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写狄仁杰绕不过去的人物,不一样的武则天

换源:

  选手房间内,莫追通过观众们的弹幕,也知道了丁和光说的话。

但依然是丝毫不慌。

因为他对《神探狄仁杰》有着绝对的信心。

毕竟,这部剧早已经过了市场的检验。

而接下来的一段剧情,是对武则天的塑造。

不算名场面,但也颇为经典。

况且,武则天,这也是写狄仁杰,绕不过去的一个人物。

……

第二天一早,武则天带着梁王武三思来到了御花园。

“夫秋,刑官也,好一派肃杀之象啊。”

看着面前的景象,武则天感叹道。

“陛下,还在想着突厥特使被杀案。”

武三思问道。

“两国修好,来之不易啊。”

武则天转身,一边走,一边分析起当前的局势来,

“突厥内部也有两股势力,以始毕可汗为首的主和,以莫度可汗为主的主战,两派明争暗斗,

这次吉利可汗就是采用了始毕的建议,前来议和,没想到被害死在石河川,

此事吉利一旦得知,莫度派势力会立刻抬头,两国前景黯淡。”

说到这里,武则天做到椅子上,忍不住叹了口气。

“陛下,难道我堂堂的天朝,还怕他小小的突厥不成。”

武三思有些不服。

“重燃战火,黎明涂炭,那些企图恢复李唐天下的逆党,更会兴风作浪,借机起事,

国家再无宁日,这些难道你都没有想过嘛,亏你还是堂堂的宰相。”

听到武三思的这话,武则天毫不留情地直接训斥道。

“是臣失言。”

武三思立刻认错。

武则天看了这个侄子一眼,似乎有些恨铁不成钢的意思,但终究没在说什么,只是问了句,

“狄怀英还没到吗。”

“还没有。”

“这个狄怀英,怎地如此迁延,真是岂有此理。”

武则天起身,话语中带着不满,明显心中急切,有些沉不住气了。

“陛下,臣不明白,为什么非要召狄仁杰回来。”

武则天如此看重狄仁杰,显然是让武三思相当不服气。

“要不朕把此案交给你处理,限期三个月,逾期严惩。”

武则天撇了武三思一眼。

“这……”

听到这话,武三思立刻怂了。

“朕知道你没有这个能力,也不会为难你。”

武则天显然是知道自己这个侄子的德性,对他的反应也不意外,

背着手说道,

“前朝宰相魏百策曾经对太宗皇帝说过一番话,

开国之臣,但凡有一技之长,即可用之,不必考虑其品德,

而治世之臣,则要品才兼优方可,

狄仁杰的才具品格,为世人所称道,这一点你是比不了的。”

“是。”

武则天这话,武三思只能乖乖接受。

“你很忠心,这很好,但你要明白,绝不能嫉贤妒能。”

武则天转过身,语重心长,

“你身居宰辅之位,要替国家着想,替朕分忧,

不能总想着结党弄权,清除异己,

现在有朕,没人敢动你,然而朕百年之后,你该怎么办呢。”

“是,三思明白。”

武三思躬身,表明自己接受了武则天的教导。

这时候,张柬之到来,带来了狄仁杰失踪的消息。

同时,传旨的千牛卫全部被杀。

武则天脸上隐现惊色。

……

“真是奇怪了,我怎么感觉这个武则天这么奇怪呢,和我以前看过的,好像都不一样。”

“你也有这种感觉?我还以为只有我有呢。”

“感觉她好有气势,这貌似是我见过的,最像皇帝的武则天了。”

“确实,这个武则天从仪态和说话方式,好像都透着一股帝王范儿。”

“同感,以前看过的那些武则天,虽然那些演员都很漂亮,但我看完就忘了,

就算能记住,也只是记住她们的长相,不会把她们和武则天联系在一起,

但这个武则天,我有种感觉,很有可能以后一提起武则天,我就会想到她的样子。”

……

“看样子,我还是低估了这个小家伙。”

丁和光看了这个片段,说道,

“他似乎想要在塑造一个经典的狄仁杰形象的同时,还要塑造一个经典的武则天形象。”

丁和光一边说着,一边脸上再次露出笑容。

感觉这几个小时,他笑的次数,似乎比过去一个月都要多。

这大概就是一个雕刻师,看到一块良才美玉时的欣喜吧。

“丁老,没这么夸张吧。”

顾浩然惊讶地开口了,

“我承认,莫追这段剧情塑造的武则天,确实有些几分出彩,但要说是经典,未免也有些过了。”

旁边,陈洋也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刚才听到丁和光这么一说,他的心里就又是一颤,总感觉似乎又要被打脸。

但又觉得不太可能,心中纠结起来。

“确实,现在说这个确实为时过早了。”

丁和光也没有反驳,

“所以,我只是说,莫追这个小家伙,很有可能有这方面的想法。”

“丁老,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陈洋忍不住问了出来。

他觉得,自己如果不问个明白,很有可能会被憋死的。

……

新书求各种数据,拜托各位!

收藏!鲜花!推荐!月票!打赏!评价票!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