同,不是简单的语数外加理综,而是物理必考,再从“小四门”中挑选一门。
想起这些复杂的规则,顾辰不禁感慨,真是够繁琐的。
这些信息,都是他从室友李涛那里听来的,李涛可是个地道的金陵人。
韩梦琪却显得很满足:“这已经很好了。”
顾辰好奇地问:“那你呢,打算报考哪个学校?有目标吗?”
韩梦琪眼中闪过一丝坚定:“金陵大学。”她顿了顿,补充道,“因为我跟我表姐有个约定,要一起考进那所大学。”
顾辰瞪大了眼,满心以为她会挑个远远的大学,避开了那个名字就好,没成想她竟挑了家门口的学府。
他愣了愣,却也未多问。
各有志向嘛,谁也不能强求。
“记得金大对咱们省的考生,物理和选测得双a哦,得加把劲啦。”他随意提醒。
韩梦琪斗志昂扬,用力点头:“知道了,我一定加油!”
六点整,补习结束的钟声敲响。
顾辰围上围裙,锅铲翻飞,三盘小菜一锅汤,心意满满。送人礼物,自然要投其所好,贵的买不起,就亲手做一顿美餐吧。
餐桌上,菜肴飘香,顾辰把围裙一甩,挂在了门后的钩子上。
恰好此时,杨丹芸推门而入。
一屋子香味让她不禁多看了顾辰一眼。
顾辰报以一笑:“一起吃吧,我特意做了三人份。”
杨丹芸稍一愣神,旋即笑了:“那我就不客气了,添碗饭吧。”
韩梦琪扁了扁嘴,默不作声地溜向洗手间。
饭桌上,依旧一片宁静。
平日里,韩梦琪只要两人对坐用餐,便像开了闸的洪水,一股脑儿把一天的话都说个遍。然而,只要她母亲在场,她便安静得像换了个人,默默地吃着饭。
顾辰本以为,随着韩梦琪成绩的突飞猛进,她和母亲之间的关系也能有所改善。哪知,现实却给了他一记响亮的耳光。
饭桌上的气氛,因沉默而略显尴尬。顾辰决定提前搬出原计划晚饭后讨论的话题——他设计的校园火车app。他渴望得到成功人士杨丹芸的宝贵意见。
杨丹芸听罢,淡淡地问了一句:“你做了个app?”
“是的。”顾辰应道。
“那产品分析呢?”杨丹芸的问题,让顾辰有些意外。她并未询问用户数和软件内容,而是直击核心。
顾辰思索片刻,坦诚地摇摇头:“还没做过。”
杨丹芸微微点头,接着说道:“作为投资人,我给你一个建议,优质的投资项目,必须超越行业标准,这是最基础的逻辑。”
“n 1是什么意思?”顾辰好奇地问道。
“哈,这就是你要大做文章的地方。”杨女士眼睛闪着光,似乎看透了什么,“别小看这个,这可是让投资者青眼有加的关键。”
她顿了顿,语气里带着一丝调皮。
“得让那些金主爸爸们知道,你的行业分析,你的市场前景,别去扯那些八竿子打不着的市场份额。现在这年头,融资可不容易,得拿出点真本事来。”
顾辰听着,心里暗自揣摩。
“把那个亮点,那个‘1’给讲明白了,接下来就是展示你的产品分析。假设我是个投资者,你得告诉我,你的目标用户是谁,有多少人,竞争对手又有哪些,你比他们厉害在哪儿。最重要的,你得让我明白,这项目怎么赚钱。”
杨丹芸的话仿佛带着魔力,让顾辰不觉入了神。
她的目光锐利而透彻,让顾辰心跳都漏了一拍。
可很快,他又笑了起来,这压力,也变成了动力。
杨女士轻轻品了一口鱼汤,嘴角挂着微笑,语调平和地说:“你这小子,真是没想那么多啊。”
顾辰挠了挠头,嘿嘿一笑,算是默认了。
他那软件,原本只是玩票性质,谁知竟误打误撞成了热门,连软件院的张主任都赞不绝口。鲁主任更是火上浇油,一番撺掇,竟搞出了个“校园火车有限公司”,还弄到了五十万的创业贷款。
只是后来,数学建模大赛和系统任务接踵而至,软件运营的事也就晾在了一旁。用户活跃度更是随季节变换,金秋一过,便如冬眠的小动物,悄无声息。
围脖上的那些评论,虽然嘲笑声一片,他却觉得,里面多少有些道理。毕竟,至今为止,找上门的多是猎头,风投却寥寥无几,这其中的原因,不言而喻啊。
“听完你的项目介绍,我就在想,你针对的这群学生,一年能坐几次火车啊?用户粘性真的够吗?要是支付宝或者QQ这些大平台,心血来潮整个订票功能,你的APP还能站得住脚吗?抢票、团购,这些功能对于他们来说,不过是小菜一碟,分分钟就能做得比你更出色。”
顾辰心里暗自佩服,杨女士这眼光,真是锐利得跟刀子似的,一下就切中要害,让他有点接不上话。
“不过呢,你的点子也不是全无是处,总比那些只会做PPT,拿着个半成品就想着被风投砸中的家伙强多了。”
杨女士顿了顿,接着说:“如果你不想亲自管理公司,找人代劳也不是不行,但我总觉得,创业这事儿,谁也比不上你自己清楚。那些愿意来你这前途未卜的公司上班的职业经理人,不是傻就是有鬼。”
这番话,杨女士说得直白,不带半点拐弯抹角。
顾辰心里明镜似的,自个儿的公司是个啥状况,他再清楚不过了。
他摸摸下巴,好奇地问:“那您觉得,我该咋办呢?”
杨女士轻描淡写地回答:“人嘛,能力有限,精力也有限。找个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干不就行了?你们学校的那些教授,一个个的,公司开得风生水起。我听说那个搞材料的,公司都上市了。科研和挣钱,不矛盾。关键是你得明白自己要啥,擅长和不擅长的,找个平衡点。”
顾辰沉思片刻,点头答应:“您说得对,我得好好想想。”
这番话,对他来说,真是听对了时候。
怎么做,他心里大致有了方向。
杨女士微微一笑,满意地颔首。
一旁的韩梦琪,听着母亲和顾辰的谈话,心里有些不是滋味,忍不住小声抱怨:“吃饭的时候,就不能不谈工作吗?”
杨女士一愣,随后沉默了。
顾辰在旁边看着,虽说不便插手别人的家事,心里却难免有些想法。
果真就如杨女士所说的那样,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顾此则失彼。
然而即便看的透彻,能真正找到那个平衡点的人又有多少呢?
即便是在商海中久经沙场的女强人,终究也有不擅长的东西。
那便是家庭……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