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朱元璋人设崩了?雄心尚在,且潜龙将升天!

换源:

  刘太平的话里,分明带着不看好的风向。

乌尔良紧随其后,让评价呈现于一边倒的趋势。

“不得不说,如果这是一部电影,那么从这一刻起,朱元璋的人设已经崩塌。

我很好奇,林凡究竟出于什么目的,才会做出这样的安排。”

莫华笑呵呵地评价:“我觉得,当作品的框架被搭建起来,里面的人物就有了自己的生命。

所以说,林凡创作的朱元璋,明显有自己的导向和趋势。

我没法评价目前作品的优劣,但我觉得,朱元璋这样下去,必然是众叛亲离,说是惨,倒也合理。”

杨密知道,这个情况下,自己的评价已经不重要了,所以索性做了个顺水人情,说起鼓励的话。

“我倒是觉得,27号选手的表现很不错,而且这个年龄,未来可期!咱们还是多给他一点耐心,多给他一些表现的机会。”

有了杨密的粉丝号召力,网络上,风向也在短时间内重新回到了两级对抗的程度。

……

模拟屏上,画面再次回到了议事厅。

朱元璋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坐在主位,目光环视众人一圈,良久后,这才开口。

“诸位都知道,最近几个月,已经有三伙人想反咱了。

都是自家兄弟,咱不忍兄弟相残,也不愿兄弟相残。

诸位谁若是对咱有什么不满,不妨直接说出来,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若是谁想走,咱也绝不拦着,但咱希望,如邵荣这样的事,别再发生。”

众人闻言,立刻躬身称是。

然而没等众人说完场面话,朱元璋却顺势抛出了自己的打算。

“咱合计着,苗兵生乱,或许是人心未定,或许是收人挑拨,但邵荣和咱认识这么多年,他绝不止于此。

咱猜,他定是受了歹人挑唆,甚至是受了陈友谅、张士诚的算计。

为了防止此类事件再发生,咱决议扩大检校的规模。”

检校乃是朱元璋早就成立了的组织,其前身最早可以追溯到滁州时期。

而朱元璋的这个检校,主要负责的便是情报,而且规模也不过十几人而已。

之前无论李善长、刘基这样的文人,还是徐达、汤和这样的将领,都知道有检校,但却并未关注。

如今朱元璋将这个名字拿到明面上,而且还要扩大规模,自然引得众人颇为惊讶。

李善长一脸纠结,刘基面露犹豫,一众武将,更是心存怀疑。如果没有邵荣的事,他们可能会直接提出反对。

可邵荣都会谋反,他们又如何保证,其他人不会?

军中从来不是讲究兄弟情义的地方,所以此刻,议事厅内,所有人都陷入了沉默。

朱元璋目光再度看向众人,内心独白也再次开始。

“咱的检校,就是咱的眼睛;原本咱可以不放到台面上说,但咱若是不说,旁人也不会念着咱的好,也可能吗没有察觉。

所以咱要放在明面上说,咱就是要让他们知道,有人在的盯着他们!

咱要让检校,明着威慑别有用心的贼人,暗里盯着那些奸诈的歹人!”

朱元璋的独白结束,画面也来的了国公府外。

李善长和刘基缓步走在街上,一个脸色阴郁,一个却是挂着浅笑。

片刻的沉默后,李善长终于忍不住了。

“我说伯温,你难不成,就情愿看着上位这么做?”

刘基止步反问:“怎么做?上位不是早就做过了吗?难不成,如今谁就能劝他?”

李善长哑口无言,但刘基却并没有闭嘴的打算。

他朝李善长继续提醒:“咱们这位上位,是有雄心,也有手腕的。

你真当邵荣的事,是突然发生的变故?还是说,你觉得检校一事,是上位突发奇想?

说穿了,上位只是需要个理由,如今理由有了,谁敢阻碍他,谁就等着步邵荣的后尘吧!”

说完这话,刘基不再停留,迈步便朝远处走。

当刘基的身影,即将走出镜头时,他的声音,却又传了过来。

“咱们的上位,是非常之人,凡事都要占据大义,只要不乱来,他也不会怎么样的!”

随着刘基的离开,镜头转移到了李善长的眼部,他的眼神逐渐变得迷茫,最后是惊恐。

而片尾曲也在此时缓缓响起,结束了所有的遐想。

……

【朱元璋果然黑化了,说了这么多还不是为了提防别人?】

【果然啊!悲惨世界从来不缺悲惨的人。被背刺的朱元璋,惊觉朱元璋变化的李善长,还有心存无奈的刘伯温,每个人都是表面风光,内心苦楚。】

【我忽然觉得,这部剧可以比肩红楼梦了,这么下去,肯定是经典啊!可这还扣题嘛?】

【有没有认识林凡的?他究竟经历过什么?这个年纪创造出这种作品!】

【这么下去,朱元璋可真就要众叛亲离了啊!连最亲近的人都开始怀疑,他得多难受?】

【这价值导向会不会有问题?不会比赛结束,作品就先下架了吧?】

【这就是帝王心术嘛?真的是恐怖如斯!难怪老妖婆能做出那么多缺德事!】

【我现在有理由怀疑,这个故事他早就开始构思了,只是临时套用进来!否则除非他是天才,不然完全没法解释,这么短的时间,怎么有这种作品!他不晋级,肯定就是黑幕!】

……

演播大厅。

小撒看着网友评论,有点哭笑不得的开口。

“看来网友们开始对27号选手的作品表示认可了!不知道几位评委老师,会作何评价?”

乌尔良首当其冲,他笑着评论:“伟大的作品不会永远被埋没。27号的作品有成为经典的潜质,但还需要打磨。我觉得任何过高或过低的评价,都是对作品的不负责。”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