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临走之前,把最不稳定的老兄弟带走

换源:

  “呵呵呵!”

“齐先生说笑了。”

“咱的开平王被你杀死。”

“咱亲眼所见。”

朱元璋呵呵一笑。

“你啥时候给他封王的?”

齐慕白嘴角微微一抽。

“刚追封的。”

“不行吗?”

朱元璋靠在一根柱子上道。

目光死死盯住齐慕白。

“看来。”

“你老朱把常遇春派出去。”

“就报了让他死在外面的打算了。”

齐慕白双眼微眯。

“什么话?”

“伯仁给咱开疆扩土。”

“大明开国功十。”

“他可功七。”

“是咱的生死兄弟。”

“在咱赏他还来不及。”

“怎么会想他死在外面呢?”

朱元璋眼睛一瞪。

顿时。

汤和、蓝玉、朱棣等一票大明猛将隐约将齐慕白包围在中间。

只有徐达原地不动。

只要朱元璋一声令下。

他们就将一拥而上。

“所以。”

“你老朱今日打算把我留下?”

齐慕白嘴角勾起完全不惧。

看到这一幕。

刘伯温、李善长等人不由得都皱了皱眉头。

齐慕白乃是天下儒道气运扛鼎之人。

若是今日折在这里。

怕是大明要为天下儒道所弃。

“陛下。”

“臣以为此事或许有什么误会。”

最终。

明哲保身刘伯温硬着头皮对着朱元璋开口道。

“哦?”

“他当着咱的面。”

“泯灭了伯仁的真灵。”

“伯温你觉得。”

“这能有什么误会?”

朱元璋双眼微眯。

“陛下。”

“臣以为。”

“伯仁功法特殊。”

“本就有走火入魔的风险。”

“此间离阳混乱。”

“冲突不断。”

“许是伯仁受到离阳杀气侵染走火入魔。”

“齐先生为避免生灵涂炭。”

“故此含泪出手。”

“若真让入魔的伯仁回来重塑身体。”

“怕是生灵涂炭的就变成了我大明。”

李善长也是上前一步。

“这么说?”

“朕还要谢谢他帮了大明一把了?”

朱元璋眼中杀气毕露。

顿时。

除了徐达之外的一众武将藩王又围的近了些。

不过。

人群中的朱棣被姚广孝悄悄拉走了。

锵!

一声剑鸣。

“剑”字显化落入齐慕白手中。

九宫轮转。

道道剑气释放开来。

“且慢!”

朱元璋伸手打断了马上就要对齐慕白围攻的众人。

“既然事出有因。”

“咱也是讲理的人。”

“可以不为难齐先生。”

“但是常遇春死了。”

“他的位置不能空着。”

“必须有人顶上。”

“这样如何?”

“齐先生你先帮朕顶着。”

“等朕找好了人你就可以走了。”

朱元璋对着齐慕白露出一丝微笑。

其实齐慕白说的完全正确。

常遇春在征战途中数次屠城。

多地百姓恨常遇春入骨。

哪怕时间已经过去很久。

依旧是反抗不断。

甚至成为了大明迟迟灭不了死敌的重要原因之一。

可以说。

除非常遇春死了。

这种仇恨就不可能平息。

不过。

朱元璋却是顾念往日情谊始终舍不得这位心腹爱将。

可时至今日。

朱元璋寿元即将耗尽。

而常遇春因为功法特殊却是没有任何衰老的迹象。

于是。

朱元璋最终决定。

在自己坐化之前。

先把这位所有老兄弟中最大的一个不稳定因素带走。

只是不想。

常遇春点子这么正。

迎头便碰上了一崛起如同太阳般耀眼的齐慕白。

自身实力强大深不可测不说,身后还站着整个儒道。

并非他可以随意拿捏之人。

故此。

朱元璋决定。

做足姿态。

高高拿起。

轻轻放下。

如果可以。

最好招揽过来。

若能得齐慕白的帮助。

那么太子朱标定然可以证道。

脱离一直依靠儒家气运灌顶才能续命的窘境。

如此。

老朱走了也放心。

“明帝说笑了。”

“虽然在下觉得陛下乃是一代雄主。”

“大明也很有潜力。”

“但慕白目前还没有出仕的打算。”

“陛下要是这样说。”

“那我们还不如直接打一架。”

“你们把我杀了。”

“或者我把你们都杀了!”

齐慕白嘴角勾起。

眼中跳动着精芒。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