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时间一闪而过,这五年时间村子变化特别大,粮食能撑死耗子,各家个户的钱多的让小偷都发愁怎么运走,最最大的变化是,村里的人增加太多,其中小孩子占了绝大多数,也难怪,吃饱饭没事干,不闹出生命怎么行。村里也来了不少人,比如田校尉的侄女,和王力差不多大,现在田校尉正在努力给王力两人拉线呢,王力肯定不会反对,因为那女孩挺好看的。
哥哥王琦的婚事早就定了,是孙思甜小姐姐,初有苗头的时候是哥哥和思甜小姐姐边走边说笑,还拉着手???下面的事情就不用猜了,姻缘成了。王力他们不知道的地方,田校尉和孙康还发生了一场口角:“好啊老匹夫,没想到你下手这么阴险,”孙康懵懂的问:“我怎么阴险了?”田校尉用你明知顾问的语气道:“王琦那小子是我给我侄女准备的,没想到被你孙女捷足先登了,你说你阴险不阴险,”孙康听到是孙女和王琦的事情,立即变得得意洋洋:“多大的事,值得你一个亲王生这么大的气,”田校尉越想越气,恨不得拿块搬砖扔到这老家伙脸上...如果不是怕打死他的话。
王力最终去上课了,孙思甜告诉了王力,有人把三字经和弟子规补齐了,补好后的两本书王力都看过,还不错,起码朗朗上口,字体也简单,当然当时王力看的是简体版。现在是五年之后,王力不再只认简体字了,其他的字体也朗朗上口。
西王村的变化还不止这些,西王村的学堂还在原来的位置,但是学生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些人了,或者说不全是,有些孩子也当起了夫子,不过他们的教学对象不是西王村。
在西王村外又建起一个学堂,学堂规模也比西王村学堂大了无数倍,他们的教学对象是西王村外的孩子,只要你想学,都可以来。当然学堂是西王村出钱,孩子们上学的费用还是他们自己出钱,西王村的孩子全部都要上学,就连大人也要学习。外面的存在是否也是这样,只能看他们自己愿不愿意出钱,至于是否有钱,呵呵,西王村附近的村子那个会没钱,他们可都是跟着西王村的步伐走的,而且他们喝的还不只是汤水,是真的也吃上了肉的。还有想要跟着西王村人学武的,王力表示不反对,为了方便外村的孩子,西王村又派出许多孩子当武道先生。孩子们都不反对当什么先生,用王力的话是学以致用,锻炼身心。王力自己没去过,不是因为懒,是因为不想走路,这个时代出门,要么步行要么成牛车或马车,步行太远,牛车马车能颠的人去半条命。
这几年西王村的孩子的武功也取得了极大的进步,比如王力,刀枪棍棒样样精通,斧钺钩叉一个不会,他最擅长的还是长枪,他其实最想学习的是方天画戟,他画出来样子,居然没有人知道这种武器,让他不得不放弃。还有王力他们最近武道方面似乎遇到了瓶颈,王力是这些孩子中遇到瓶颈最晚的,不是他的武功最菜,反而是最好的,只能说人生说不定就在那个地方跌倒了,用田校尉的话说,跌倒了,你可以躺一段时间,弄不好那天就自己过去了。王力不想浪费那个时间,所以一直在考虑怎么快速的通过。在田校尉的建议下,有瓶颈的孩子闲着也是闲着,干脆去教其他村里的孩子,哥哥王琦除了和思甜小姐姐腻歪,其他时间基本见不到人,也去教人练武了,其中积极性最高的要数青莲,当时十一二岁岁左右,为人师表让他很享受。还有青莲小姐姐也定亲了,是田校尉家的一个远方表亲,现在也在西王村,经常来王力家蹭饭,嗯,好像除了王朱氏看那小子没什么意见,其他人看那小子的眼光好像都不咋地,王有田看那小子好像仇人,王琦几乎很少和那小子说话。至于王力的心情也不是很好,呵护了几年的小白菜没被猪拱,被一只大白耗子偷吃了,唉!!!
接下来要说的是这几年王力的几步计划,他的计划有几步他自己也不知道,他知道的是前面两部走的还算轻松,第一步两年计划做别人看不上眼的,到现在村里还是风平浪静,可见他的计划很成功。第二步三年计划做民生经济,虽然可能引起某些人的注意,但只要王力把摊子铺的足够大,就不会也不敢有人找到他的头上,这个计划也成功了,还是因为村里风平浪静。至于第三步计划,王力迟迟没开启,他不是没想好做什么,而是因为某些原因才没有开始,实际上王力的第三步计划是十年,然后这十年就被他分成三个小步骤,也就是上中下三步。上部计划是先做些小打小闹,做低端产品,比如茶叶,只做符合百姓口味的,绝对不能让任何人觉得王力在抢占中端市场和高端市场的怀疑。中部计划是等王力进入军队且有良好表现升官后,王力会推动中部计划前进,打开中端市场的缺口。至于上部计划,那是要看机会的,如果有机会有插一脚,如果没机会或者王力感觉到有一点点的危险,他坚决不往高端市场发展。至于产品,王力也早就想好做什么,除了上面所说的茶叶,还有酒。为了这第三个计划,王力小小的脑袋差点提前步入中年阶段,原因是茶叶和酒真的不太好控制啊,酒还好控制一点,加水多少的问题,只要控制好加水的量,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酒的口感。可是茶叶呢?一般成功和失败就在一念之间,重新回炉吗,显然不可能的。为了适应不同人群,最后终于被他想到,利用包装和摆放来展现产品的效果。但他的布置全部都没用上,因为他察觉到某些危机。
外界这几年一直对圣人的褒贬不一,你一个农圣不好好研究农具,搞什么奇奇怪怪的的事情,先弄出文人的那些东西,如三字经,弟子规啊等,接着又搞出活字印刷,嗯,这个勉强可以算到农业范畴,因为开始都是用木头做的。接着他又全天下的做美食,做美食也就算了,还弄的那么好吃,想想就饿了,接着他喜得“食神”称号,这两三年有人在建议那些这神那神的,把这个字也让出来,不然天下人不同意哦。
至于其他针对圣人的传言没多少,也不是每个人都揪着圣人让他制造农具,毕竟现在农具种类已经够多,简单说够用。是不是农具够用就把圣人抛到一边,实际上不是的,随着这些新农具入场,粮食在同等情况下增产两到三层,不要看只是小小的增幅,一家人吃饱可能不够,但也缓解了他们的饥饿。所以他们对圣人的感激更热烈。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