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猛地挥手,脸上满是讥讽:“作诗,提笔便来,何需十步?小范大人作诗,他走十步了吗?那三百首诗,岂不是要走到北齐去?”
“你……你配吗?敢和小范大人比?人家是诗仙。”有人怒喷。
“别说三百首,你先作一首。”有人气得咬牙。
李恪轻笑一声,直接拿起了笔,提笔便写。
众人凑了过来,倒是想看看他能作出什么样的诗。
西风吹老洞庭波,
一夜湘君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
满船清梦压星河。
意境无敌的一首诗,当李弘成念出来后,现场所有人都闭嘴了。
李恪却还在继续,他看过范贤的诗集,前段时间把他的诗都踢出去,然后把自己能背出来的,都写了下来。
现在,派上用场了。
还好,穿越过来后,前世读过的书,都自动浮现在脑海。得亏自己前世参加过背诗比赛,历代的诗都读过。
一首一首诗,在他手中写出。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最后,他把手中的笔猛地一扔,对李弘成一笑:“麻烦世子准备一下,我这回也效仿一下小范大人,作诗三百首。”
李弘成心中狂喜,连忙安排人听写,若是靖王府诗会诞生三百首诗,那将是一大幸事。
一阵风吹过,李恪衣袂翻飞,他开始高声吟诗。
一首首绝妙的诗脱口而出,现场陷入了寂静,唯有他一个人的声音。
……
二皇子府。
谢必安急急来到二皇子面前,禀报:“殿下,刚刚收到消息,今日靖王府诗会,那李恪被逼作诗。”
“哦?如何了?”二皇子挑眉。
“庆国怕是又要出一位诗仙了。”谢必定安把手中一个本子递给二皇子道,“这是摘抄出来的,李恪这会儿还在作诗,已经超过百首了。”
“什么?”二皇子大惊。
他拿过本子看,瞬间被吸引:“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好诗,好诗啊。”
快速翻过后,他起身穿起鞋子。挥手:“走,去靖王府,看热闹去。”
谢必安跟着他,急急出了王府,上了马车,直奔靖王府。
此刻,太子府。
太子同样也收到了消息,急急赶往靖王府。
如果李恪也能成为范贤那样的人才,他们都想收到自己的门下。
没多久,他们几乎同时抵达,在靖王府门口撞上了。
“哟,二哥,你也来参加诗会啊。”太子先招呼。
“太子殿下,你来的也够快的啊。”二皇子轻笑。
兄弟二人一起进了靖王府,到了大殿上,看到那李恪端着一壶茶,还在吟诗,下面的人在飞速记下。
这场面,何其眼熟!
全场的人都没注意到太子和二皇子来了,大家都惊呆了。
林婉儿拉了拉一旁的范若若,不敢相信道:“当初你大哥,是不是也如他这般?”
范若若美目泛光:“大哥醉酒作诗,那是在文武大臣面前,我们不得亲见。今日,可是恰逢其会呢。”
林婉儿嘴角浮现一抹狡黠的笑:“若若,这李恪不错,你是京都才女,他是才子,倒是相配的很。”
“啊,真的?”范若若脱口而出,立马发现不对,脸唰的就红了,“嫂子,你瞎说什么呢?”
她含羞的捂脸,感觉自己的脸滚烫滚烫的。
……
又一个时辰后。
“各位,差不多了!”
李恪把手中的茶杯往桌子上一扔,目光扫过,眼中满是鄙视,“这才叫作诗!你们刚刚什么十步作诗啊,都是狗屎!”
全场人气得跳脚,可又没有办法。
太子朗声大笑的走进来,朝着李恪赞道:“前有范贤醉酒作诗三百首,名动京城震四方;后有李恪挥毫赋诗三百篇,才华横溢耀八荒。哈哈哈,这是我庆国之幸。”
众人这才反应过来,齐齐拜:“参见太子殿下。”
“范贤是诗仙。”太子挥挥手,“我看啊,李恪就是诗圣!从此之后,我们大庆既有诗仙,又有诗圣。”
全场大惊。
帘纱一边的姑娘们已经在欢呼了:“诗圣,大庆诗圣李恪。”
见太子都这么说了,贺宗纬那帮人也只能附和:“诗圣,呵呵,诗圣啊,大庆之福啊。我大庆文坛出了一位诗圣,这回彻底盖过北齐文坛了。”
一下子这么多人捧哏,都把李恪给整不会了。
他应付了一圈之后,起身回府,今日的目的,达到了,以后有了诗圣这个称号,在大庆行事会方便许多。
范无救跟在他身后,一起出了靖王府,他眼中满是佩服:“挥毫赋诗三百篇,我服了,这回真服了。你才是读书人。”
“嘿,你骂谁呢?”李恪瞪眼,“你才读书人,你全家读书人。”
范无救:“???”
他没懂,急急跟上李恪。
二皇子和谢必安也正好出来,谢必安看着范无救的背影,一惊:“殿下,那个人……的背影,好像范无救!”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