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杜撰,都是杜撰!我们的火车撞不到孩子!

换源:

  “熔炉?!”

“这是什么名字?”

名叫金泰赫的棒子国评委皱眉道。

其实但凡有点文学底蕴,都能看出来。

以“孩子”为主题进行故事创作。

却起了“熔炉”这样的作品名。

这其中暗合的深意,就已经呼之欲出了。

金泰赫与其他两位评委交换了一下眼神,俱是寒冷。

一个名字他们就清楚了。

龙国的选手还是要搞事!

恶心完带嘤,还要恶心我们!

不过很快他们也释然了。

我们宇宙棒子国可不是带嘤那个日已落。

我们的孩子们,被保护的很好呢!

国家喜欢孩子,人民爱护孩子。

绝对没有突破口!

熔炉一名,在国内自然也掀起轩然大波。

“好好好!这名字我就给满分!”

“好一个不卑不亢的沈闲啊!”

“让我们讴歌你们思密达,不可能!就是要撕开你们这伪善自傲的面具!”

“祖国妈妈一定要保护好我们的选手啊!”

“放心吧,棒子国敢乱来,你问他怕不怕打?”

“但是,人家比赛规则上也写了,不能胡编乱造啊,沈闲不会放飞自我了吧,那这就落人口舌了呀。”

观众们都有些担心。

沈闲虽然是本次出征世界创作大赛的“国家队成员”。

但脾气是真的大,妥妥地战狼。

如果真是为了黑而黑。

那么这熔炉,不要也罢!

观众们惴惴不安时,沈闲的直播间里播放起了音乐。

这首纯音乐,初听有些像儿歌,非常轻快活泼。

但在不着痕迹间,又变奏为悲伤。

一种绝望的悲伤。

观众们再看,沈闲原先有些跳脱的表情,已经变得沉默肃穆了。

而在这种基调中,《熔炉》的故事也慢慢展开了。

……

棒子国,雾津市。

所谓雾津,就是指待大雾很多的城市。

沈闲堆砌了很多四字词语,进行了长达数百字的环境描写。

在她身后,霍朝歌默默看着。

明明是要写棒子国的孩子。

可这样的开篇,大雾弥漫,波云诡谲。

哪里有几分阳光可爱的模样。

再加上沈闲放起了的这首BGM,更是让人压抑到了极点。

终于,有人物出现了。

却不是孩子,而是一位男子。

沈闲为他起了一个非常思密达的名字。

姜仁浩。

姜仁浩浓雾里开车,驶向目的地雾津。

沈闲通过描写他的电话内容,向观众们传递了信息。

姜仁浩受到大学教授的引荐,来雾津的一所慈爱学堂聋哑学校应聘老师。

教授的帮忙,车内的广播,挂在后视镜上的照片。

沈闲仅仅以三个元素为出发点,就构建出了一幕非常和谐有爱的氛围。

观众们都松了口气。

“别看沈闲这家伙狂傲,其实他的文字都是非常有温度的。”

“是的,沈闲就是写小甜文出道的!”

“能看的出来。光是打电话这一段,就写的非常有温度。”

“吓死我了!这名字这开篇的环境描写,我还以为是什么悲惨的故事呢……”

“哈哈哈,安啦集美!沈闲老粉告诉你,他从来不会写什么苦大仇恨的剧情,他都是那种甜到齁的文字!”

“写孩子的话,我估计是什么温暖的救赎剧情,或者是萌宝闹翻天这样的。”

“嘻嘻,那我就放心了。”

集美都定了定心。

继续看下去。

几乎是瞬间。

沈闲的笔锋,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而在故事情节里,沈闲是让主角姜仁浩的车辆驶进了一条隧道。

打着电话的姜仁浩,被迎面而来的大货车灯光照的睁不开眼。

他匆忙变道。

汽车与大货车惊险会车,险些酿成车祸。

剧情转折突如其来。

沈闲却不给观众们讨论时间。

笔下画面一转,来到了附近的火车铁轨上。

一位小男孩正孤零零地走着。

身后,火车的轰鸣响起。

火车从隧道里钻出,越来越近。

小男孩却无动于衷。

甚至主动转过身来,看向了火车。

惨案发生了。

沈闲没有描写血腥。

反而把写作镜头聚焦在了铁轨旁。

小男孩的拖鞋静静摔在那里,上面有些斑驳血迹。

火车在铁轨上继续疾驰,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

天空依旧昏暗,大雾稠密。

“这……”

主舞台上,李织恩看到这里,是捂住了嘴巴。

《熔炉》这才刚刚开篇,就已经有了一位死者。

而且还是个孩子!

沈闲先前写主角姜仁浩的那一段氛围有多甜蜜。

铁轨小男孩这里就有多么的悲戚。

这一来一回的反差感。

加上利用两个隧道的故事铺设,既有画面感,也充满了悬疑点。

而更多的是绝望。

李织恩不知道这位龙国作家要写什么,但她就是感觉绝望。

“大家不要激动!”

似乎也是看到了李织恩与一些现场观众的反应。

棒子国评委金泰赫忙是道:“这都是无聊的幻想捏造!”

“在我国,铁轨四周看防严密,是绝对不会出现孩子被撞的事件的!”

“你们大可想想,自己是不是从来没有在网络或者手机上看到此类新闻。”

“杜撰,都是杜撰!”

满意地看了眼观众们的点头动作。

金泰赫松了口气。

随即目光里也是闪过一丝埋怨与不屑。

这位沈闲,是想抨击我国的铁路安全系统吗?

我不得不说,从孩子这个题材作为出发点,你的确很会拿捏人心。

但是,没用!

实话。

棒子国安全可靠的铁路系统,会让你无处可黑!

这般想着,金泰赫还和其余两位评委对视了一眼。

三人都是得意。

从铁路安全上做文章,亏你沈闲想的出来。

后面是不是要聚焦小朋友们放学穿过铁轨,甚至跟在后面捡煤块啊?

等你写出来的时候,我们就马上跳出来打假!

然后号召世界各地读者,给你打低分!

而当他们再看向沈闲的文档时,原先得意的神色却是顷刻间烟消云散。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