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依然对周正保持着严厉的态度,训练时依然会对他进行“特殊照顾”,鸡蛋里挑骨头,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敲打”他的机会。
他想知道,周正的这种转变,究竟是一时兴起,还是真的发自内心的醒悟?是昙花一现,还是能够持之以恒?
他要用他自己的方式,继续“磨砺”这块璞玉,看看他究竟能被打磨成什么样子。
所以,尽管周正在内务评比中获得了表扬,让他在新兵连里小火了一把,但在训练场上,雷战对他的要求,却丝毫没有放松,反而更加严格了。
似乎是因为周正开始展现出一些积极性和潜力,雷战觉得,是时候给他上点“强度”了。
以前,周正训练不认真,雷战骂他,罚他,那是因为恨铁不成钢,想逼他一把。现在,周正开始努力了,雷战依然骂他,罚他,但目的却有所不同了。他是在用更高标准来要求周正,想看看周正的极限到底在哪里,想逼迫周正更快地成长。
比如,在进行战术动作训练时,周正的卧倒姿势稍微慢了半拍,或者匍匐前进时身体抬得高了一点点,雷战立刻就会像猎豹一样扑过来,毫不留情地将他按倒在地,让他重新做上十遍、二十遍,直到他完全标准为止。
进行体能训练时,雷战也会刻意增加周正的训练量。别人跑三公里,他可能会要求周正跑四公里;别人做五十个俯卧撑,他可能会要求周正做六十个,而且必须保证动作质量。
周正稍有松懈或者抱怨,就会遭到雷战毫不留情的呵斥和更加严厉的加罚。
“周正!你那是什么眼神?不服气吗?不服气就拿出真本事来!别像个娘们一样唧唧歪歪!”
“这点强度就受不了了?你还想不想当个合格的兵了?你要是觉得这里太苦,现在就可以打报告回家找你妈去!”
面对雷战这种近乎“变态”的严苛,周正心中自然也充满了委屈和不解。他想不明白,自己明明已经很努力了,为什么雷战还是处处针对他,不肯给他一点好脸色看?
但渐渐地,他也开始明白,雷战的这种“严厉”,或许并非完全是恶意。
他能感觉到,雷战虽然嘴上骂得凶,罚得狠,但在他快要坚持不下去的时候,雷战的眼神中,偶尔会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关注和…鼓励?
或许,正如那些老兵所说,雷战是在用他自己的方式,“磨砺”自己这块不成器的“顽石”。
想通了这一点,周正便不再像以前那样消极对抗,而是咬紧牙关,默默地承受着雷战的“特殊照顾”。
他知道,要想完成系统的新手任务,要想真正地变强,他就必须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承受比别人更大的压力。
而雷战的这种“磨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恰恰给了他一个不断挑战自我、突破极限的机会。
他将雷战的每一次呵斥,都当成是对自己的鞭策;将每一次加罚,都当成是对自己体能的强化。
他要在这种高压之下,迅速成长起来!
新兵连的训练科目,也在按部就班地进行着。
在完成了基础的队列、内务、体能和轻武器操作训练后,新兵们开始接触一项更具实战性的技能——军用格斗术。
军用格斗术,又称军体拳或擒敌拳,是军队为了提高单兵在近距离格斗中的自卫和杀敌能力而创立的一套实用性极强的格斗技术。它融合了传统武术、拳击、摔跤、柔道等多种格斗技巧的精华,强调一招制敌,招式简练凶狠,不求花哨,但求实用。
学习内容主要包括:基础的拳法、腿法、步法,各种擒拿与反擒拿技巧,地面搏击术,以及在各种复杂环境下(如狭窄空间、夜间、携带装备等)的格斗应用。
负责教授军用格斗术的,是一名来自侦察连的老兵,名叫李猛,人称“猛哥”。猛哥身材不高,但异常精悍,浑身上下没有一丝多余的赘肉,眼神锐利,动作迅猛,据说曾经在全军区的格斗比赛中拿过名次。
第一堂格斗课,猛哥就给新兵们来了一个下马威。他让两个自认为身体素质不错的新兵上台,跟他进行徒手对抗。结果,那两个新兵在他面前,连三招都没走过,就被他轻松放倒在地,动弹不得。
这让所有新兵都见识到了军用格斗术的厉害,也对猛哥的实力佩服得五体投地。
周正对于格斗术的学习,一开始并没有抱太大期望。他知道自己身体瘦弱,力量不足,协调性也差,跟那些从小就打架或者练过武的兵相比,简直就是个战五渣。
然而,当他真正开始学习格斗动作的时候,却意外地发现,事情似乎并没有他想象的那么糟糕。
首先,经过这段时间的刻苦训练和系统的辅助,他的体能值虽然依旧不高,但也已经从最初的10点,缓慢提升到了11点多,接近12点。这意味着他的身体素质,比刚入伍时有了一定的改善,力量、耐力、反应速度和身体协调性,都比以前好了不少。
更重要的是,伴随着体能的提升,他的智力点数也同步增长到了接近12点的水平。
这种智力的提升,在格斗术的学习中,展现出了意想不到的优势。
他对格斗动作的领悟能力,大大增强了!
猛哥在前面示范一个擒拿动作,或者讲解一个发力技巧,其他新兵可能需要反复看几遍,仔细琢磨,才能勉强理解。而周正,往往只需要看一遍,就能在脑海中通过系统,将整个动作进行快速的分解、记忆,并能迅速理解其核心要领和发力原理。
系统甚至能够在他脑海中,模拟出他自己练习这个动作时的情景,并与标准动作进行对比,指出他可能出现的错误和不足。
这让他学习格斗术的效率,远远超过了其他新兵。
比如,在学习一个简单的“抱腿顶摔”动作时,猛哥只是简单示范了一下动作流程,并强调了几个关键的发力点。周正立刻就在脑海中,将这个动作分解成了:低姿潜入、抱腿、转体、顶髋、发力摔倒等几个步骤。并且,系统还清晰地标示出了在每个步骤中,身体各个部位应该如何协调发力,重心应该如何转移。
这让他很快就掌握了这个动作的精髓。
当然,理解归理解,真正做到位,还需要大量的练习和身体的适应。
但至少,在“理解”这个层面上,周正已经走在了许多人的前面。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