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李家兰亭,文道修行

换源:

  修练剑法练到了中午,直至日上三竿,陆青才生火做饭。

两年前陆青就给师傅李成玉做饭时打下手了,一年前陆青自己做的饭能吃得下去了,归灵观的饭菜也就由陆青做了。

正点着柴火呢,陆青听到归灵法剑有一声剑吟。

随后响起的,便是敲门声。

陆青前去开门便见是一个身穿长衫的年轻人,只是面色过于苍白了,以法眼观之,体内湿炁邪炁过于浓郁。

陆青笑道:“原来是李公子,不在家养病,来我这小道观里何事啊?”

李兰亭面色一正,长揖到底,道:“多谢陆道长救命之恩,若无陆道长相救,想必某家此时已经成了那秀春河里孤魂野诡一条了。”

“某家今日备上厚礼,特来拜谢。”

陆青没管那厚礼是啥,只是引着李兰亭向归灵观内走去。

直接引到厨房,陆青从灶下取了一根还烧着火的良柴,伸手一抓,也不惧火焰高温,便抓摄出一缕火苗来。

灵炁运转,火苗顷刻间便覆盖全掌。

陆青又走到李兰亭前,对着其天灵盖就是一掌!

李兰亭眼前一黑,只感觉落入无边黑暗,阴冷异常,使得李兰亭止不住的发抖,颤栗。

此时,一股不知从何处来的热流,让李兰亭一阵躁动。

起初还好,仅仅只是稍微让人感到温暖,可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热!越来越热!

李兰亭感觉跳进岩浆中也不过如此了!

那股热流还是全方位覆盖,李兰亭感觉他自己全身上上下下都已经被热流包裹了!

热!

无比的热!

要人命的热!

再然后,李兰亭感知到了黑暗中出现了一点灯火,其大放光明,黑暗尽去,阴冷邪异消失不见,唯有温暖留存心间。

睁开眼,就看到陆青刚吃完饭正在收拾桌椅,李兰亭刚想问话,却感到呼吸之间,那种沉郁顿挫的感觉尽数消失不见了。

“陆道长道行深厚,某家佩服!”

李兰亭对陆青崇拜的五体投地,一缕灶火就能尽数消去他体内沉荷,难以想象陆道长的修为究竟有多么深厚。

陆青笑道:“我只是帮了一手罢了,没有我帮忙,你肺里湿炁也会随着呼吸自然消散的。”

李兰亭正色道:“还是要多谢陆道长,某家毕竟承您恩惠,是实打实的接受到了好处,若是获其利而不感其情,久而久之,则失其义。”

“李兰亭在此拜谢了。”

陆青观李兰亭,见其虽面色苍白,却依然挺直身躯,形貌昳丽,头上三寸更是浮现出一道金黄色气流。

那气流陆青可太熟悉了,那是浩然正气!

浩然正气,是儒家心意派读书人的硬性入门要求。

其祖师乃是战国时期的孟子,战国时靠着一身浩然正气长河纵横天下。

可惜,这一派读书人过于刚强,往往死于惩恶扬善的路上,到如今,修行心意派的读书人已经很少了。

陆青赞叹:“李公子,你有修行之资。”

“啊?我?”

李兰亭一脸懵。

大殿内,陆青与李兰亭相对而坐。

陆青讲道:

“自古以来,天下修士尽出佛道魔武四家。”

“但其实儒家,或者说文道,亦有修行路。”

“春秋时期,孔子书春秋,以此创立文道,其力量源泉名为才炁,才炁来源在于智慧、思想。因此阅读先贤典籍,体悟先贤思想,有助于增强自己的智慧。”

“此后数百年,无数圣人贤者,基于孔子创立文道的基础上,以自己的理念也纷纷开创出了修行路。”

“在法家,是淑人君子,明镜高悬,守正不阿,大公无私,湛湛青天五境。”

“在墨家是节葬,节用,非乐,非命,明诡,天志,尚同,尚贤,非攻,兼爱十境。”

“在儒家,便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当然,以上是各家修行境界,具体战力还得看自身修行。”

“我观李公子你刚才说出感谢我的那番话后,头上三尺有浩然正气诞生,便知晓李公子你有了儒家心意派的修行基础。”

李兰亭:“何谓心意派?”

陆青道:“心意派读书人,其源于战国时期孟子,孟子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便是此派修行理念基础。”

“李公子你既然已经有了些许浩然正气的根基,那么不妨回家读些书,以古人的君子风范要求自己,涵养道德。”

“当然,事随世易,古时君子的道德不一定是现在君子的道德,其中平衡,还需李公子细细斟酌。”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