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两年

换源:

  从接到小胖送来作物整整两年,又是一年七八月份时间,这两年大景发生了很多事情,最大的事情是红薯找到了,已经在某些地方取得极大成功,这个好消息几乎传遍大景,接着是红薯在大景各个地方试种,估计差不多也快到种植的时间了,大景人都在等待着那一刻的到来。然后王力听说这几年大景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好,不少小国家都有整个投入大景怀抱的打算,目前大景这台机器正在全力运转,准备接收事宜,其实开始的消息不是这样的,是某些小国想要尊大景为宗主国,以大景马首是瞻,但王力听到这个消息冷冷一笑:“想拿好处还不想付出,尊大景为宗主国?说的到时好听,大景强盛的时候你认我是大哥,当大景虚弱的时候立马跳出来说我不认识大景,和大景也没任何关系,更甚至某些小弟直接来打大景,然后理直气壮的说:大义灭亲。”王力最后感叹一声:“如果是我,我宁愿不要这个虚名,要么臣服成为大景的一部分,要么灭亡,不灭亡也可以,什么东西都不给,养一个以后肯定成为白眼狼的东西,还不如开始就不承认。”送消息的是田校尉和孙夫子一起的,他二人本来打算是过来把王力做出的贡献和他说一声的,虽然王力没有在外人面前说过什么,可他们是知道的,你的想法得到这么大的成果,过来说一声,说是你真厉害的话还是可以的,但他们哪里想到王力会说这样的话,一定会成为白眼狼?王力的话完全听进去了,他觉得王力的见解和分析的透彻无比,可是作为一个正统文人,不是很认可王力的话,尊大景为宗主国已经是面子里子都有了,以前也是这样做的,但是怎么到你这里就变成了要么臣服,要么灭亡的话了,孙康想和王力辩解,却被孙康拉走了,田校尉借历史典故给孙康分析了一大堆王力的观点,孙康没听,历史典故孙康知道的更多,说的田校尉垭口无言。田校尉也不服孙康的观点,想了一圈觉得自己的那些话可能也打动不了孙康,直接放大招:“王力身为农圣,能预测天下事,红薯和差不多算是成功的杂交水稻就是最好的证明,他说的话能有假?”孙康无语,是啊,怀疑谁都不要怀疑农圣,这是他这么多年总结出的经验。除了王力说的那句话他不认可外,其他话都成真了,那句话是什么:书生误国。

一年前西王村读书种子在孙康的教导下,终于走出去靠科举,王力成为吊车尾的最后一名童生,让王力暗呼侥幸,孙康怕王力伤心,过来安慰王力,孙康借了很多历史典故,把朱雀帝国的某些名人也说了几个,没想到王力却说了句:书生误国。孙康气的一佛出世二佛升天,拉着王力非要他给个说法,王力当时的答复是,作为一个读书人,就专心读书,不要想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动不动吟诗一首,动不动就美好人兼和风花雪月,落个树叶就伤春悲秋,看不见百姓劳累的身影和担心收获是否能填饱肚子,下个雪呼朋唤友赏雪,出现一个个经典诗词,却看不见百姓房倒屋塌,冻死多少人,多少人穿着草鞋单衣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作为文人,心里充满诗情画意可以理解,但是把他们想象中的美好强加在吃不饱穿不暖的百姓身上是不是过份了。孙康辩解也有文人当好官的,王力问道,做好官的那个不是做实事的人,他们一边了解百姓疾苦,一边为百姓解决问题,那才是好官。但是大部分文人当官后不知道干什么,怎么干,一到地方傻眼了,这怎么和书里描述的百姓安居乐业,鸡犬相闻啊!有的人能抛掉过去,一心投入到改善百姓疾苦的工作中,更多的是关上门,幻想者百姓像他一样大鱼大肉,更甚至还有人觉得百姓在他想象中大鱼大肉生活太好,进一步压榨百姓的生活空间。王力最后总结一句话:活在幻想中的人不适合当官,什么人心里的幻想最多,读书人。还有读书人喜欢拉帮结派,呵呵,一群活在幻想里的人拉邦接派,苦的只能是百姓

王力的话传到皇帝耳中,再结合之前王力说的:官员上岗前培训,让他们明确知道当官后应该做什么,怎么做。皇帝心里的重重迷雾揭开,原来这么多年培育的只是可以当官的人,而不是适合当官的人,真正适合当官的人,还是要考当官的内容,不然出来的人就像王力说的,关上门就觉得天下太平的活在幻想中的人。

从接到王力和孙夫子谈话内容的那天开始,大景悄然改变科举内容,正在一步步朝着寻找适合当官的人出发,而且岗前培训也成为常态。接着又传来王力对某些小国尊大景为宗主国的想法后,大景也改变了之前的主张,要么臣服,要么滚开,臣服的人以后就是大景自己人,要什么给什么,其他人,有多远滚多远,至于一个口头承诺就想要在大景捞好处,想瞎了你们的心。朝堂上自然有些老顽固不认可皇帝的话,说皇帝一意孤行有违天道,有违圣贤之道,违背民心等,皇帝直接拿出王力的观点,并告诉他们这事农圣说的,就问他们你的圣贤之道大,还是农圣的道理大,要不要让天下人评评理。

某些老顽固是这么容易罢手的人吗,说白了,某些人是打着圣贤之道的幌子为自己赚名声,再说直白一点就是圣贤之道为他们的观点服务,圣人的言论那会错,所以没人敢反驳,现在有个更牛逼的,还活着的圣人出来说你的观点是错的,某些人开始胡搅蛮缠,话里话外都是农圣的不对,谁让农圣的观点和自己不一致呢?皇帝也没惯着,直接罢免对方,最后发现被人打死在茅坑,而且有无数百姓到衙门自首。最后他们的弟子门人处境也完全不同,没有一人再当官,因为百姓不认可,只要他们说一声是某某人的弟子,不是拳打脚踢,就是“呵忒”。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