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身穿在大明,系统双穿现代。

换源:

  火锅锅底是朱云买的,手上的自然是茅台。

这些东西,都是朱云从现代买过来的。

自打身穿到大明,朱云便有了系统,每隔七日,他便有一次机会前往现代。

但他不可在现代久留,每次前往只可逗留二十四小时。

其中。

前往现代的次数,可以累计。

如今朱云已经累计了不少,已经有261次前往现代机会。

并且根据系统的说法,后续会有更多功能。

这也是为何朱云明明是一孤儿,却还能上得起私塾的缘故。

当然。

这其中也有朱云自身的智慧。

否则小儿持金过市,无疑是自寻死路。

...

朱元璋见朱云手上瓷瓶洁白无瑕且温软如玉,便知此物不凡。

这等贵重东西,自家叔父却能毫不犹豫的拿出来招待他这个侄儿。

其中蕴含的情感,让朱元璋喜不自胜。

要知道。

他这位叔父,是并不知晓他身份的。

并且。

从二虎处,朱元璋得知朱云从小孤苦无依。

其能安然长大,全是凭借着自身聪慧,以及朱云好友父亲为人正直心善,才有如今的生活。

可以说,自家这个叔父,生活用度并不宽裕。

但如今,只因为自己这个突然找上门的侄儿,却愿意拿出珍贵之物招待,这让朱元璋既是感动又是心酸。

“咱这叔父,还未深入相处,便足以看出其仁厚之心。”

朱元璋不由得红了眼眶,心底感叹不已,“这么些年艰苦求生,想必这珍贵之物定是来之不易。咱这叔父,太厚道了!”

就在朱元璋愣神的功夫,朱云身边的管家便已经将一切安排好。

“少爷,一切安排妥当。”

朱云点头,“去后方用餐吧福伯,我这边不用你照顾了。”

“是,少爷。”

待福伯走后,朱云方才坐下,便瞧见朱元璋红着眼眶盯着自己。

刹那间,一股难言的感受从心而起,进而游走四周。

无论是在大明还是现代,朱云都是确凿的孤身一人。

在大明,哪怕有福伯等一干管家在,但终究是上下有别。

不管朱云如何不在意世俗规矩,福伯等人也始终保持着最后的敬畏。

在现代,朱云更似浮萍,人间过客。

如今碰见认的这侄子,却是至情至善,不由得让朱云感叹不已,多有触动。

“好侄儿。”

朱云眼眶微红,给朱元璋斟酒,“你我相认,何必做此姿态,往后日子还长着呢。”

闻言,朱元璋才觉自己失态,忙笑道:“叔父所言甚是,侄儿不过是想着你这么些年不容易,故心有所感。”

继而,朱元璋又道:“叔父,这些年你受苦了。如今有咱在,保叔父你荣华富贵。”

“往些年未曾与你相认,往后侄儿会好好孝顺你的。”

随着朱元璋的话一字一语往外蹦着,在场的李善长与二虎皆尽傻眼。

这还是他们的上位?

这还是大明那个至高无上,杀伐果断的洪武皇帝?

“我身为长辈,怎么可能让侄儿你来给我荣华富贵?”

朱云边招呼着老朱与李善长两人动筷子,边道:“可别小瞧你叔父我,生财之道,我只是暂时未曾为之而已。”

闻言。

朱元璋心底既是感动又是好奇,忙道:

“不瞒叔父,侄儿我曾跟随大明洪武皇帝推翻那暴元,立下些许功劳。”

“如今我在朝中,虽不是什么顶天的人物,但相比百姓,还是不差的。”

对于朱元璋隐瞒自身身份,李善长与二虎虽心有不解,但也不敢没眼力见到那种地步,却揭穿朱元璋的话语。

“哦?”

朱云当即皱眉,“侄儿你可有在朝中担任职位?”

见朱云皱眉,朱元璋心中疑惑骤起,嘴上却不停顿,

“侄儿任千户,如今家里做点生意,日子却也是不差。”

“千户!?”

朱云眉头愈发皱的厉害,语重心长道:“侄儿,还未问你姓名。”

“瞧咱。”朱元璋拍了下额头道:“咱叫朱二。”

随后他指着李善长介绍:“这是咱店里的账房先生,姓李。”

然后指着二虎道:“这位是咱家里人,没大名,叫小虎。”

“见过二位。”

朱云先是朝着李善长两人点头示意,随后对着老朱沉重道:

“侄儿啊,你若信的过叔父我,就速速辞了你的千户,做个平头老百姓。”

这话落地,现场另外三人顿时面色一肃。

朱元璋忙追问道:“叔父,这是为何?侄儿还想有机会为叔父您谋个一官半职呢。”

提别的还好,一说做官,朱云便有些炸毛,“算了吧,老朱家的官,狗的不当!”

闻言,朱元璋顿时煞气四溢,面黑如墨,将朱云吓了一跳。

旁边的李善长与二虎更是两股战战。

好家伙。

当着当今陛下的面儿,说老朱家的官狗都不当,也就是皇叔父您了!

“好侄儿你别急,等我慢慢道来。”朱云没好气道:“你这军中出来的煞气也忒吓人了。”

“是侄儿不孝。”朱元璋回神,忙收起煞气,“陛下家的官,狗都不当,为何?”

朱云端起酒杯,与朱元璋碰了一杯。

后者当即察觉这酒不似凡物,喝了一声:“当真是好酒!”

一两酒下肚,朱云缓缓说道:“如今谁不知道,今上可是出了名的吝啬,俸禄给的太少,还动不动就杀头,这可不是好事。”

见朱云如此胆大包天,李善长与二虎顿时冷汗津津。

但同样在心头对朱云的话表示赞同,上位啥都好,就是俸禄给的太低了些。

若不是平日里赏赐不少,恐怕生活都难以为继。

这位皇叔父,当真是洞若观火啊!

“那些个当官的,本就身居高位,有常人难以企及的权利。”

朱元璋委屈巴巴,“难不成朝廷还要出高薪,养着他们不成?”

见其如此言语,朱云顿时明白,自家这位侄儿,恐怕是对当今皇帝崇拜无比了。

若是此刻再于这个问题上纠缠,恐怕会弄得很不愉快。

于是,他当即调转话语道:“官员俸禄的问题,暂且不提。”

“我之所以让侄儿你急流勇退,是因为朝堂之上,恐怕就会有剧变。”

“此刻急流勇退,或许能保的一家老小安全。”

朱云此言一出,另外三人无比呆愣在场。

他们这些人,一个是大明皇帝,一个是大明文臣第一,一个是皇帝贴身亲兵。

连他们都不晓得朝堂中会有剧变,这朱云是如何知晓的?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