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这阵容,麻了麻了(3.6K)

换源:

  初七。

《无名之辈》正式开机。

没有任何宣传,更不存在开机发布会和通稿热搜报道。

电影第一场戏,拍摄址选在门头.沟,一个破旧大厦工地前。

坑坑洼洼泥泞不堪的泥地上,肖孝恪带着摄影助理宋小飞,调整取景器,滑轨,吊臂等。

这些器材都是中影租的,中影不仅是国内最大影视公司和院线,也是内地最大的设备器材租聘公司。

“等下记得你的镜头下,视听语言和运镜构图,是电影拍摄最基础的功底,一定不能忽略,要掌控到位。”

“来,把主机器架这两地方。”

“好嘞,肖导你眼睛抓机位,简直和尺一样准。”

“别拍马屁,老子不是濛主,干活。”

电影是圈子艺术,讲技术,讲能力,却避免不了利益抱团,搞人情世故。

很多新人是非常有才华的,可惜影视圈山头林立,没有施展才华的机会。

肖孝恪上辈子虽然只导演过两部电影,却在当导演前蹉跎多年,有丰富摄影幕后经验,有幸还第一批用过真3DMAX摄影机,所以手里的普通胶片数码摄影机的运用对他算小菜一碟。

对旁边的宋胖胖,这个未来拿金像奖最佳摄影师的潜力股,肖孝恪的期待值并不高,摄影师的成长,是必须需要给他足够时长的镜头打磨拍摄。

“周老师灯光怎么样了...演员还在化妆,等会要先对下光。”

“导演,我们最多半个小时可以搞的定。”

周平弯着腰,带着三个黑瘦的徒弟,摆弄上百斤的灯光器材,调光线、光比,遮光斗等。

灯光组比别人早来2个多小时,搞灯光的就是这样起早贪黑,熬夜通宵更是这拨人的家常便饭,怕苦怕累做不了,这也是河南灯爷出头的原因。

能吃苦。

“来,一二三四五......都记好自己站的位置,等下听指示安排动,不要乱。”

刘锰忙着和王研辉配合,拉着从北影厂找来的十几个个群众演员,讲戏走场。

场务等工作人员布置现场,黄博也帮忙摆道具。

还有一支打着花圈,【深切缅怀,沉痛哀悼】【欠债还钱天经地义】白布横幅的真职业丧葬队。

在附近城中村找的,6个人自带出殡服,一天800块,不讲价。

整个剧组30来个工作人员一片繁忙。

肖孝恪为了开拍开局顺利,先拍的不是黄博的戏。

而是王谦源和王研辉。

两人在化妆师帮助下换衣服,化造型,一边补妆、背台词,一边配合机位走戏,配合灯光师调光线。

老戏骨经验丰富,很适合拿来震草台班子剧组。

王谦源不用说,后世鼎鼎有名的电影演员,《黄金时代》里的气质文人,《解救吾先生》里的嚣张的反派,《“大”人物》里的粗猛刑警。

王研辉长得像烫头的于谦,知道他的人不多,他是原版《无名之辈》的演员。

是肖孝恪非常欣赏的演员。

一部《烈日灼心》,演进了表演教科书!演进了今日说法!

“三黄蛋影帝”演足了一百多分钟,都不如他最后的那句——

“日死掉了。”

不过这次他演出不是原版的角色,而是一个反派。

没办法,肖导太喜欢他反派那汉尼拔味。

.......

