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太先进了,恐怖!

换源:

  第二天下午。

张参谋带沈烨来到5号实验室。

“沈烨同志,在这个项目完成之前,这里就归你使用了。”

沈烨眼前一亮。

本以为也就分个空房间。

没想到,竟然直接给了一整套机房。

军区果然大手笔。

走进机房,映入眼帘的首先是综合组装室。

综合室往里走的几扇门,分别对应模块设计室、计算机室,光感测距室,材料室、机械焊接室等多个房间。

和之前的修配厂车间比起来,简直天差地别。

张参谋指着总控室桌子上的无人机说道。

“这个,就是你要的CR500型无人机。”

“在运来之前,无人机小队那边已经试飞过,没有问题。”

“张参谋费心了,多谢!”

“沈专员客气了,那我先回去,有什么需要随时联系我。”

张参谋摆摆手。

“那就你先忙着,我不打扰了。”

等张参谋走后,沈烨把各个房间的功能仔细研究了一下。

回到综合室,绕着CR500观摩一圈。

沈烨表情冷漠。

想孤立我,那就看看谁更能搞事情。

以沈烨的个性,毕业论文都没跟导师妥协过,何况一个小小的无人机项目?

确定要搞点动静。

沈烨先去了趟无人机项目组找宋强。

既然不让参与,总要给一份项目手册吧。

来到宋强的办公室门口,刚好听见里面传来宋强和人说话的声音。

“老马,三个月的工期只剩下一个月了,咱们还有很多问题没解决啊!”

“动力不足、飞行高度不足、灵敏度不足以及操控延迟,哪一个问题都不是一个月能解决的。”

“目前我们只能达到要求百分之六十的性能,再想往前却是难上加难!!”

一个月的时间,应该够了。沈烨心里盘算。

随即,他敲了敲门。

“宋组长,总得给我一份项目手册?”

得到肯定答复后,沈烨头也不回地离开。

倒是给宋强硬憋了口气回去。

一旁的马月问道。?“这小子要项目手册做什么?”

“估计是想熟悉一下项目,怕分功劳的时候什么也说不上来。”

……

5号实验室。

有了项目手册,沈烨也不再耽搁。

“先解决动力问题。”

【扫描物品:龙国CR500式无人机!】

接着打开图鉴。

“动力要猛。”

【锁定微缩航空发动机,已简化为基础材料。】

【钛合金、高纯度石墨烯、金属铝、金属铜……】

“速度够快的话,机身材质也要跟上。”

【锁定纤维钢,已简化为基础材料。】

【金属铁、脱氧碳、金属锰……】

整理好材料清单。

交给“万能的”张参谋,请他帮助协调。

张参谋盯着,半晌陷入沉思。

5号实验室也不具备熔炼金属的功能啊。

怎么要这么一堆原材料?

他也不便多问。

立即安排采购部门,隔天就把全部材料送了过去。

另一边。

许师长找到枪械研发部门。

“老赵,这把就是帮助沧龙特战小队在演习中夺得胜利的法宝。”

“你们一定要搞清楚,争取尽快批量生产。”

枪械专家赵教授召集了部门大量精锐,将79改狙击枪进行了完全拆解。

最终确定,79改的强力主要在于轮廓扫描,和远红外成像功能锁定目标。

计算系统还会实时分析风速、海拔、气压等综合因素,从而得出子弹最佳发射轨道。

特制的轨道子弹会根据接收到的轨道命令,实施精准制导。

赵教授带队对远视距红外扫描镜进行研究复刻。

发现79改的红外扫描热成像范围,竟然达到了5000米!

远超鹰酱最先进的红外扫描仪3500米的水平。

再配合轮廓扫描功能,杀伤性能方面,简直不敢想象。

戴眼镜的研究员感慨道。

“太先进了,如果将这项技术写一篇论文,肯定能够发到NAZA杂志的头版!”

赵教授应和。

“不只是NASA,这项技术足够在世界上任何一家科学报发头条。”

“只是这项技术绝不可能对外公布,要不了多久,各个国家就会见识到我们龙国狙击手的恐怖。”

许师长每隔几天都要听一次赵教授的汇报,实时掌握着研发进度。

得知扫描仪的技术已经攻克后,立即宣布79改狙击枪的列装计划。

……

十天后。

微缩航空发动机和纤维钢研制完成。

沈烨扫描无人机,对发动机和机身材料进行替换。

项目组那边,副组长马月和王楠也在向宋强汇报改良进度。

“所以说,最近的几次改良都是没用的,CR500的性能没有丝毫提高?”

面对宋强的灵魂拷问,两位副组长低头不语。

这时。

马月忽然想起沈烨来。

“组长,许师长安排的那个专员,已经十来天没见到了,咱们一直不带他是不是不太好?”

宋强毫不在意。

“是他自己不来的,和我们有什么关系,难不成要八抬大轿请他来?干好咱们自己的活得了!”

5号实验室里。

沈烨操控无人机飞出落地窗。

只在遥控器按了一下加速,无人机就嗖的一声不见了踪影。

改装的无人机正好掠过项目组上空。

两个研究员趴在窗边扯犊子。

残影闪过。

其中一人揉了揉眼睛。

“看着好像是我们组正在改良的战术无人机?”

“别扯了,就咱们那无人机,哪有这速度。”

“可能真是我眼花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