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当他看到《步兵班排战术》中关于“利用地形、隐蔽接敌”的章节时,他就会在脑海中调出营区周边的三维地形图,尝试着模拟规划一条符合书中所述原则的渗透路线,并分析其可行性和风险。
当他看到一些关于伏击战、迂回穿插的经典战例时,他也会利用系统,尝试着在模拟战场环境中,复盘当时的战斗过程,分析双方指挥官的战术意图和得失。
这种将理论学习与虚拟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周正对战术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速度,远远超过了其他新兵。
他不再是被动地接受教官的灌输,而是开始主动地去思考、去探索、去钻研。
他常常在午休或者晚上熄灯后,一个人悄悄地跑到图书室,借阅各种军事书籍。那些以前在他看来比安眠药还管用的枯燥内容,现在却能让他看得津津有味,甚至有些废寝忘食。
他如饥似渴地吸收着这些来自书本的智慧和经验,感觉自己的眼界和思维都在不断地开阔和提升。
这种对军事理论知识的浓厚兴趣和快速学习能力,也为他日后在战术领域崭露头角,埋下了重要的伏笔。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新兵连为了检验新兵们对基础战术理论的掌握情况,以及培养他们的临场指挥和协同作战能力,组织了一次小型的沙盘战术推演。
推演的背景,设定为一次模拟的班级攻防战斗。新兵们被分成若干个红蓝对抗小组,利用简易的沙盘和代表不同兵种单位的棋子,进行攻防推演。每个小组都需要根据给定的战场态势和任务要求,制定自己的作战方案,并阐述其战术意图和实施步骤。
周正被分在了模拟蓝军的一个小组。他们抽到的任务是,在兵力装备处于劣势的情况下,防守一个重要的山头阵地,并尽可能地迟滞红军的进攻。
这是一个典型的以弱敌强的防御作战想定。
小组的成员们围在沙盘前,七嘴八舌地讨论着。有的主张固守待援,利用地形优势层层阻击;有的则建议主动出击,打红军一个措手不及。但讨论了半天,也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令人信服的方案。
轮到周正所在的蓝军小组上台阐述作战方案了。
小组长是一名平时训练还算不错的兵,但他显然不太擅长这种战术推演,站在沙盘前,结结巴巴地说了几句,就卡壳了,急得满头大汗。
就在小组陷入尴尬的时候,周正深吸一口气,向前迈出了一步。
“报告教官,我能不能补充几句?”他平静地说道。
负责主持推演的连长高城,以及在场的其他教官和新兵,都有些意外地看着他。
高城连长是一位三十岁左右的军官,身材挺拔,面容刚毅,眼神锐利,浑身上下都透着一股子军人的干练和威严。他治军严谨,要求严格,性格沉稳,颇有几分《士兵突击》中钢七连连长高城的风范,这也是他名字的由来。
高城对周正这个兵,是有印象的。一开始,周正是全连闻名的“软脚虾”、“关系兵”,是重点“关照”的对象。但最近一段时间,高城也陆续从雷战和其他班长那里,听到了一些关于周正进步的汇报,比如内务评比的惊艳表现,以及训练态度的积极转变。
所以,此刻看到周正主动站出来,高城心中也有些好奇,想看看这个曾经的“问题兵”,能说出些什么名堂来。
“可以,你说。”高城点了点头,示意周正继续。
周正走到沙盘前,看着上面模拟的地形和敌我态势,脑海中迅速调出了“初级战术分析”模块,并结合自己最近从军事书籍上看到的知识,开始沉着冷静地阐述自己的想法:
“各位首长,同志们,我认为,在当前敌强我弱的态势下,我们蓝军如果单纯地固守阵地,或者盲目地主动出击,都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
“我建议,我们可以采取‘佯攻牵制、主力迂回、侧翼突袭’的战术。”
说着,他拿起指挥棒,在沙盘上指点起来:
“首先,我们可以利用阵地前方的这片小树林和几处断崖,派出少量兵力进行佯攻和袭扰,制造我军主力在此方向的假象,吸引红军的注意力和主要火力。”
“同时,我军主力则利用夜色和这道隐蔽的山谷,秘密地向红军的侧后方迂回穿插。”
“一旦我军主力成功迂回到红军侧后,就可以在其意想不到的时刻,对其指挥所或后勤补给线发起突然袭击,打乱其进攻部署,动摇其军心。”
“届时,正面佯攻部队再配合发起反击,前后夹击,就有可能以较小的代价,击溃红军的进攻,甚至反败为胜。”
周正的发言条理清晰,逻辑严密,对地形的利用和战术意图的阐述,都显得颇有章法。
虽然他的方案还略显稚嫩,一些细节也经不起仔细推敲,比如如何保证主力迂回的隐蔽性和成功率,如何协调佯攻与主攻的时机等等。
但是,他提出的这种利用地形、声东击西、侧翼迂回的战术思路,其新颖性和灵活性,却让在场的所有人都眼前一亮。
尤其是高城连长,他看着周正那张因为激动而微微有些涨红的脸,以及那双闪烁着自信光芒的眼睛,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惊讶和赞赏。
高城连长确实对周正在沙盘推演中的表现,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特意多看了周正几眼,试图从这个年轻士兵的脸上,看出更多的东西。
他记得很清楚,这个名叫周正的兵,刚入伍的时候,是全连上下都出了名的“软脚虾”、“老大难”。体能差得一塌糊涂,训练态度消极散漫,内务更是乱得惨不忍睹,甚至还闹出过逃跑未遂的笑话。
按理说,这样的兵,很难有什么出息,多半是混过三个月新兵期,就会被分配到一些无关紧要的后勤单位,然后默默无闻地熬到退伍。
但是,最近这段时间,这个周正,似乎真的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先是在内务评比中一鸣惊人,拿到了全连前三的好成绩,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
然后,在日常的训练中,虽然体能依旧是短板,但他的训练态度明显积极了许多,动作也比以前标准了不少。
而今天,在这次沙盘战术推演中,他竟然能够结合地形和敌我态势,提出一个颇具新意和可行性的作战方案,其战术思路的清晰和逻辑的严密,甚至比一些老兵还要强。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