两小时后,场景搭好,拍摄现场一切准备就绪。

“大家静一静,各部门注意,准备开拍了,不要干扰到现场收音。”肖孝恪坐到监视器后,拿着导演专用扩音喇叭,指挥宋小飞摄像机转动。

“各组准备,无关人员退场,演员入场。”

“第一镜,第一场,321爱克什——”

停顿了五、六秒,刘猛客串场记,举起小木板啪的一声打下。

第一场戏拍摄工地这个景,也就是王谦源饰演的保安,和王研辉饰演的泼皮冲突混战,然后警察到场,发现枪丢了。

故事由此完全展开,直接抛出枪丢了的一条悬念线。

几个穿着白色海军服装的乐队手开始吹号奏乐。

王谦源入场。

松松垮垮的保安服,坐在麻袋里,“哎呦哎呦...”踹气。

俯视镜头下,王谦源拘搂着肩膀喘气,胡子邋遢被生活揉虐的脸上,写满了“窝囊”和“萧索”字。

“还汪汪乱叫不,你是保安,不是公安,晓得不...给高眀当看门狗,孝顺的很么...哈哈哈......”

和陈建兵版角色首先发型就不同,王谦源青渣头会显凶,留的是乱糟糟的刘海,颓废的有点像他《钢的琴》形象。

不过更俗气市井大老粗!

王研辉指着地上的王谦源,嘲讽得意地哈哈大笑,周围龙套收到指示都跟着笑成一片。

王谦源眯着眼睛仰着头望王研辉,扶地慢慢躬身,突然怪叫一声,一个“蛤蟆上树”扑在王研辉身上。

“咔!停!”

演员都原地不动的看着椅子上的导演,等待指示。

“怎么样?”刘锰对第一个镜头很在意也没把握,紧张的问过来的肖孝恪。

“还行,光线,焦点到位。”

肖孝恪把镜头调出,认真仔细看一遍表演和构图,有分镜剧本的场景调度和镜头调度打底,导演和摄影都是简单工作,难的是筹备和后期剪辑。

“摄影没问题,收音也没问题。”

“恩,可以换机位了。”

肖孝恪拿着分镜图,带着宋小飞重新布摄影机,周平和汪万的灯光道具也得调整。

“研辉老师等下大笑的时候,你尽量得意嚣张点。”

“得意嚣张点没问题。”

“谦源老师扑出腿伸直开,我们要一些拟动物的喜感。”

“好的导演,我想想蛤蟆的动作。”

肖孝恪感慨地点了点头,这两位名气不显,表演是真地好,态度还没得说。

演员站位调整完毕。

示意场务打板。

“第二镜,爱克什——”

“刘五,放老子下来。”王谦源在地上麻袋里喊。

王研辉却对头顶一指:“搞下来。”

发现群演发愣,肖孝恪准时提醒:“群众演员往手指那看,别都不动脖子。”

“还汪汪乱叫不.....”

还是刚才那处戏,只是少了乐队那段,换成了不同人物角度,近景为主。

电影和电视剧最大的不同,对观众来说,可能是一个花钱,一个不花钱。

对演员来说,一个是靠细致的情绪让观众代入故事,一个是靠你来我往的台词给观众说故事。

对导演来说,靠的是更多的摄影机,更多的机位,更多的角度,更多的表演,更多的选择。

电视剧可以两个机位,每个机位8秒,电影至少8个机位,每个机位只有3秒。

肖孝恪蹲下斜向四十五度角,用摇镜特写,对准哈哈大笑的王研辉,仰角镜头有些晃动,却生动地突出了人物的盛气凌人。

然后是王谦源漂亮的蛤蟆上树足足拍了五遍,还和王研辉头头撞了个包。

任劳任怨,都没有怨言。

和这样的演员合作,是小导演的福。

“来,化妆师给研辉老师做下防护,安全第一。”

肖孝恪继续对化妆师吩咐,接下来的戏是王研辉被王谦源“猴子偷桃”溜全场的群戏,是电影给观众的第一个笑点。

......

“丁哥,导演通知你,便衣3分钟后开车进场。”

“好的,辛苦了。”

坐在二手现代道具警车上,丁海锋抬起正气凛然的国字脸。

对客串场务的黄博露出一个和善的笑。

丁海锋虽然在笑,但天生表情严肃,眼神冷峻,黄博就像景阳岗的老虎不敢动弹,象征性地冲他点头傻笑了笑。

“卧槽...脖子,那个是水浒传的武松??”

