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给大家一个交代

换源:

  陆亦可之所以拒绝侯亮平的安排,实是另有隐情。

她刚和赵东来相亲,两人相谈甚欢,她感觉和赵东来能处一处。

对于陆亦可来说,这可是人生大事,她满心想着能尽快将个人感情问题解决好。

侯亮平见陆亦可拒绝,脸色愈发难看,他皱着眉,语气不善地问道:“陆亦可,你到底什么态度?这可是关乎反贪大局的重要任务!”

陆亦可不卑不亢地回应:“侯局长,我手上现有的任务按规定必须尽快完成,不然就会违规。这些工作也同样重要,不能忽视。”

侯亮平提高了音量,几乎是吼道:“我现在给你下的也是任务!你必须服从安排!”

陆亦可听后,只是轻轻瞥了他一眼,便转身去忙自己的事,直接选择不搭理。

在她看来,侯亮平不能只考虑自己心中的反贪计划,而不顾大家手头已有的合理工作安排和个人生活需求。

局里其他人见状,都低着头,大气也不敢出,生怕下一个被强行点名。

然而,侯亮平心意已决,为了能前往扶贫村夯实叶天的相关证据,他强行点将,挑选了几名手下,准备亲自带队前往。

那些被选中的人虽满心不情愿,但也不敢违抗命令。

就这样,侯亮平带着一行人出发,前往叶天去过的扶贫村。

一路上,车内的气氛格外压抑,大家都沉默不语。

画面一转,叶天神情严肃地对扶贫工作组进行着又一次叮嘱。

他目光坚定,一字一顿地说道:“大家一定要严格执行政策法规,把扶贫工作做到实处,切切实实让贫困群众受益。”

扶贫工作意义重大,他深知这关系到无数人的生活和未来,容不得半点马虎。

此时,孙连城和王东匆匆赶来汇报扶贫大会的准备工作。

两人详细地讲述着各项筹备事宜,叶天认真倾听,不时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汇报结束后,孙连城提到下午有一场电视会议,叶天想了想,便安排他替自己主持会议,孙连城领命而去。

王东陪着叶天前往光明区实地考察。

他们乘坐的车辆在道路上缓缓前行,却遭遇了严重的堵车。

无奈之下,两人只好下车步行。

走着走着,他们恰好来到了大风厂门口。

眼前的景象让他们大吃一惊,这里再次爆发了群体事件。

只见“还我股权!”的招牌比比皆是,一群人情绪激动地聚集在一起,大声呼喊着口号。

原来,大风厂股权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妥善解决,这成了众人心中的痛点。

这些人大多是大风厂的职工和相关利益者,他们多年来为股权之事奔波,却始终没有得到满意的结果。

叶天皱起眉头,他深知这个问题的复杂性。

大风厂的股权纠纷牵扯到众多人的利益,处理不好很容易引发更大的社会矛盾。

他和王东对视一眼,便快步走向人群,试图安抚大家的情绪,了解具体情况,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叶天站在大风厂外,看着群情激愤的人群,心里明镜似的,自己并不认识这场群体事件的领头人。

但一想到赵瑞龙接手了大风厂股权,他就明白,出现这样的手段并不稀奇。

赵瑞龙为了达到某些目的,什么样的招数都使得出来。

此时,光明区书记吴天明和区长董泽瑞都已在现场,两人正焦头烂额地试图安抚群众,却收效甚微。

赵东来也刚赶到,他迅速投入工作,对沿途车辆进行疏导劝离,尽力维持现场的交通秩序,避免情况进一步恶化。

叶天站在稍远处,冷静地观察着事态的发展。

没过多久,李达康也匆匆赶到。

他一到现场,当机立断,下令第一时间清场。

看到叶天站在一旁,他连忙招手喊叶天过来。

就在清场行动进行之时,郑西坡打电话叫来的陈岩石也刚好赶到。

陈岩石一下车,就扯着嗓子喊道:“李达康,你们不办人事了吧?大风厂的职工们受了这么多委屈,股权的事儿一直悬而未决,你们就这么眼睁睁看着大家闹成这样?”

李达康满脸无奈,正想开口解释,叶天走上前来,先一步说道:“陈老,您消消气。我们都知道大风厂职工们的难处,股权问题我们一直在想办法解决。

赵瑞龙接手股权后,可能有些事情的处理让大家不满意,我们会彻查此事,给大家一个交代。”

现场的气氛因为叶天的话稍微缓和了一些,但问题依然严峻。

李达康还没来得及弄清楚大风厂群体事件的原委,陈岩石已经心急如焚地拨通了沙瑞金的电话。

陈岩石这位老革命,一心牵挂着大风厂职工的权益,见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便直接向省委书记反映情况。

叶天站在一旁,看着陈岩石的举动,心中不禁叹息。

在他看来,陈岩石历经岁月,本该安享晚年,却依旧放不下权力,对官场之事如此上心。

但叶天也明白,陈岩石并非贪恋权力,而是怀着对这片土地和人民的深厚情感,一心想要为百姓谋福祉,只是方式或许在他眼中有些激进。

叶天同样充满好奇,他琢磨着赵瑞龙究竟用了什么手段收回大风厂的股权。

赵瑞龙行事向来不择手段,背后肯定有着复杂的利益纠葛和不为人知的操作。

很快,沙瑞金的指示传来:责任到人!这简短的四个字,如同重锤一般,敲在在场每一个人的心头。

李达康瞬间感到压力倍增,他心里已经猜到此事和赵瑞龙脱不了干系。

上次赵瑞龙向他提及接手大风厂股权时,他并未答应,没想到赵瑞龙竟敢欺上瞒下,擅自行动。

李达康眉头紧锁,心中怒火中烧。

他深知这件事如果处理不好,自己难辞其咎。

赵瑞龙的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大风厂职工的利益,也严重影响了汉东的稳定和自己的声誉。

他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彻查此事,揪出背后的真相,给沙瑞金、陈岩石以及大风厂的职工们一个满意的答复。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