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科举考试

换源:

  下人当中有很多都是为虎作伥的,但是大部分都是无辜的,毕竟他们都是沈家的奴仆,平时是没有任何话语权的。

南宫淼动了恻隐之心,可是又觉得就这么放过这些人,也太便宜他们了。

徐璟一笑着开口。

“类似管事之类,不可能对沈远的做派一无所知,索性就把他们流放吧,其他人可以放到桌子上去做苦力。”

沈远被抓,沈家的产业自然是要充公的,底下的很多庄子都需要劳工,这么安排再合适不过了。

南宫淼点了点头:“沈家的一切事宜,都交给徐大人来处理吧,他的家产也全权由徐大人来支配!”

她这么做,自有她的目的。

朝中官员被抄家,在清点入库的过程中,总会有很多人在中间捞油水。

如果叫其他人负责的话,能剩下一半入库就很不错了。

徐璟一心领神会地点点头。

“我知道了,陛下放宽心就好!”

南宫淼先一步打道回府。

徐璟一留下来处理后续事宜。

等到他把这边的事情处理得差不多了,回到宫里的时候,天色都已经黑透了。

萱萱还没有睡,在院子里面和几个宫女太监玩游戏,见到他回来,直接就扑了过来。

“爹爹爹爹,你怎么这个时候才回来?我和娘亲都好想你呢,娘亲还让人做了很多你喜欢吃的好吃的……”

徐璟一牵起来小家伙胖乎乎的小手,把她带到室内。

南宫淼早得到消息,叫人把饭菜准备好了,果然大多是徐璟一喜欢吃的。

一家三口其乐融融地吃饭,一面说起来沈家的事情。

小丫头眨巴着大大的眼睛。

“娘亲,沈家的弟弟和妹妹还会来宫里吗?我还想和他们一起上学哦。”

沈家这场变故,影响颇大。

原本学堂里面的先生,也是沈家的长者,因为这件事情直接告老还乡。

沈家的孩子虽然没有被赶尽杀绝,但是却被勒令关在了宁安塔。从此以后不仅没有接受教育的权利,而且再也不可以踏进京城半步。

徐璟一笑着和小家伙做解释。

“弟弟和妹妹的父亲做错事了,所以以后再也不得入宫,不过,娘亲应该可以安排其他人来陪公主。”

萱萱有着小小的失落,却绷着小脸儿没有多说什么。

南宫淼这时候询问徐璟一:“大人觉得,还有谁能够教导公主?”

徐璟一对朝里面的事情知道的不多。

“下官觉得这件事情不用操之过急,而且朝里面的那些老学究往往刚愎自用,思想腐朽,让他们来教导公主未必是好事儿。”

“我们不如安排人在民间广招圣贤,然后从中筛选一个合适的入宫。”

“而且也可以顺带着在朝中换换血,把那些倚老卖老的三朝元老都给换掉,对我们大有益处。”

徐璟一这么安排自然是有道理的。

现在朝里面有很多人都颇有微词,毕竟沈家和李家之前都势力庞大,有很多臣子,甚至于都是他们的门生。

这些人当中有的还是可以用的,但是也有的就必须要被踢出局了,不然的话就像是买了一颗定时炸弹在大家身边,随时都有被引爆的可能。

但是把这些人处理掉,就意味着会空缺出来很多官职,启用新人自然是最佳的选择。

南宫淼笑着开口。

“那这件事还是请徐大人多多费心吧,因为如果交代别人去做的话,朕还真是放心不下。”

于是就在第二天,徐璟一就叫人把皇榜给贴了出去。

皇榜上清清楚楚写着,现在朝廷招贤若渴,所以要临时加一场科考,希望有识之士都可以来参加。

而且一些贫穷的书生,还可以获得免费报销路费的待遇。

犹如是一石激起千层浪,皇榜发出去之后,就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老百姓们茶余饭后都在议论这件事情。

有人觉得这一次的科考和之前的不会有什么两样,能成功入选的只能是那些达官贵族,普通小老百姓会在第一轮就被筛下来。

但是也有人觉得,这次朝廷经过一次大整顿,可以说是今非昔比,正是缺人之际,所以极有可能会提拔一些贫寒之士。

因为科考的日子比较靠近,所以大家都必须要尽快做决断。

茶馆里,几个老人家也在讨论这件事。

“我觉得我们不能错失这次机会,毕竟对于我们这些普通老百姓而言,这样的机会可遇而不可求。”

“但是路途遥遥,可是要不少钱砸进去才行,我还是觉得不妥当!”

“可是朝廷不是说了可以补给路费吗?更何况,如果路上省吃俭用的话,应该也用不了太多钱。”

“可惜我家没有一个能登大雅之堂的,否则就算是砸锅卖铁,我也要试一遭。”

……

殊不知他们说话的时候,筹办这次科考的徐璟一,就坐在他们身边不远处,也在慢悠悠地喝茶。

徐景的对面坐着的是他的手下张三。

张三压低声音:“真是搞不清楚这些人心里都是怎么想的,这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他们也不珍惜。”

徐璟一笑着摇了摇头:“这种事儿本来也怪不到他们头上,一定是因为之前的科考制度不够完善,让大家寒了心。”

张三之前是南宫淼的近卫,南宫淼担心徐璟一一个人出门,会遇到麻烦,才会把他派过来。

他对朝廷的事情可以说是了如指掌。

“说的也是,之前沈家卖官买官,我是听说过的,当时还以为是有人刻意中伤,到后来才知道都是真的。”

“穷人们一次次地碰壁,自然也就心灰意冷。”

“而且这一路的盘缠,对于他们来说的确不是小数目,有的人甚至于会为此倾家荡产。”

徐璟一叹了一口气:“从此以后的科考,我会每年都亲自盯着,绝不会让类似的事情再发生。”

一个国家想要兴旺,最不能少的就是人才。

而如果他们自己扼断了人才引进的通道,等于是自掘坟墓。

所以类似的事情,绝不能让其他大臣来负责。

张三笑着开口。

“只要徐大人在,朝里面就不会出什么乱子……我之前还担心大人不会一直留在京都,现在看起来我的担心是多余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