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第一次会议

换源:

  酒席一散,顾辰大大方方地走向前台,拒绝了吴胖子的AA制,独自承担了账单。

一群人醉意朦胧,摇摇晃晃地回到了学校。

夜深人静,顾辰找到了吴胖子,悄声说:“这么做,我心里总有些不安。”

吴胖子一脸看透世事的笑容:“嘿,哥们儿,创业公司不都这样?咱们已经够意思了。再说了,咱们也没少给他们好处。要是真觉得过意不去,分点股份也行。不过,我劝你,这么做不划算,还可能埋下隐患。”

顾辰听罢,点了点头,心想:既然决定让他打理公司,那就放手让他干吧。

自己并非这块料,何必硬插一脚?

至于股份嘛……

现在想这些似乎太早了。

毕竟,这初创的互联网公司,能不能撑到天使轮还难说,那时候,股权什么的,跟废纸也没两样。

……

第二天,吴胖子在教室里张罗起来,“校园火车社”的首次社团活动正式开场。

主题嘛,自然是市场与产品的深入探讨。

今儿个咱们聚一块儿,就是要头脑风暴一番,让那个用户数几十万,却有点儿死气沉沉的校园火车APP活跃起来。得琢磨出些有用的点子,给这APP添点儿新花样。

大伙儿都挺来劲,人手一个小本子,准备认认真真地记录下会议的精华。

吴胖子推门进了教室,胳肢窝下夹着两大袋脉动,人手一瓶,给大家补充能量。随后,顾辰上了讲台,一声宣布,会议正式开场。他把话筒递给了产品经理袁立伟,这位学业有成,正享受人生悠闲时光的经管高材生。

袁立伟往讲桌前一坐,双手一拍,“咱们开门见山,直接上正题。”

他清清嗓子,开口就是一番分析:“咱们校园火车的用户,主要是大学生,这帮家伙在互联网用户里头可是块宝。他们新鲜事物接受得快,社交欲望和消费能力都不弱,更重要的是,他们潜力无限,将来完全有可能成为高端用户!”

袁立伟挺直腰板,轻轻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声音清晰有力:“拿下这些黄金用户,盈利那是手到擒来。不过,现在说这个还为时尚早!当务之急,是把用户活跃度搞上去!App的价值,可不只是用户数量说了算,得看dua这些硬指标!”

“拿我自己来说,大学生和火车票软件搭配,嗯,不咋靠谱。我一年到头用那订票软件,十次都不到。就算我们把订票服务做得天花乱坠,‘刚需’它就在那儿,不增不减。”

“所以嘛,我琢磨着,咱们得开发点新玩意儿,别光围着火车票打转。”

“各位,有啥高见尽管抛出来。”

掌声在台下此起彼伏,顾辰和那个圆滚滚的吴胖子,两位会长也加入了鼓掌的行列。

顾辰暗自佩服,心说这商学院的专家们,果然有两把刷子。

想当初自己一时兴起,做了这个app,那时满脑子都是大学生用户,赶上返校季就一股脑儿开发了N多功能,却忘了市场规律这茬儿。

袁大学霸这一通市场分析,一通用户需求梳理,嘿,不少难题迎刃而解。

“同学们,咱们大学的课程安排,是不是有点太复杂了?”一个大一的同学兴奋地举手发言,“我有个想法,咱们能不能加个课表功能?这样一来,教室变动啥的,咱们也能随时掌握。”

讲台上的袁立伟老师,嘴角含笑,轻轻点头。他拿起粉笔,把这个新鲜点子一笔一划地写在了黑板上。

“这主意不错!”下面立刻有人附和。

紧接着,又有一个声音响起:“那咱们再加个课堂笔记功能怎么样?高数课上的PPT,每次拍下来都乱糟糟的,要是能在软件里直接分类保存,那就太方便了。”

众人纷纷点头,这主意确实贴心。虽然理论上可以下课找老师要PPT,但谁有那个闲工夫呢?

顾辰听着,眼前一亮,虽然他自己可能用不上,但这功能对大多数人来说,确实方便。

袁立伟老师依旧保持沉默,只是不停地微笑点头,把每一个创意都仔细地记录下来。

讨论越来越热烈,各种各样的点子,就像泉水一样,不断地涌出来。

“咱们要不搞个‘校园新鲜事’模块?”有人兴冲冲地提议,满脸都是兴奋,“这样一来,学生们就能有个地儿分享校园里的点点滴滴,啥课本不见了、饭卡丢失了,往上一挂,总比在朋友圈刷屏强吧?”

“可不是嘛!”另一个人接过话茬,“不仅是这些,学校的新闻、活动,还有那些兼职信息,都能往上放。”

“金钱交易可得小心,”有人提醒道,“这个得慎重,具体细则咱们后面再细细琢磨。”

讨论得热烈,黑板上记得满满当当。突然,有人打破沉默,抛出了疑问:“这还算是校园火车吗?”

顾辰愣了愣,心里也犯了嘀咕:是啊,这还是那个单纯的订票软件吗?

袁立伟却一笑,推了推眼镜,不慌不忙地说:“显而易见,改头换面后的校园火车,早就不是原来的订票小软件了。我看,咱们不如给项目来个新名字。”他边说边看向顾辰,眼神里满是求支持的意味。

身为社长以及校园火车的董事长,这种重大的事情,自然得由他点头才能通过。

顾辰没有立刻回答,思忖了片刻。

大概过去了一分钟。

就在袁立伟开始有些沉不住气,准备劝说两句的时候,顾辰忽然开口了。

“有道理。”

停顿了片刻,他继续说道。

“那就改名叫……校园助手好了!”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