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法兰西溃败

换源:

  林川来不及歇息,又在屏幕上写下:[法国大溃败]

这下子不仅是弹幕,而且在场的导师也都惊了。

弹幕:“作者你是否清醒?”

“这在写什么呀?”

“刚刚是波兰也就罢了,法国可是大国呀,溃败?笑话!”

罗琳:“我说的吧,写的内容根本不切实际!”

山本宽:“无需多言了,我们可以下定论了!”

卡梅隆:“可以明年见了!”

刘慈欣又是一阵无语,为什么这群家伙看到个标题,就开始在这狗叫了。

耐心一点,看接下来的内容不好吗?

但1号直播间的观众却不减反增。

“我倒要看看这小子会写什么。”

“就是的,我要看他怎么编!”

[德国完全占领波兰之后,早早就与德国宣战的英法两国军队竟然一直按兵不动,即使其总兵力已远超过西线德军的数量。]

[此时的英法政府还认为希特勒不敢再向西进攻了,而是会转向东线去与苏联人较量,这是英法两国最希望看到的结果。]

[但这一次英法两国又猜错了,希特勒决心再向西前进占领整个法国,同时逼迫英国投降。]

[德军不断向西线增派部队,英法军队则继续保持观望的态势。]

[面对如此战争奇景,当时一位法国记者是这样描述的:“那里的宁静气氛令人惊讶。驻守在莱茵河畔的炮兵悠闲地观望着德国运送弹药的列车在河对岸来往行驶,我们的飞行员从萨尔区工厂冒烟的烟囱上空飞过也不投掷炸弹。]

[很显然,最高统帅部最关心的是不要打扰敌人。”]

[德国人利用这宝贵的战争间歇时间,加紧生产军事?装备和弹药,迅速增强了德军的作战实力。]

[进攻西欧的行动代号为“镰刀闪击”,由A集团军群参谋长曼施泰因提出,将投入的总兵力为136个师、2439辆坦克、3700架飞机,另有运输机600架。]

[兵力配置上分为A、B、C三个集团军群。按照德军总参谋部的作战设想,首先由空降兵夺取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重要战略要地,同时出动空军争夺法国、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上空的制空权。]

[然后B集团军群开始对比利时、荷兰进行佯攻,以诱使英法两国军队主力进入这些低地国家。]

[此时C集团军群在法国马其诺防线正面进行接触,争取有所突破,以牵制英法两国军队无法北上增援。]

[接下来,担任主攻任务的A集团军群由战线中央实施快速突击,穿越丛林密布的阿登山区,突入卢森堡和比利时南部,绕过马其诺防线直插法国腹地。]

[“镰刀闪击”行动极具风险,因为倘若B集团军群战线中央突击不畅的话,就极有可能被侧翼的英法军队包围全歼,这将给德军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天生便喜欢险中取胜的希特勒一开始就很欣赏曼施泰因的这个计划,并很快批准了该计划实施。]

[据当时任德军第19装甲军军长的古德里安回忆,除了希特勒、曼施泰因和他本人以外,几乎再没有任何人对这个计划是具有信心的。]

[此时,德军对面的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和英国远征军共有135个师、3469辆坦克、2000架飞机,并可利用英伦三岛1000多架飞机支援战斗,在兵力上与德军可谓是旗鼓相当。]

[战前,英法联军误以为德军此次将沿袭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军进攻法国的“施里芬计划”的战术,会把主力放在自己的右翼,通过比利时攻击法国。]

[因此将联军主力部署在法比边界北端和法国北部各省,其他部队的大部分部署在南部的马其诺防线上,而战线中央则由于拥有阿登山区天险,只留了战斗力较弱的部队驻守。]

[此时,万事俱备的希特勒开始动手了。]

弹幕:“我都能猜到接下来的剧情走向了,肯定又是希特勒干嘛,法国干嘛,然后又溃败了。”

“对,我估计这样,他接下来就闪击全球了!”

但导师席上的反应,却和直播间里的观众大相径庭。

卡梅隆:“我被他震惊到了,他的想象力真是太厉害了!”

罗琳:“即便我们知道了结局,也大概率猜到了接下来的剧情走向,但他这个创作力确实挺厉害的!”

两名导师一改之前的态度称赞起来。

“各位,”山本宽准备泼一盆冷水,“别忘了我们这是编剧大赛,是要看故事的精彩程度的,各位都猜到了接下来走向,还有什么看的必要吗?”

“这就是一篇换皮爽文,只不过世界观比较宏大罢了,龙国不是最擅长这个吗?”

