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此战必须打!

换源:

  七日匆匆而过。

“紧急军情!边境大事!”

一批快马疾驰与长安街上。

路上行人见状纷纷让路。

一般情况下,此等边境大事便是预示着要打仗了。

无人敢在这时候触霉头!

此时,在金銮殿内,早朝正进行到一半。

众大臣还在为干旱的事情而着急。

魏征更是直接把矛头对准了李世民!

“自从干旱开始到如今已经有半月有余,为何陛下还不站出来安抚民心!明明一封罪己诏便可解决问题!”

其他几位官员也随声附和。

“陛下,此事万不能再拖延了!”

“请陛下速下诏书吧!”

李世民却没有说话。

他在等。

等一个消息!

果然,没过多久,大殿之外传来一道声音。

“报告!边境传来紧急军情!”

闻言,李世民眼中闪过一丝光彩。

“呈上来!”

一名信使被两个侍卫抬了上来。

很显然已经精疲力竭。

他喘着粗气对李世民跪了下来。

“启禀陛下,据边境探查,草原地区旱灾已持续两月余,田地颗粒无收,牲畜大量死亡。”

“颉利可汗正在整军备马,意图南侵掠夺!”

话音刚落,太极殿内文武百官齐齐吸了一口凉气。

那原本还在声讨李世民的声音戛然而止。

所有人面色都沉重了几分。

干旱问题还没有解决。

如今有遇到东突厥侵扰。

当真是祸不单行啊!

“启奏陛下,臣请求赐予五千兵马。”

“微臣在此立誓,绝不让突厥踏入大唐国土半步。”

说话的人赫然是战神李靖!

眼见李靖率先开口,秦琼、尉迟恭等人也立马开口。

生怕被李靖抢了功劳。

李世民对此颇为赞赏,他缓缓起身,向众人示意稍安勿躁。

“朕决定出兵五万!”

哗!

全场哗然!

五万人?

开什么玩笑!

戍守边境罢了!

何须五万?

陛下何时这般胆怯了?

“陛下,其实不用这么多兵力,五千就足够……”

李靖率先发言。

然而他的话还没说完就被李世民打断。

“朕要你用五万兵马拿下颉利可汗!”

此言一出,满朝震动。

他们原本以为只是防守!

却没想到竟然要跟东突厥决一死战!

如今大唐正处于内忧外患的时候。

眼下主动出击,必然不妥!

“朕了解你们的忧虑。”

李世民目光扫过众人。

“不过只是担心粮草罢了。”

“朕可以明确告诉你们,粮草一事朕完全可以解决!”

“大唐的粮草不仅可以支持这次作战,更是可以满足百姓的日常供需!”

听到这话,众人都不太相信。

最近满朝文武为了此事可谓是愁白了头发。

然而咱们的圣上却缄默不语。

许多大臣以为此番就连陛下都已然无力回天。

却没想到今日他竟然说出这番话。

李世民完全不顾及大臣的想法,直接继续开口。

“传令下去,即日起,在大唐各地州县乃至乡里主干道设立功德牌匾。”

“凡是捐款捐物者,姓名将被刻于牌匾之上供人瞻仰,但只接受实物如粮食与马匹等形式的支持。”

“特别通知各大世家必须积极参与。”

“这块功德匾将连续挂十年!若无重大变故绝对不换。”

待李世民说完,群臣面面相觑。

思虑许久他们终于领悟到了其中玄机。

这招实在是妙。

一旦功德牌匾设立,各大望族必然争相出手。

捐赠少者定会遭到百姓的的非议与谴责。

这样的消息如果传开,对于这些显赫家族来说简直就是名誉受损。

不说别的,仅仅是争取那个榜首位置,就足以让许多家族打破头颅去争夺。

他们不仅会将平日积攒的资源倾囊而出,甚至还要拿出不少家底。

殿堂之内,那些出身名门的官员们听见这番话后纷纷脸色铁青。

这一手实在太过厉害了。

在隋末唐初之际。

科举制度已然盛行。

但当时的科举仍然被世家把持。

寒门子弟想要出人头地可谓是难上加难。

这也导致了如今朝堂被世家掌控。

也恰恰因为这些世家的帮助才能让李家彻底拿到皇位。

然而,随着政权的逐渐牢固,李世民内心开始萌生新的念头。

这些世家如今手伸的太长了!

恰好眼下的特殊时期。

若是借此事能打压世家!

同时能够安定民心。

而且还能够彻底消灭东突厥!

真可谓是一举三得之事!

“你们还有其他意见吗?若无更多要说的,我们就结束今日议事吧!”

李世民环视四周。

眼见无人回应便直接当机立断打算结束早朝。

“陛下,即便我们能够筹备足够的军粮,此事还需再三斟酌。”

“禀报陛下,大唐刚刚步入正轨,现阶段不宜大规模调动军队。”

“没错,突厥那边遭遇旱灾,至少需要三到五年才能恢复过来,我们现在没必要急于和他们发生冲突。”

然而,魏征仍然对此事有着怀疑的态度。

李世民瞥了他一眼没有说话。

其他大臣见状也开始纷纷开口。

整个朝堂瞬间如同菜市场一般热闹非凡。

“吵吵吵!就知道吵!”

李世民怒喝一声。

原本喧嚣的大殿瞬间寂静无声。

他气的大骂起来。

“诸位应当记得方才那信使所言,东突厥受到干旱影响,定会南下侵犯我大唐边疆。”

“诚然,我们的力量足以将他们驱逐。”

“但边境的百姓,是否有人真的在意?”

“他们既要面对自然灾害,又得应付外敌侵扰!”

“永远处于被动防守不是长久之计,只有直击要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才是正确之道!”

李世民越说越激动。

“大唐虽兵力不多、物资匮乏,但朕与众公皆有一颗爱民之心!”

“都说颉利率领的军队天下无敌,无人敢与之抗衡,偏偏朕要与之一决高下!”

“朕登基为君,就是要让天下万民知晓,朕要来这大唐江山并不是想要坐在这高位上便安心了!朕要的是万民皆安!”

“一场极大胜率的战役换几十年的边境安稳,众公认为此事不可为?”

此言既出,满堂皆静。

那几名带头反对的文官此时也了解了李世民的决心。

“陛下的见解独到!”

“臣愿领兵打头阵,不惜一切代价!”

“如此良机实乃天赐,即便牺牲也在所不惜!”

“老夫誓要斩下颉利首级!”

经由李世民这么一说,大唐将领们士气大振,纷纷请缨出征。

最终决议已定,一些重臣互换眼神。

北上迎战东突厥已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这一回,关中世家必然要付出惨痛代价,任何人都无法阻止这场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