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逃兵可耻,真正的华夏历史,错怪于妈了?

换源:

  于妈这个说法,立刻引起了网友们的热烈讨论。

毕竟他的作品,和郭四的情况类似,都属于那种,妇女之友,但剧情只顾着爽的。

虽然这几年,他的作品稍稍改观,在质量上也有了一定的追求,但这不能改变,他成名是因为那些烂剧,甚至是抄袭的事实。

在业内,很多人被他看好,都会引以为耻,甚至怀疑自己的能力是不是出了问题。

也正是因此,他对林凡高度赞赏,反而让人觉得不对。

不过网友的能力是强大的,很快就有人挖出,这位于妈当年的确拍过历史剧,而且还是很厚重的题材。

一时间,网络上出现大批,唱衰华夏历史剧的网友。

毕竟在他们眼中,华夏没有什么历史底蕴,而且历史剧过于严肃的话,很难引起共鸣和好奇心。

那么多编剧中,也就走出了一个刘太平,更多的,怕是都已经成了于妈这种披皮作者。

只是网络上还在辩论,演播室内,马伯平却提出了质疑。

“于老师说的很对,但我们知道,有些人的出现,就是要去引领市场的;

我觉得27号的表现,说明他有能力做这个领头羊,但他目前的各种反应,说明他有意向市场靠拢,这是我不看好的。

我们已经好几年没看到优秀的历史剧了,前边我还期待满满,但当水战的画面出现后,我不禁动摇了。

历史可以进行改编、二创,但不能乱编。我不理解,朱元璋既然不参战,为什么要亲自上船。

而且严密的防守下,为什么会有敌军的船只,到他身边。

这就好像是战场上,一个敌军骑兵,杀到了主帅面前,而其他人居然没第一时间站出来保护一样。”

马伯平是新锐的历史小说作家,因为脑洞和创造力,以及不断留下悬念的习惯,被戏称为坑王。

他此刻的话,几乎代表了大多数坚守历史创作的作家、编剧。

网络上,很快又因此引发新的讨论,甚至是争执,内容也变得越发广泛,已经不止局限于朱元璋这部剧,甚至不止局限于林凡。

演播室内,胡梅导演也在此时说起自己的看法。

“我觉得27号的作品还算不错,正题趋于成熟,但有一个问题,而且是很明显的问题。那就是基调沉重,而且大多数是男人戏。

我们已经很久没看到马皇后出现了,朱元璋的家庭,似乎成了空白,而且他的人性似乎也在流失。

我不知道27号是否有什么铺垫或者深意,但这样的作品,很难留住女性观众,而且也过于压抑。

我觉得历史是广阔的舞台,应该有一些女性站出来,应该有一些女性作为符号、作为代表出现。”

冰冰点点头,从耳返中了解了网络舆情的她,不禁暗暗为自己的判断点赞。

而网络上,各种讨论已经将《朱元璋》还有林凡这个创作者顶到了围脖的热榜前十。

一些原本没关注这个节目和比赛的人,此刻也也都加入了进来。

甚至还有人,直接将《朱元璋》的精彩片段剪辑出来,在朋友和网络上扩散。

只是,作为议论焦点的林凡,此刻却有些无奈。

他的系统之所以存在,可不是为了帮他比赛,而是要传播历史。

刚刚他虽然不知道网络上的反馈,但通过系统,他却能感知到大概的情况。

很明显,这部剧这么下去,就要歪楼了。

不过好在他的态度端正,明白欲速则不达的道理。

所以短暂的调整后,新的一集也出现在了模拟屏上。

……

鄱阳湖上,因为朱元璋的出现,吴军士兵变得士气强势,很快就将汉军逼退。

俞通海更是身先士卒,直接带领六个船只编队,将汉军的部队进行切割、包围。

一时间,汉军士气低靡到了极点,就连陈友谅也没了再战之心。

斜阳下,也不知鄱阳湖的水,是被夕阳映射,还是被血水浸染,竟红得可怕。

陈友谅眼看大势已去,知道继续坚守,只怕没什么意义。

他站在楼船上,叹了口气,正准备找个理由撤军。

可他才张嘴,一支箭矢就射向了他,若不是他的帽子装饰繁杂,或许这一箭真能伤到他,甚至要了他的性命。

陈友谅也算是枭雄,可随着时间流逝,他早就没了多少胆气,只在乎自己可怜的面子。

此刻他已经被吓破了胆,但还是装出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朝着手下将领们下令。

随着陈友谅的座船后移,汉军的溃败变得更快了。

最终,汉军不得已,退到了保诸矶。

而朱元璋则是乘胜追击,在附近布下天罗地网,准备将陈友谅彻底困死。

随着大军撤退,朱元璋终于回到了自己的营地。

众将汇聚于中军帐,正准备商讨一个最终解决陈友谅的方案。

朱元璋一进来,众人立刻笑着朝他道贺,可朱元璋却直接板着脸,将自己在战场上看到的事,当众说了出来。

“有什么可恭贺的?咱们这些年过来,无论是元军,还是陈友谅的汉军,咱什么时候怕过、怂过?

可这次,军队里居然有人做逃兵!就这,你们还觉得可高兴?”

朱元璋将一份名单丢了出去,而后直接坐在主位,一脸的丧气。

那几名逃兵,都是他的船只着火后,他亲眼看到的。

所以在取得安全后,他第一件事就是派人抓捕这些人。

此刻将这件事第一个说出来,他一来是要敲打众人,二来也是在试探。

果然,很快中军帐内就陷入沉默,随后又是一阵请罪的声音。

片刻后,徐达却是有些急着开口了。

“上位,末将不该多嘴,但那是末将手下的人,末将不得不说。”

朱元璋看着他,目光显得有些复杂。

短暂的思考后,朱元璋还是点点头,示意徐达可以畅所欲言。

徐达躬身道谢,随后目光环视在场的众人,犹豫片刻,这才开口。

“上位说他们是逃兵,可是因为,他们在战时跳船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