山本宽这句话明显带有嘲讽的意味。

刘慈欣:“别急,先看!”

只说了四个字,因为他实在不想理会他们。

[1940年5月10日清晨,大批德国空军轰炸机突然对法国、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的军用机场、铁路公路枢纽等重要目标实施了猛烈的轰炸。]

弹幕:“开始了,开始了!”

[随后,从北海到马其诺防线之间的300多千米的战线上,德国陆军向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发起了大规模地面进攻,闪击法国的行动拉开了序幕。]

[很快,担任佯攻任务的B集团军群就利用空降兵和装甲部队在比利时和荷兰顺利打开了局面。]

[面对德军的突然袭击,英法联军主力果然上钩,立即越过法比边境进行火速增援。与此同时,C集团军群也在马其诺防线与法军打得火热,使得法军无法从南线抽调兵力协防中部战线。]

[伦德施泰特上将指挥的A集团军群在卢森堡和比利时的阿登山区实施了强攻,其先头部队是由古德里安带领的第19装甲军。]

[仅一天工夫,卢森堡就向德军投降了。5月12日下午,古德里安的3个装甲师成功穿越阿登山脉110千米长的峡谷,突进至马斯河北岸。]

[5月13日德军通过马斯河,直插法国腹地。直到此时,英法两国才发现德国人玩的是声东击西的把戏。]

[而此时在比利时境内的英法联军可能会被德军合围歼灭。第二天下午,英、法派出了开战以来最庞大的空中打击机群,前往马斯河对德军进行拦截。]

[双方共投入了500多架作战飞机,在马斯河上空杀得昏天黑地。在这场空战中,以逸待劳的德国空军大获全胜,英军从本土派出的10个战斗机中队共损失了60%的飞机。]

[从此之后,德国空军牢牢掌握了法国上空的制空权。同一天,德军B集团军群开始进攻鹿特丹。]

[很快,荷军最高司令部下令荷军停止抵抗,就地向德军投降。]

[5月15日清晨,得知德军突破马斯河防线长驱直入的消息之后,惊慌失措的法国政府开始准备向图尔撤退。法国总理保罗·雷诺向5天前才接替张伯伦担任英国首相的?丘吉尔发出求救电报:“昨晚我们作战失败,请把你们可以派出的全部飞机和军队派来。”]

[第二天,为了稳定法国人的情绪,避免发生全线崩溃,丘吉尔从伦敦直飞巴黎。战后,丘吉尔在自己的回忆录里这样描绘当天的情景,“差不多我一见到法国总理雷诺和联军总司令甘末林,我就立即意识到,局势比我想象的还要糟,因为他们每个人看上去都是灰头土脸的”。]

[当丘吉尔询问甘末林战略预备队在哪里的时候,后者回答道:“没有。”这一天,异常沮丧的雷诺总理将时任法国驻西班牙大使的83岁的贝当元帅召回巴黎,同时从贝鲁特召回了73岁的魏刚将军。]

[这两位是法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民族英雄,雷诺希望他们的复出能为即将崩溃的法国带来好运。]

[与此同时,古德里安的第19装甲军在渡过马斯河后没有片刻停留,继续向西全速前进。]

[由于古德里安的突击速度太快,以至于即使在路上遇到大批向西溃退的法军士兵都不愿停下来去俘虏他们,甚至有时候还发现有些慌不择路的法军车辆居然会跟在德军坦克后面飞奔。]

[古德里安闪电般的速度让德军统帅部也是非常不安,曾两度下令其暂停前进,但古德里安居然抗命不遵,甚至还用辞职来抗争。深受希特勒喜爱的古德里安并没有因此受到惩处,反而加快了推进的速度。]

[5月20日,古德里安在阿贝维尔附近抵达英吉利海峡,并开始向北推进以占领各大港口,切断英法联军撤向英国的退路。]

[此时A集团军群已经切断了英法军队向南的?退路,而且北面的B集团军群已攻占了荷兰及比利时东部地区,数十万英法联军主力实际上已经陷入了德军的包围圈之中。]

[眼下英法联军能够逃脱的唯一希望,就在包括敦刻尔克在内的法国北部的几个海港了。]

[这个时候,魏刚将军已经接替甘末林担任法军总司令,但前者刚刚回到巴黎,对前线的战况一无所知,再加上其作战思想还停留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基础之上,法军部署变得更加的混乱。]

弹幕:“爽了!”

“好爽,快更!”

“催更催更!”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