见黄博发完演员卡通知,回到新人观摩区,一个爆炸头男,连忙激动的拉着他询问。

“好像是吧,我刚干演员没多久...”黄博挠了挠头,腼腆望着旁边一个俊朗帅哥:“阿宇你拍戏比我早,应该知道吧?”

“错不了,真名叫丁海锋,以前看水浒里杀潘金莲那集记忆深刻,我记住了他的名字。”

俊朗帅哥田宇笑着搭腔,说完帮坐在轮椅上的女友,翻了页剧本,他女朋友只有脑袋能自由活动,揣摩角色还有些入迷。

爆炸头男大眼睛一亮:“太好了,没想到剧组居然请了一个大牌演员,还以为都是我们四个这样的外行新人呢,看来我这次转行拍这电影,说不定会大有前途。”

“宇哥,我听说学校的曾师姐也有出演。”

“啊!汤汤在你哪听到的消息?”

轮椅上安静体验角色的汤维,从剧本中抬起一张书卷气脸。

“听小郭说的,她和肖导演是同学。”

又两个出名的演员参与,黄博几新人都很兴奋。

毕竟这个剧组简陋,导演年轻,年龄大的他们总有点不放心。

不过,肖孝恪可不认为《无名之辈》的演员,只有两个拿得出手,阵容其实很强大,只是时间早了些年。

武松能在这没什么奇怪,刘锰对硬汉演员偏爱如数家珍,剧组要一个压住王谦源的警察角色想到了他。

肖孝恪对“警察专业户”自然不会反对。

离98年演武松爆红已经过去7年了,武松这个角色不但没有丁海锋演绎事业上升,反而限制了他的荧屏形象单一,这几年事业下滑,几乎在电视剧演配角。

除了丁海锋。

王谦源、黄博、郭真霓、王研辉、以及快割到的徐光头外。

还有汤维、田宇、赵英骏、曾梨。

这要是晚几年一定有网友会喊,这阵容,在一部300万小成本导演电影里,简直是,麻了,麻了。

汤维是肖孝恪在中戏红名后,向剧组投的简历,她是中戏00级导演系的。

肖孝恪和郭真霓后来去校剧场试镜她,汤唯当时在排话剧《切格瓦拉》。

第14章这阵容,麻了麻了(3.6K)

被资本喝过血的肖孝恪,那会想到的居然是偷电瓶车窃·格.周某。

和那...高端回形针柔术。

汤维和张婧初气质颇像,都是文艺气质类,关键她不是那种第一眼漂亮,和黄博暧昧戏不噶应观众。

肖孝恪让柔术王佳芝出演高瘫马嘉祺很顺利。

目前只拍过一部六公主出品的电视电影《警花燕子》,其它时候只能拍话剧和广告,从演员性别上说,26岁默默无闻的汤维,比31岁的黄博更难出头。

仅出一万片酬就拿下了她。

以及...陪汤维来的同居男友田宇,给剧组印象很好,也在剧组获得一个小角色。

其实是肖孝恪认出田宇了,《夏洛特烦恼》贪财会功夫的班主任,《妖猫传》中的背锅侠高力士,《庆余年》装傻充愣的王启年。

这是个天生喜剧演员,趁便宜,别浪费。

爆炸头赵英骏,外号潇洒哥,饰演“舔狗.李海根”,和黄博组成两蠢匪兄弟。

原版的潘龙兵,肖孝恪倒是也欣赏,但这时候在和大玲子一快,跟师傅冯巩说相声呢。

曾梨这位师姐,肖孝恪真不认识。

是常丽老师打电话给她要了一个角色,欠人情自然不可能拒绝。

做为八大金钗中条件最好,混不温不火的一个,这几年,曾梨快演抗日神剧的女大佐了,完全无缘电影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