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朱元璋并没打算让刘基回答什么,短暂地停住后,他又笑着打破了僵局。
“好了,咱也就是和你唠叨几句,你可莫要多心,你也知道,如今情况不同了,好多位置空着。
是用旧人,还是用投降的,亦或者提拔新人,这些都还不好说。
咱现在是一想到这些,就头疼,所以啊,只能先拖着。
况且胡惟庸这人就是个投机的货色,他虽说立功了,可这是个恶例,一旦开了,那就是个麻烦!”
说完,他不等刘基反应,就直接询问。
“对了,你过来是有什么事?”
刘基反应过来,连忙解释。
“哦,才送来的军报,李文忠大败谢再兴,眼下谢再兴已经退回诸全州,经此一役,以张士诚的性子,一时半刻间,必不敢再有别的动作,咱们也能好好处理内部的事了。”
听到李文忠取胜,朱元璋本该高兴,可想到对方派来的是谢再兴,他又有些唏嘘。
就在朱元璋感慨时,外面却又传来一声高呼。
“上位,汉军想要突围,不过被咱们的人打退了,眼下他们还在组织第二波,想来今夜他们是想鱼死网破了!”
徐达说话的同时,已经闯了进来。
瞧见气氛不对,他正想出去,却被朱元璋喊住。
“别走!去替咱交代一下,让他们先劝降,若不肯投降的,也网开一面,不必死战!”
徐达一怔,有些不解朱元璋的心思,但出于习惯,他还是答应了下来。
朱元璋似乎还觉得放心,于是摆了摆手,朝刘基吩咐。
“伯温先生,想来你能明白咱的心思,你且随着他一起吧,免得闹出别的误会!”
刘基眼珠一转,心中已经明白,连忙答应一声,扯着徐达离开。
两人出了大帐,徐达立刻挣脱了刘基。
“我说伯温先生,上位这是在卖什么关子?陈友谅死了,他的手下,能闹出什么乱子?咱们只需围剿,他们必败啊!何必多此一举,放虎归山?”
刘基笑道:“你也不想想,若是陈友谅的继承人还在,那他的疆土,就都是他的,可若是他的继承人没了,那些守将、官员,又该如何?”
徐达终究不是傻子,这话到了这地步,立刻醒悟过来。
他一拍额头,连忙小跑着朝船只赶去。
不多时,双方战事再起。
按照朱元璋的授意,军队先是压缩围剿的空间,随后开始劝降。
这一番操作后,还真让不少人选择了投降。
待到劝降结束,留给汉军的活动空间其实已经不多了。
可汉军依旧还在拼杀,到了这一步,徐达也明白,继续围剿,也没什么意义,索性开始放水。
汉军绝境逢生,发现了防守漏洞,自然是拼了命地冲锋。
而在放走一批汉军后,徐达则再度开始猛攻,在后面死死地咬着汉军。
战斗持续了一夜,到天明时,朱元璋知道战斗将要结束,正准备歇息片刻,结果常遇春却闯进了他的大帐。
“上位,咱们抓到了陈友谅的儿子陈善,张定边护着陈理逃了,不过徐元帅正在追,想来他们逃不掉的!”
朱元璋听到陈善,先是一愣,随后心中一阵无奈。
此刻他的想法,早已改变。
放走陈家的人,除了要稳定西边的局势外,也是希望他们能主动投降。
可如今呢?陈家兄弟居然散开,一个被抓,一个逃走。
如此一来,局势自然不好收拾,甚至有无数的可能。
朱元璋沉吟片刻,朝着常遇春吩咐。
“你立刻带着陈善去见李善长他们,让他们写一封文书,劝慰各地城池,看能不能让他们投降!另外对陈善,要妥善照顾!不得轻待、欺辱,违者斩!”
交代完了这些,朱元璋似乎还觉得不踏实。
他又起身,亲自写了几封书信,派人送了出去,这才歇息。
镜头一转,朱元璋的军队,已经将战场收拾完毕,开始撤兵。
应天府内,吴王府邸。
马氏正在教训自己的几个儿子,她一边骂,一边打,到了动情处,竟是哭了起来。
恰在此时,一只手夺过了她才举起的戒尺。
马氏回头,正要发怒,却瞧见是朱元璋回来了,立刻有些诧异地看向婢女。
朱元璋见状,连忙解释。
“是咱不许他们出声!这几个娃犯了什么错?你要这么待他们?”
马氏哼了一声,道:“他们把宋夫子的书藏了起来,还在宋夫子的座位上涂了墨水!你说,这么小的年纪,就不知道尊师重道,日后如何得了?”
朱元璋略微思索,却并未发怒。
他笑道:“你也说了,这么小的年纪,毕竟还是孩子,有时候总得宽宏些嘛!”
说完,他看向朱樉兄弟俩,又看了看另外一侧的朱标。
“你们说说,为何要整宋夫子?还有你,你是老大,为何不加以制止?”
朱元璋的话一出口,三个孩子就立刻齐声开口。
甚至一旁还在牙牙学语的朱棣,居然也学着叫唤起来。
“父王,夫子说您御下不严,律法过于严苛,所以才让手下的人心生恐惧,故而叛逃。孩儿不服,却又说不过他!”
朱樉有些不满地说着,一旁的朱标却是无奈地辩解,唯恐朱元璋动怒,对宋濂做出什么。
“父王,宋夫子不是这个意思,您别听他们胡说!他们连书的意思都没明白,就在这……”
没等朱标说完,朱元璋就制止了他。
“课堂上,什么都可以说,无妨。”
说完,他看向朱樉,道:“不重师长,的确该罚,不过为父亲辩解,也的确情有可原。
这样吧,咱就罚你,三日不许离开王府!”
朱樉有些不甘,可却也不敢反驳,只能答应。
而朱元璋则在此时,看向朱标,继续询问。
“老大,既然你方才说他的话不对,那你说说看,你觉得,宋夫子所说的,是否有理?”
朱标明白,这是自己的父亲在考验自己。
略微思索后,他竟给出了一个,让朱元璋始料未及,甚至颇为惊喜的回答。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