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轰轰!”
震耳欲聋的爆炸声此起彼伏地响起。
炮弹如雨点般源源不断地砸向城中。
每一次剧烈的爆炸都会引发一阵烟尘弥漫。
紧接着便是建筑物不堪重负的呻吟和崩塌声。
碎石瓦砾四处飞溅。
原本繁华热闹的城市瞬间变成一片残垣断壁。
满目疮痍的景象。
此时的德军完全失去了往日的威风。
他们狼狈不堪。
犹如开战之初被打得节节败退的苏军一般。
面对苏军强大的冬季反攻。
德军纷纷丢下重武器,只顾着拼命逃窜。
那些沉重而庞大的武器装备由于无法迅速转移。
大多都被无情抛弃。
许多坦克和装甲车因为故障或燃料耗尽而无法启动。
也只能无奈地留在原地。
任由它们成为战场上的废铁。
苏联的冬季严寒程度远远超出了德军的想象。
当初德军自信满满地认为只要能够一路高歌猛进。
横扫上千公里,就能轻松攻占莫斯科。
然而这个不切实际的幻想在严酷的现实面前彻底破碎。
当冬季真正来临时。
上百万德军士兵发现自己严重缺乏过冬的衣物。
寒冷像恶魔一般侵蚀着他们的身体和意志。
如今德军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被苏军紧紧追赶并痛击。
一路上他们疲于奔命。
但始终无法摆脱苏军的追击。
直到在明斯克地区。
德军经过一番苦战。
成功地击败并消灭了苏军追击的几个方面军。
这场冬季反攻才算暂时告一段落。
就在人们以为炮击已经停歇。
终于可以稍稍松口气的时候。
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天空中再次传来阵阵轰鸣。
更多的火炮出现在视野之中。
先是76毫米炮群发出怒吼。
随后152毫米榴弹炮群也加入到这场毁灭的狂欢当中。
这些威力巨大的火炮对准已经沦为废墟的斯摩棱斯克展开了又一轮猛烈攻击。
将这座曾经美丽的城市进一步推向毁灭的深渊。
极目远眺,视线所及之处已几乎难以寻觅到尚存完好的建筑物了。
紧接着,震耳欲聋的炮声持续响彻了整整一个小时。
密集的炮弹如雨点般砸向了整个包围圈。
狂轰滥炸之下,这片土地仿佛被彻底撕裂开来。
当炮击终于停歇下来之后。
苏军又如汹涌澎湃的潮水一般。
再度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士兵们为了躲避那恐怖的炮击早已四散奔逃。
原本严整有序的防线此刻已然呈现出一片混乱不堪的景象。
抬头看看天空。
距离夜幕降临至少还需要两个多小时的时间。
然而无论如何。
大家都必须咬牙坚持住这一波攻势。
威廉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然后转身快步走向了后院。
不一会儿,他从系统空间扔出一辆T34坦克。
“后面有一辆T34坦克,巴基你来负责驾驶它,霍华德你来进行装填工作!”
威廉一边大声地呼喊着。
一边向着两人招手示意。
此时此刻,能否成功突围并解救自己的兄弟们。
就全仰仗这辆坦克的威力了。
威廉取出了一面之前收集而来的铁十字军旗。
毫不犹豫地将其悬挂在了坦克的炮塔之上。
如此一来,即使隔着老远也能清晰地看到那面飘扬着的德军铁十字军旗。
从而明确标识出他们的身份。
毕竟,总不能每遇到一队德军就得打开坦克盖子大喊一声:“我们是德军啊!”
那样不仅麻烦。
而且还会大大增加暴露自身的风险。
伴随着震耳欲聋的坦克轰鸣声骤然响起。
巴基深吸一口气。
猛踩下油门。
刹那间,这辆庞大的钢铁巨兽开始缓缓向前移动。
操纵这玩意儿就如同驾驶一辆拖拉机一般。
但仔细比较下来。
二者之间仍存在明显差异。
比如拖拉机的操作杆主要用于控制方向的转向。
而眼前坦克的操作杆则更像是驾驶挖掘机时所使用的那种。
将两根杆子同时向前推动。
坦克便会稳步前进。
若想实现转弯,则需要锁住一侧的履带。
让另一侧履带继续转动。
如此一来,就能轻松完成转向动作。
不得不说尽管看似复杂。
但实际操作起来。
这些步骤倒也算不得太过困难。
就在T34坦克如脱缰野马般疾驰而出之后。
它立刻将炮口对准了不远处的苏军。
并迅速展开攻击。
此时担任炮手的威廉双手紧紧抓住绞盘。
以惊人的速度飞快转动着。
不断调整炮口的朝向和射击角度。
只听“轰”的一声巨响。
一枚威力巨大的76毫米高爆弹呼啸而出。
犹如闪电般径直命中了苏军人群。
刹那间烟尘滚滚、火光冲天。
被击中的地方瞬间出现一个大坑。
至少有6名苏军士兵当场倒地不起,生死不知。
此外,还有数名士兵身负重伤,痛苦呻吟着。
毫无疑问,这一击给苏军带来了沉重打击。
可以说是收获颇丰。
几乎就在炮弹发射出去的同一瞬间。
站在一旁的霍华德眼疾手快。
迅速将另一枚崭新的高爆弹填入炮膛之中。
与此同时,威廉不仅要精准操控炮塔进行炮击。
还要兼顾位于炮塔侧面的同轴机枪的射击工作。
只见他右手灵活地扣动扳机。
“哒哒哒!哒哒哒!”
一连串密集的子弹如雨点般倾泻而出。
无情地射向苏军。
那铺天盖地的弹幕仿佛一张死亡之网。
所到之处,苏军士兵纷纷中弹倒地。
一时间,整个战场血流成河,惨不忍睹。
苏军遭受了大面积的惨重伤亡。
PS:新书求支持,谢谢各位巨佬,只要数据好,一天更新三万不是问题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