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刘彻灯下拟名单,卫子夫玉指指苏仪

换源:

  最重要的是,

胶东王府原本设置在即墨城,

离长安远得很,

如今册封后,

胶东王府可以设在长安了!

殿内,

刘彻的嫡系将领面露喜色,

部分老臣却隐隐担忧。

而太子刘荣,

更是脸色凝重。

……

领旨完毕,

众人各自散去,

刘彻带着激动心情来到父皇赏赐给他的胶东王府新址,

新胶东王府在刘彻回长安之前,

大汉景帝刘启就让太子刘荣给置办好了,

虽然刘荣百般不情愿,

但毕竟是父皇安排的事情,

他哪敢怠慢?

照着即墨城的胶东王府,

直接在长安城复制粘贴了一处胶东王府。

深夜,

新胶东王府一盏孤灯下,

刘彻看着手中列满名字的名单,

他手指轻敲桌面,

忽然听见敲门声。

“进来。”

那是刘彻的妻子,

来自平阳公主府的卫子夫,

卫子夫端着茶盘走进来,

“夜深了,大王还在操劳?”

刘彻端起茶抿了一口,

将名单递给她,

“来,看看这些人如何安排胶东王府的职位。”

卫子夫推辞不过,

接过名单,

“臣妾不懂政事,

不过这位苏仪……

臣妾从未听说过,

为何夫君要授他官职?”

“他才十五岁,

燕阳城一战生擒单于。

想我十六岁从军时,

不过是个小校尉。”

刘彻笑着说,

“对了,胶东王府太傅你觉得谁合适?”

“高文芳如何?他沉稳练达。”

“正合我意。

不过得先把他给调回来,

那卫尉呢?”

“这种官职,那必然是庄杰英了。”

“嗯嗯嗯,内史让你堂哥担任怎么样?”

“堂哥他倒是适合,不过不需要避嫌吗?”

“有才之士,大可不必……”

两人低声商议着,

胶东王府的核心班底在夜色中逐渐成型。

……

次日,

刘彻顶着黑眼圈召见亲信,

高文芳见状忍不住劝谏,

“大王年轻有为,

不过食色性也,

仍需节制,

莫要因私废公。”

庄杰英没听懂,

但跟着附和,

“大王身负重任,还望保重身体,勿要过度操劳。”

刘彻哑然失笑,

高文芳见刘彻笑了,

心说,

看来大王这是默认了?!

唉声叹气一番,

“大王,酒色这种东西……”

“酒色?”

庄杰英终于听明白高文芳刚才说什么了,

赶忙给刘彻打圆场,

“酒色怎么了!

打了几个快一年,

不过是回府见夫人高兴忘了时辰,

你怎么这样的絮絮叨叨!”

“你……老庄,辱没斯文!”

庄杰英翻了个白眼,

“本将办理本来就不是斯文之人!”

见两人还要争执,

刘彻终于拍案,

“莫吵了!

昨夜本王为拟定胶东王府人选忙至深夜,

且说胶东王府人事任命,

高文芳,你来宣读。”

众人屏息静听。

随着高文芳的宣读声在厅内回荡,

众人神情渐肃。

宣读完毕,

有文官问,

“大王,圣上让咱们在长安开府,

这确实是好事,

之前您被封为胶州王,

并没有什么实职,

更不能在长安开府,

如今在这里开府,

原本的府兵府将等于有了正规编制,

大家高兴无比,

只是……”

这位文官是刘彻妻子卫子夫的堂哥,

姑母馆陶长公主刘嫖的外甥,

名叫卫平之。

足智多谋,

之前是刘彻的幕僚之一,

如今被任命为胶东王府内史。

刘彻对他敬重有加,

而卫平之也对刘彻死心塌地。

刘彻听卫平之欲言又止,

“你但说无妨。”

卫平之叹口气,

“大王辛苦收服河套,

原本这河套城应属于大王,

这辛苦收服河套,

河套那边由谁主持?”

刘彻目光一转,

有些失落,

“我将公孙敖将军意欲留守河套的请求告知父皇,

父皇的意思是让他回来,

河套地区险峻,

交由太子选取精兵强将管辖。”

这话一说,

众人不再说话,

谁心里都明白,

刘彻这河套一战,

虽然为大汉出生入死,

但最后还是为太子刘荣做了嫁衣,

难怪在城门口时,

刘荣夹道欢迎。

……

从王府出来,

苏仪忽然意识到问题,

来长安几夜都宿于军营,

天气渐热,

难再与大勇二勇挤帐篷。

三个汗臭男人挤一处,

苏仪心头不适。

“罢了,还是找大王解决住房问题。”

已踏出府门的苏仪折返,

在侍卫诧异目光中再次入府。

沿记忆中的小径,

他慢步至先前大厅,

却已空无一人。

正茫然间,

听得一处院落传来人声,

便信步走去。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