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狄仁杰抽丝剥茧,高明的推理,君臣终相见

换源:

  另一边,狄仁杰和李元芳离开绛帐县之后,来到长安。

他们并没有第一时间进宫面圣,而是来到了城外被烧毁的土窑。

目的就是为了避开皇帝身边,可能存在的内奸。

毕竟使团前进路线,还有狄仁杰的行踪都是绝密,一般人绝不可能知道。

两人在土窑一番搜索,发现了蝮蛇留下的手帕。

夜晚,狄仁杰与李元芳在客栈内讨论案情。

通过蝮蛇留下的手帕,可以断定。

袭杀使团,假冒使团进京,土窑失火,杀害郡主,四个案件,都是同一个势力所为。

而后,狄仁杰通过排除法,排除种种不可能之后,得出结论。

蝮蛇背后的势力,犯下四件大案,是为了从土窑中救出一个对他们至关重要的神秘人物。

烧毁土窑,是为了掩人耳目,不让人发现神秘人已经被救走。

而杀害翌阳郡主,则是为了将这个神秘人,伪装成郡主,蒙混过关,带出长安。

得出了这个结论,狄仁杰长出一口气。

知道,现在可以去见武则天了。

……

“哈哈,金木兰还以为自己做得天衣无缝呢,结果狄仁杰就这么逛了一圈,就发现了她的真实目的。”

“现在想想金木兰刚才那种自信的样子,真是太打脸了。”

“确实,这么一对比,很明显就能看出,金木兰和狄仁杰根本就不在一个段位上,差距太大了。”

“恐怕金木兰现在唯一的优势,就是她处在暗处,要是真的面对面对局,她绝对被狄仁杰耍得团团转。”

“我现在倒有点担心,莫追把狄仁杰塑造得这么厉害,反派那边要怎么玩。”

“少有的能感觉主角明显胜过反派的作品。”

“主角强的作品也是很难写好的啊,一不小心就会崩盘。”

“不过,不得不说,这段推理过程很丝滑,完全没有让人感觉到有强行圆的痕迹,”

“要是没这点本事,怎么敢说是神探呢。”

这段狄仁杰分析案件的剧情,再次让众人看到狄仁杰那超出常人的推理能力。

引得众人惊叹连连。

当然,也并不是所有人都这么想。

“这剧情很难吗?我怎么感觉这推理过程有点幼稚啊。”

“我也有这种感觉,太简单了,没有什么波折,感觉我上我也能写。”

“嗯,比起之前的几段塑造,推理过程确实略显失色。”

这些话一出,弹幕一下子就炸了,吵了起来。

“噗,几位,你们说真的,这推理过程虽然算不上神级,但也写得相当精彩了好不好。”

“就是,还你上你也行,做什么白日梦呢。”

“怎么了?说说都不行啊。”

“本来就是这样啊,我没觉得这段推理有什么精彩的。”

“这段狄仁杰推理出来的东西,我早就知道了,有什么难的。”

“我也知道啊,要是推理出这些东西就算神探的话,那我不也算神探了。”

“我靠,我真是服了,你觉得这推理简单,合着是这么个原因,真是天才。”

“怎么了,不行啊。”

“我拜托几位天才,你们是站在上帝视角看的,能知道这些,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

“就是,也不想想,要是把你放在狄仁杰的位置上,你真的能推理出这些东西嘛。”

“哈哈,恐怕只能两眼一摸黑吧。”

“我当然能推理出来啊,这有什么难的,又没什么精妙的诡计,顺着证据捋下来,想到不是简单嘛。”

“真是没话说了,我告诉你,法证之父艾德蒙罗卡说过,凡走过必留痕迹,

很多时候,精妙的杀人不难猜,难的,是无迹可寻,你根本无从查起。”

“没错,像现在这件案子,线索只有蝮蛇的两块手帕和李元芳的证词,其他没有任何有帮助的线索,几乎可以说是凭空推理了。”

“光凭这些蛛丝马迹,就能推理出金木兰他们的真实目的,这已经很恐怖了。”

“真有这么厉害?”

“我还是觉得平淡,这个推理给我一种太理所当然的感觉了,”

“理所当然才是厉害的,因为这样说明推理的结果有说服力。”

“而且不觉得这么一步步抽丝剥茧,摊开了放在你面前的推理过程,看起来很丝滑,很舒服嘛,”

“不觉得。”

“没话和你这种人说了,杠精。”

……

而武则天这边,知道狄仁杰被假千牛卫带走之后。

认为狄仁杰凶多吉少,心中悲痛惋惜之余,也下了旨意。

让王孝杰等边关将领,随时做好与突厥开战的准备。

毕竟,狄仁杰一死,朝中恐怕再也没有其他人能够查明真相,力挽狂澜。

大周与突厥的战火,一触即发。

三日后,武则天前往圆觉寺上香。

在圆觉寺方丈的帮助下,武则天终于见到了狄仁杰。

君臣相见,分外感人。

……

新书求各种数据,拜托各位!

收藏!鲜花!推荐!月票!打赏!评价票!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